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甘薯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能源作物甘薯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毒的感染日趋严重.关于甘薯病毒的研究国内外已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本文对甘薯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分类、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致病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且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重大危害禽病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的诊断与防治,提出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体系,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早期监测、病毒鉴定及结合疫苗接种将是未来AI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西安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樱桃在该市东郊栽培面积逐渐增加,同时病害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亦随之增加,尤其是引起芽下发生肿瘤状的一种病害,目前对樱桃的生产已造成巨大的危害.该研究通过对该病害的调查,病原菌的常规分离、初步鉴定及药剂筛选,初步认为病害后期有大量根霉属真菌侵染.  相似文献   

4.
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萘和苯甲酸体系的研究表明:萘和苯甲酸体系可形成1:1分子络合物.本文研究了该本系的相图及有关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5.
试验表明,20%病毒A、1.5%植病灵、5%菌毒清、病毒KⅡ,对朝天椒病毒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病毒A和1.5%植病灵具有较好的保产效果.药剂防治朝天椒病毒病,首先应选用20%病毒A和1.5%植病灵,其次可选用5%菌毒清和病毒KⅡ.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2006年我国上海首次发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随后TYLCV迅速蔓延至全国13个省份和自治区。本研究分析了2006至2010年期间TYLCV在我国首发地上海市的分子变异规律。创新要点:本研究持续五年追踪田间TYLCV,分析TYLCV的全长基因组序列、分子变异及种群遗传结构,为防控TYLCV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2006至2010年从上海采集了26个TYLCV的分离物,利用高保真性的滚环扩增技术获得TYLCV分离物的全长基因组。应用MEGA5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TYLCV的分子变异。重要结论:TYLCV自然种群具有与RNA病毒相似的突变率,以基因间隔区的分子变异最大,平均突变率为4.81×10-3。TYLCV的大部分基因都处于负向选择,但包含在C1开放阅读框内的C4,却与C1承受着不同的选择压而处于正向选择。  相似文献   

7.
邵一鸣: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他开创了我国HI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查明了HIV传入国内的毒株种类及其传播路线;建立了全国HIV耐药监测网,开辟了以世界第一个成功慢病毒疫苗原理为指导,研制新型HIV疫苗的路线……过去20年间,为我国几乎所有的艾滋病防治重大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先后获得环球艾滋病基金会小西奖(艾滋病研究个人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曾被评为全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先进个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先进工作者,并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8.
对抗病基因的种类、特性、克隆策略及其应用前景进行论述.探讨拟南芥抗病基因克隆的研究现状、图位克隆技术和转座子标签技术的原理及在拟南芥抗病基因克隆中的应用.抗病基因的克隆不但有利于深入研究植物与病原物的分子互作机理,而且为植物重要病害的防治提供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赤潮甲藻锥状斯氏藻rDNAITS区的序列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锥状斯氏藻是赤潮甲藻的主要类群之一,其孢囊在我国南海大鹏湾底泥中占明显优势,是我国沿海增养殖区的潜在危害.采用PCR及序列测定的方法,对其rDNAInternalTran-scribedSequence(ITS)区进行了序列测定,可为该藻种以及斯氏藻属的鉴定及系统学研究提供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0.
植物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植物分子育种的研究馆史、研究对象、供体DNA的导入方法、植物分子育种的特点、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基础性研究等方面简介了我国植物分子有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5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认为中国植物分子育种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由此将会给我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