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陈鹤琴先生曾说过:"还原孩子生活的本来面目,给孩子生活的原貌,让他在生活中学习。"从孩子的生活入手,在孩子身边的生活中吸取营养,无疑是课程生活化的一条有效途径。而在瑞吉欧方案教学中,有这么一句话:"帮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这意味着我们教师必须越过禁锢自己思想定势的"围墙",也意味着教师要更多的带领孩子走出现实生活中的"围墙"。上周四上午,我们的集体教学内容是诗歌欣赏《春雨的色彩》,刚好外  相似文献   

2.
寻找一架“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的梯子,意为教师通过寻求各种适合的教育方式去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使得孩子更有思想、有想象、有创造,这种寻找梯子的过程正是我们教师孜孜不倦的爱心课程探索之路。爱心是一种重要的情感,良好的品行能使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位幼儿享受爱心教育,在为他们未来生活作准备的同时,让幼儿学会关心,学会尊重,学会自信。  相似文献   

3.
张群 《山东教育》2005,(23):63-64
寻找一架“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的梯子.意为教师通过寻求各种适合的教育方式去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使得孩子更有思想、有想象、有创造.这种寻找梯子的过程正是我们教师孜孜不倦的爱心课程探索之路.爱心是一种重要的情感.良好的品行能使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位幼儿享受爱心教育.在为他们未来生活作准备的同时.让幼儿学会关心,学会尊重.学会自信.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传统的寄宿制幼儿园每周“早一进晚五出”的封闭办园模式最大的弊端就在于难以顾及幼儿的情感需求,无情地将幼儿与父母隔离,同时也把家庭、社区潜在的优质教育资源拒于门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提倡的大教育课程观,为我们创办开放的、亲情的寄宿制幼儿园指明了方向。我们希望能创办一所没有“围墙”的幼儿园。没有“围墙”的幼儿园是指幼儿园实行全天候开放,家长可随时来园,与孩子一起活动,直接介入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家园零距离的接触能从根本上促进家园互动与共育。为此,幼儿园应主动构建家园互动的有效平台,立足做好“走进”…  相似文献   

5.
何秋霞 《山东教育》2003,(30):39-39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幼儿园、社会三大环境的合力作用。因此,我们把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比作是幼儿教育的一车三轮,只有三个轮子互动时,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为此,幼儿园建立了“电话网”、“家园网”、“社区网”这三条强大的网络,为孩子们赢得更加广阔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使孩子们在与人和自然相互作用中获得更大进步。“电话网”:随着电话的普及使用,电话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人们交流的工具。为此,幼儿园每个班都印发了孩子的家庭电话和教师电话,家长可以很方便地与教师联系,不仅可以了解孩子一天在园的情况,而且还可以让老师…  相似文献   

6.
我们幼儿园位于城乡的交界处,这里既生活着大量的城里孩子,也生活着外来打工者或者是农村的孩子。幼儿园的围墙内,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欢快地游戏;围墙外,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教师对幼儿发出的信息和发起的互动要及时反馈与回应,那么实际情况到底怎样呢?一、情景描述情景一在“有趣的光斑”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兴奋地在活动室四处玩着镜子,大多数孩子都照出了光斑,但仍有几个孩子没成功。尽管咪咪不停地晃动镜子,但还是照不出光斑。旁边的俊俊看见咪咪把镜子的正面朝下了就帮她调整了镜子的方向,光斑产生了。教师将孩子们集中在身边,问:“刚才玩得开心吗?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光斑呢?”大家正在讨论,俊俊突然站起来自豪地说:“咪咪照不出光斑,是我帮她照出来的。”教师并没理会,继…  相似文献   

8.
杨丽玲 《甘肃教育》2021,(5):191-191
“刚进校的时候,每个孩子眼睛都是水汪汪的,透着机敏与灵动,可过不了多久,孩子们眼里就没光了。”听完公开课,大家纷纷感慨。的确如此,为什么会这样?“不能用一堵高墙把孩子同周围的世界隔离开来,不能让学生失掉欢快的精神生活。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的世界中时,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的价值。没有了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解密了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唐霁 《教育》2008,(2):62-62
比利时实行免费的义务幼儿教育,许多家庭将孩子送到当地幼儿园后发现,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每天都做游戏、画画,老师很少教他们识字、数学等“基本技能”。但这种教学方法有其“神奇”之处:孩子们通常能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不会又哭又闹不愿去幼儿园。笔者曾深入比利时的某幼儿园,感受到了比利时的幼儿教育与中国教育的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10.
小班时,班里养了一只小白兔,孩子们很爱它。有一天,小兔子死了,我们就把它埋在幼儿园的白玉兰树下。从此以后,每当走过白玉兰树,每当春暖花开时,孩子们就会念叨着这只小兔子。一晃三年过去了,毕业前夕,孩子们各自去向熟悉的教师、朋友告别,突然,我看到几个孩子跑到白玉兰树下,低着头双手合十虔诚地说着什么,我的眼睛一下子模糊了。“关注幼儿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是《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试行稿)》对幼儿园组织实施生活活动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在长期与幼儿的接触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的情感世界真实而又丰富,需要成人密切关注。反思…  相似文献   

11.
“家长教育是根,家庭教育是干,学校教育是枝,社会教育是叶,孩子是果。只有根深、干粗、枝繁、叶茂,果才硕”,幼儿园与家长通力合作对幼儿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体验,才有体会。”为了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游戏生活情况,增进幼儿园、教师、家长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更好地达到家园共育目的,结合学园课题《巧用家长资源,探索幼儿生活体验课程的建构研究》,笔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家长进课堂”活动,让不同职业、不同阅历的家长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优势和兴趣特长,集中家长优秀资源,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近孩子,让幼儿探索不同的生活体验,丰富生活经验,为孩子营造丰富多彩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农村幼儿园.经常有随父母到外地打工回来插班的幼儿,所以经常听到教师们说:“插班的孩子真是不好管,我不想我们班来插班的孩子……”这学期我们幼儿园就来了几个插班的孩子,在与孩子们共同活动的时候,我确实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幼儿群体:他们有的静静地坐在小椅子上,眼睛茫然地望着周围的一切;有的趴在桌子上将自己攒成一团,只露出一双眼睛不断地向四周窥探着;  相似文献   

13.
《早期教育》2000,(1):13-13
在幼儿园发源地的德国,最近出现了一种叫做“林间幼儿园”的托幼方式,这里没有房屋、围墙,老师们在树林里对孩子进行没有教室的幼儿教育。他们组织孩子在草地上散步、观察动植物,在这些直接投入大自然怀抱的野外活动中拓展孩子们的独创性和运动能力。这一全新育儿方式作为幼  相似文献   

14.
案例:我国某学校,来了一位美国的访问教师,对中国孩子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美术教育.有一次,他以“快乐的节日”为题让孩子们画画,结果,很多孩子画的是圣诞树,并且一模一样.惊叹之余,他顺着孩子的视线发现墙上画着一棵同样的圣诞树.于是,他把墙上的圣诞树盖起来,要求孩子们仍以“快乐的节日”为主题重新画一幅画,这一回,孩子们咬着笔头,瞪着眼睛,无从下笔.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以下是笔者对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5.
纪桂香 《学前教育》2008,(10):40-41
某幼儿园大班开展“汽车工作室”的活动,孩子们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出了各种汽车,并且在带班教师的建议下,孩子们为汽车设计安装了车牌。活动结束后,有的教师提出,在工作室给汽车挂牌,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合,因为实际生活中车子必须到“车管所”挂牌。活动要注重情景的真实性,让孩子在“工作室”给汽车挂牌,会误导孩子,教师可以增加“车管所”的游戏。有的教师则认为,带班教师的设计不仅丰富了游戏情节,而且激发了孩子游戏的兴趣,只要孩子有兴趣,不偏离游戏主题。就应该允许。您是如何看待这一争论的呢?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如何对待孩子的有意过失与恶作剧行为呢?这是一个令很多教师都头疼的问题.既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又要收到教育的效果,我想可以尝试借鉴一下国外Time-Out的做法.Time—Out在体育比赛中是表示“暂停”的意思,但是在美国的学校和幼儿园中,是教师和父母用于“惩罚”一时不规矩的孩子的方法,在这个时候,Time—Out可以意译为”计时隔离”.据说在美国,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计时隔离”都很有效力.它的实际做法,是让做了错事的孩子暂时离开集体或家人,暂时剥夺他们在集体中游戏的机会.让他们去反省自己的行为.(不能等同于罚站、罚坐等体罚)我国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都被过多的关怀与宠爱包围着,孩子很少会感到被冷落和孤立无助,然而一旦受到“隔离”与冷落.就自然会对孩子产生一种强大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17.
都说幼儿园是女性的天下,但浙江省军区汪庄幼儿园却有4位男性。那是几位颇受孩子喜爱的叔叔。你能亲我一下吗体育教师闻志明来园已满一年,他带中、大班的体育活动。“抱起来、抛一抛”“拍拍小屁股”这样有趣的活动,使孩子们充满了新奇和快乐,也使男教师的魅力得以展现。“帅哥”“闻老师,你能亲我一下吗?”这是天真的孩子对他的渴望,也是对他的评价。就连小班的孩子也盼望着快快长大,因为长大了可以跟闻老师做游戏。有个小班的女孩子,每天来园都要让爷爷带她去看看“阿舅老师”怎样做早操。这位“阿舅老师”优美、奔放的舞姿.让孩子们羡慕不已。闻老师未登台,孩子们的掌声就先响起来了。在去年南京军区幼儿园教师业务技能展示中,闻老师成了一个亮点,受到了军区首长的表扬。载誉归来的闻老师,又很快投身到了孩子们中间,默默地做起他的“叔叔老师”来。  相似文献   

18.
当前,有一些幼儿园教师不懂得生活环境、活动和孩子成长之间的关系,不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活动条件,有的还不准孩子们自由地活动。有的幼儿园有活动场地,却把孩子整天关在房子里;有活动器具,却把它锁在橱里或堆放在园子里,不让幼儿玩。有的教师为了减少麻烦,给孩子设下许多框框,甚至定了五个“不能自由”:不能自由跑,不能自由走,不能自由跳,不能自由说话,不能自由笑。孩子们的一切言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园指导毕业生实习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发现了孩子们的秘密去处——“僻道”。出于好奇,我们“跟踪”孩子来到这里——幼儿园教学楼与围墙之间形成的一条长约2米、宽3米、绿树蔽天的幽静窄道。问孩子这是什么地方时,他们很神秘,自豪地说:“这是我们的pi道。”据其发音和窄道的含意、我们姑且称之为“僻道”。经观察发现,这条窄道是孩子们的“自由世界”,到这里来的孩子都成了“自由公民”。在此,他们玩一些老师不准玩的小把戏,如“尕瓢(将一塑料小勺放地上,以谁能用手拍翻个面为赢);两个孩子或几个孩子发生矛盾需要解决时,就小手一挥,“走,到僻道里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乐园,为了给孩子们一个美丽温馨的环境,幼儿教师会想方设法用一双巧手来装扮孩子们的生活空间。但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幼儿应该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则起主导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不能让教师一手包办,应该让孩子们也来参加。这不仅给幼儿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发展了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更让孩子有一种主人翁意识。下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幼儿参与环境布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