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人们迎来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创建100年,以及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100年的纪念。南通博物苑的建立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张謇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理想而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实践,南通博物苑的百年沧桑桑以看成中国博物馆事业艰难跋涉的世纪之旅的缩影,在双百年庆典的时候,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努办推进中国博物馆事业,实现南通博物苑在新世纪的腾飞。  相似文献   

2.
2015年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和南通博物苑建苑110年,"博物苑是张謇创造的一个中国范型",全面审视南通博物苑文博范例的意义,对于挖掘其核心价值,倡导科学传播与文化沟通,在文化创新与公共服务,引领文明进步,提升博物馆在致力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謇先生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倡导和首创,他不仅首创了中国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而且正确地提出了博物馆的职能和作用,张謇关于博物馆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1956年,在文化部召开的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上,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在开幕词中说:“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历史并不太久,第一个公共博物馆,除了帝国主义者们在沿海地区所办的几处之外,要算是张謇他们办的南通博物苑了。”这所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建于清光绪三  相似文献   

5.
连吉春 《博物馆研究》2007,(2):65-67,56
自1905年,清朝最后一个科举状元、著名学者、实业家张謇以一己之力在江苏南通创建了中国第一家现代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至今,中国博物馆已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史,一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全国  相似文献   

6.
张謇先生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创始者和热心提倡者,也是我国最早的博物馆学研究者和奠基人。他开办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个博物馆,是中国博物事业发展中的先锋。从此以后,社会公众对于博物馆的设立开始加以注意,博物馆的社会作用也逐步为世人所重视,全国各地出现了兴办博物馆的高潮。在南通博物苑的影响和推动下,1912年北京在国子监筹办历史博物馆(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前身)。1914年在  相似文献   

7.
19世纪后期,狄考文在登州创办登州文会馆和博物馆,教授博物馆学课程,为我国早期教会博物馆以及高等教育学校最早开设的博物馆学课程。张謇在登州文会馆和博物馆观摩、学习,熟悉并掌握博物馆知识,为1905年在南通创办中国人最早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打下了知识基础,开启中国博物馆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博物馆,主要的特点是公共植物园和公共博物馆合二为一,我国晚清状元张謇(1853—1926)先生在博物楼题的楹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就是办苑宗旨。一百年来,博物苑的景观绿地系统曲折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探索具有保护自然生态,传承历史文化,重塑博物第一苑景观等多方效益的生态博物馆创意规划建设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1905年,实业家张謇创建的南通博物苑,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博物馆。她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真正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历程。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博物馆事业进入了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其标志之一就是博物馆学术活动的活跃。而在这一时期的博物馆学术活动中,《博物馆研究》于1982年12月出版了创刊号,至2007年11月,《博物馆研究》出刊整整100期。回顾百期的学术发展道路,将更加有助于我们明确认识中国博物馆学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晚清时期,帝国主义以传教和科研为名在中国建立了一批博物馆,对中西文化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殖民机构的局限性,无法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1905年,光绪恩科状元张謇创办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开启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新纪元。南通博物苑的教育活动践行张謇"设苑为教育"的爱国思想,以超越时代的先进理念,在抵御外来文化侵略、促进地域文化水平的提升、推动社会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力创办的第一个博物馆是1905年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从其藏品来看,它属于综合性博物馆。那么,中国最早的革命博物馆建于何时何地?根据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博物馆学概论》的观点,它是1934年由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创立的“中央革命博物馆”,有些博物馆史在讲到革命博物馆的起源时,也是从1933年的苏区博物馆现象讲起。(见梁吉生“旧中国博物馆历史述略”载《中国博物馆》1986年第2期)。我认为,所谓“中国革命博物馆”,它除了应具备博物馆的基本因素和特征之外,还必须具有中国革命的某些特点。这就是说,它的文物收藏、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都必须是以中国人民反抗剥削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的革命  相似文献   

12.
南通博物苑是张謇博物馆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张謇博物馆学建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博物馆建筑的典范。她在选址、布局、功能、环境等方面,符合博物馆学的要求,有利于博物馆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张謇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开拓者,他创立了中国近代博物馆学理论,创建了中国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张誊博物馆思想是在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个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因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他的博物馆思想具有爱国性、教育性、综合性和长久性。时至今日,张謇的爱国主义思想仍然值得人们学习;宣传教育已成为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之一;综合性博物馆仍然在发展;博物馆的长久性已得到人们普遍赞同。研究张搴博物馆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15年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和南通博物苑建苑110年,南通博物苑经过近5年的酝酿、课题研究,投资2000多万元,用文物标本1882件(套)对新馆基本陈列进行了提升更新。文物标本架起沟通的桥梁,本文就标本的历史性、艺术性、科学性,在文化沟通与价值传播上彰显的重要作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创办至今,已有整整80年的历史。时间虽然不长,但博物馆事业却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发展。无论是数量、种类、质量,都有所增加和提高。面对新的形势,博物馆学界几乎一致提出了发展多种类型专业性博物馆的意见,诸如筹建民族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科技博物馆、地质博物馆等等。而对我国现存数量最  相似文献   

16.
陈卫平 《博物馆研究》2006,(3):10-13,59
本文分析了张謇创办南通博物苑的实践和他关于博物馆的一系列论述,指出在博物馆融合科学与人文,有利于全面发展博物馆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本文还简述了南通博物苑近年来探求科学与人文的结合,大力推进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博物馆是在张謇1905年创建的“南通博物苑”,它是一座集历史、美术等社会科学和动、植物、古生物等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博物馆。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我国第一座博物馆诞生之时,我国的自然博物馆也已经问世了。在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我国的自然博物馆又是呈怎样一个态势呢?目前,北京、上海、天津、大连、重庆,浙江已先后建立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南通博物苑建设生态型博物馆,注重生态文明教育为例,从和谐的博物活动、自由的博雅教育、和平幸福的人与自然几个方面论述新博物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和谐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博物馆史是博物馆学重要的组成关照对象。某种程度上,它犹如一面镜子,是博物馆进行自我反思的载体,其清晰度与景深决定着博物馆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而博物馆学史直接梳理自身的发展演进及其社会关系与脉络、责任使命、理论实践,更能体现一个行业和一门学科的自觉程度。值此国人引进并建设博物馆作为启迪民智和文化教育工具110周年之际,本刊推出一组相关文章。它们有对国人所建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的历史回顾与意义追寻(曹玉星);有对中国博物馆学教育早期发展的梳理和分析(李军);有专门研究遗址博物馆的起源与  相似文献   

20.
正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大学理念》一书中提出:真正的大学必须包括学术性教学、科学与学术性研究以及创造性的文化生活。而收藏、研究和教育是博物馆的三大主要功能。因此,博物馆与大学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有着必然的联系。1683年牛津大学开办的阿什莫林博物馆是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所近代博物馆,也是最早的大学博物馆。1905年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