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提示与建议〕生活中有许多好听的声音,需要我们细心倾听,用心感受。活动前,教师为幼儿准备许多能发声的物品。先玩“听声音猜猜看”游戏,让幼儿仔细分辨发出声音的是些什么物品。再让幼儿自由探索这些物品的声音,使幼儿感受到声音不但可以感知,还可以去创造。然后引导幼儿选择其中一样物品拍打节奏,如××—××—、××××—×××—等。接着,教师带领幼儿学唱。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幼儿按歌词内容分成盆、碗、碟、杯四组,在念白处“盆子说”“杯子讲”“碟儿唱”“小碗也来凑热闹”,用盆、碗、碟、杯等自制乐器敲打出节奏。活动延伸…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说短句“小动物藏在××地方”,并说出简单的理由。 2.让幼儿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学要求: 1.通过演示配音的抽叠幻灯片,给幼儿以直观的节奏形象,培养幼儿对节奏训练的兴趣。2.帮助幼儿用乐器小铃、铃鼓、响板打出2/4拍的三种节奏型|××|,|×××||××××|。3.要求按照2/4拍的节奏,说出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三种节奏的声音。发展幼儿的思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新招收的小班幼儿,大多能高高兴兴地来到幼儿园,个别哭鼻子的,也能很快稳定情绪,这与我们细致深入地做好入园前后的工作是分不开的。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发入园通知单时,写明进×班,班主任为××老师。同时对家长提出要求;①使孩子知道自己已长大了,要进幼儿园学本领了,树立起光荣感;②跟孩子讲幼儿园的老师如何好,那里的活动如何有趣,激发幼儿早日来园的愿望;③加强培养孩子自己吃饭、上厕所等生活自理能力;④让孩子认识自己使用的小被、衣帽、手帕、鞋子等物品,并缝  相似文献   

5.
为配合我园幼儿园一日活动改革,我们设制了“幼儿发展水平评估系统”,以对幼儿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测和评估。它包括“幼儿××能力发展水平评估标准” (以下简称“评估标准” )和“幼儿××能力发展水平观察记录表” (以下简称“观察记录表” )。“评估标准”是根据《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总目标、“活动区学习活动”的目标及各学科目标制定的,它包括“评估项目”和“评估等级”;“观察记录表”则根据“评估标准”制订,是教师用来在观察幼儿每次活动中的发展状况后,对幼儿的每一个发展项目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记录。   一、统一制定…  相似文献   

6.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生动有趣的苗族民歌,充分表现了幼儿捉迷藏时欢快的景象,具有少数民族风格,可以让幼儿了解少数民族,热爱少数民族。这首歌曲较简短,音域只有五度,旋律优美,富有儿童情趣,适合中班音乐活动。教法提示1.把歌词编成故事有感情地讲给幼儿听,并适当介绍苗族。2.听琴声跟老师唱。(注意练习节奏:×××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的1.在椅子上练习走、跨过和跳下等动作,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提高平衡能力、由高处往下跳的能力。2.引导幼儿积极动脑,探索新的玩法,提高克服困难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活动准备小椅子每人一把(事先在场地上放好)、垫子三块、三种不同的果树(自制)、音乐、小毛巾等。重点和难点重点:幼儿在椅子上跨过椅背和由高处往下跳。难点:在椅面上跳过椅背后落地。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入坐。2.引导:我们已经进行了多次远足活动,大家去过××、××(地方),今天我要带你们远足到“山上”…  相似文献   

8.
(一)大鼓和小铃目的:培养幼儿的听辨能力,要求幼儿能用拍手跺脚的动作表现节奏。准备:大鼓一只,小铃一副。方法: 1.教师出示大鼓与小铃,让幼儿分别上来敲,听辨感受大鼓的声音是“冬——冬——”,小铃的声音是“丁——丁——”。2.教师引导幼儿坐在位子上听着大鼓节奏跺脚(左右脚交换),听着小铃声音拍手。如大鼓敲节奏××|(?)×|,幼儿跺脚××|(?)×|,小铃敲节  相似文献   

9.
一、儿歌《认识新朋友》目的:初步认识新朋友,知道他们的姓名,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说话;学习翘舌音“是”。方法:幼儿坐成圆圈或半圆形,大家一起有节奏地拍手。老师以亲切的语气问:谁是×××?被指名的幼儿起立,右手或双手抚胸,面带微笑,清楚而响亮地告诉大家:我是×××。众幼儿双手插腰点头齐向被指名幼儿问好:你好你好×××。被指名的幼儿答谢小朋友:谢谢小朋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熟悉乐器的音色、并进行节奏训练:发展幼儿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准备:幼儿打击乐器一套;幼儿熟悉的动植物贴绒或磁性教具。过程: 1.全班幼儿随优美的音乐,自由步入活动室坐成半圆圈。2.教师边出示打击乐器,边说出该乐器的名称。3.熟悉乐器并开展想象。教师让幼儿自由选择一件乐器,使它发出声音,并说说这乐器发出的音色是怎样的,象什么?如幼儿敲打碰铃×××,然后说:“这声音象小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园,出操、游戏、活动时经常要敲铃,目的是要求幼儿集中注意力,安静下来。不同节奏的铃声有不同的作用。一般老师敲小铃的基本节奏是××|×××|,这种节奏不快不慢,在整队时打这种节奏的铃声,可替代“一,一,一二一”的口令,清脆悦耳,效果很好。如节奏改成×---|×-|×-|×-|,比较缓慢,在做某些游戏时,可打这种慢节奏的铃声。如果改成××××××  相似文献   

12.
跟着孩子走     
自由活动时,四五名幼儿在活动室边喊边踏步,那声响实在大,又不整齐,真是吵死了。我真想马上制止他们,但理智告诉我这样做不妥当。想了一会儿,我为他们的口令(嘿、嘿,一二一)配上节奏××|×××,索性跟着孩子走了起来。孩子们更来劲了,那音量、那动作都是那么令人振奋不已,俨然是一群雄赳赳、气昂昂的解放军战士……在这一活动中,幼儿不仅学习了口令、一个跟着一个围成圆圈走,了解了有关解放军战士的常识,增强了自信心,真是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3.
德育应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现列举我们在幼儿一日生活几个环节中的具体做法。晨间活动1.“接待小司仪”。每天由两名幼儿来担任,按幼儿的座次轮流。担任小司仪的幼儿每天早晨必须提前五分钟入园,整理好桌椅,然后在教室门口接待来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会说“老师,您早”,“××,你早”,“祝你今天快乐”等礼仪语言,每次值日时间为半小时。这个活动很受小朋友欢迎,它是全班幼儿一天愉快生活的良好开端,可激发幼儿文明礼貌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张亚娟 《教师》2014,(27):53-53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泥工活动正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泥工活动中常常会需要一些辅助材料,我尝试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作为这种辅助材料。通过收集、整理废旧物品激发幼儿参与的欲望;利用废旧物品,多方位支持幼儿大胆创作;多途径展示废旧物品泥塑,延续幼儿继续创作的热情。幼儿在这个快乐的创作中,既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更养成了环保的良好品质。一、收集、整理废旧物品,激发幼儿参与的欲望  相似文献   

15.
×××的话     
【题目】 以“×××的话”为题,写一篇科学小品。 【思路指点】 题目要求写一篇科学小品,即文艺性说明文。这种说明文通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通过让某种物品说话,介绍这种物品的有关知识。所以,写这样的作文,首先应选择一种要介绍的物品,用这种物品的名称补足题目。  相似文献   

16.
情况分析 我们常常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玩具,供幼儿游戏、观赏,渐渐地幼儿对利用废旧物品搞制作非常感兴趣,并有了试一试的愿望。考虑到幼儿到了大班,想象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均有明显提高,我们就设计了这一活动,以满足了幼儿动手做一做的愿望。此活动是系列制作活动之一。 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利用三种废旧物品制作神态各异的玩具娃娃。 2.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观察力和动手制作能  相似文献   

17.
在训练小班幼儿节奏感时,我注意选择2/4拍节奏鲜明,言程简单的乐曲和歌曲作为节奏训练的教材。这些教材一般是由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组成,幼儿易于掌握。、开始训练用两拍一下的慢节奏如:×-|×-|,在此基础上训练一拍一下的快节奏,如××|××|。训练时,我采用了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大胆探索多种抛接物品的技巧与投准能力的锻炼;2.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探索能力的开发以及基本动作灵活性的掌握;3.通过体育情景教学,让幼儿感受到体育游戏中的快乐,体验合作成功的感受。教学准备:课件"香香的板栗哪里来?"活动操的排练与音乐的准备:"加油"、报纸20张;自制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抛接物品20个;小盆20个;教师扮演的板栗  相似文献   

19.
陈腊珍 《早期教育》2003,(12):27-27
案例1:某幼儿园中班。游戏收拾完毕,小朋友与老师各就各位。老师说:“我来请小朋友说一说今天你玩了什么?”A幼儿说:“今天我去了娃娃家。”B幼儿说:“今天我在图书角。”C幼儿说:“今天我在表演区。”……老师:“你们怎么玩的?玩得怎样?”D幼儿说:“我们大家一起搭了个大桥,玩得很开心。”E幼儿说:“我和××、××一起跳舞,玩得很高兴。”教师略总结:“今天大家玩得都很开心,但如果×××、××能遵守规则就更好了。” 案例2:某幼儿园小班。游戏结束,老师说:“今天我们都玩了哪些游戏……”“哦,娃娃家的妈妈应该……爸爸应该……下次记好了,爸爸妈妈的工作是要分工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1.引导幼儿发现网状物品的作用及其应用情况,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准备:1.让幼儿在生活中观察蜘蛛织网的过程,收集各种网状物品并了解其用途。2.绳织蛛网一张,布制蜘蛛若干。3.幼儿收集的各类网状物品若干(如窗纱、菜罩、蝇拍、羽毛球拍、乒乓球网、网兜、捕虫网、发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