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90年在银川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新闻摄影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贯彻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想以后,众多报纸新闻摄影从原来的配角地位走上前台,一批批新闻图片精品不断涌现,一个“图文并重”唱大戏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襄樊日报和全国兄弟报纸一样,在“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办好报纸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1990年8月,以重视新闻摄影地位和作用,提高新闻摄影作品质量为内容的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在银川隆重召开.在新闻摄影界,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会,会上,穆青提出文字报道与新闻照片要“两翼齐飞”,蒋齐生强调新闻报道要“图文并重”.这一办报的新思路、新观念得到与会老总的普遍响应.继这次会议后,1991年4月,全国地市州盟报总编辑又汇集在云南玉溪举行新闻摄影研讨会.参加会议的老总不仅带笔,而且带着照相机,既讨论又实践.一些老总公开解剖自己,承认自己对形象报道新闻规律知之甚浅,指挥不力,造成报纸文字报道一翼强,摄影报道一翼弱的现象.地州盟报总编们认为:“图文并重,两翼齐飞”,领导是关键.一个好的总编辑必须具有现代报纸意识和调度指挥文图两翼的能力.这两次会议之后,全国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又召开了两次.与会代表反映,老总们重视新闻摄影的程度正在一年比一年有所提高.正如《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所言,银川、韶关会议后,我国报纸的新闻摄影有了不小的进步,随着“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深入人心,报纸对新闻摄影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报纸上的新闻摄影作品普遍用得多了,用得大了,报道领域更宽、更深入、更贴近生活了.但是,新闻摄影工作还不能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质量上,具体  相似文献   

3.
今年11月9日至11日,在菊花似雪、幽香四溢的浙江桐乡市,举行了“全省新闻摄影理论研讨会暨摄影记者聚焦桐乡” 活动,来自新华通讯社、省级报纸和主要地市报纸的摄影部负责人和部分新闻摄影骨干参加了这一由省新闻摄影工作委员会举办的活动。省记协主席江坪,浙江日报社总编辑杨大进、副总编辑陆熙等领导出席了研讨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4.
拿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得意之作──在第三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的讲话(1994年10月23日)范敬宜这次会议,本来应该由蒋齐生同志来作主旨报告,可是蒋老由于身体不好,行动不便,不能来参加会议,委托我来讲一讲。我对新闻摄影基本上是外行,对新闻摄...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开场白:当今“读图时代”,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运用,越来越需要一种刚性机制来加以规范和保证。近几届的全国新闻摄影总编辑研讨会,都反复提出了报纸设立“图片总监”新岗位的建言。从目前全国一些报纸的实验性运作来看,定位准确、运转良好、工作到位的图片总监,已真正成了新闻图片在报纸中的“代言人”,并对报社新闻  相似文献   

6.
第三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于1994年10月23日至10月31日在福州举行。会议就1990年8月银川会议、1992年11月韶关会议的两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所研讨的报纸应该加强形象新闻的地位与作用,实现蒋齐生、穆青同志提出的报纸、通讯社工作要“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新闻思想,4年来中国报纸在加强新闻摄影地位作用方面取得的新认识、新成就、新经验,摄影报道如何跟上新形势,高扬主旋律,拿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得意之作,进一步提高摄影报道质量与新闻摄影队伍素质,更好地完成新闻摄影反映现实、推动现实、保留现实的独特社会功能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研讨。会议期间,进行了第三次全国报纸要闻版运用照片好版面评选与“摄影一日赛”。  相似文献   

7.
举办这次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范围内的“新闻摄影工作研讨会”,目的是为了表明一种态度,倡导一种风气:表明浙报报业集团正在进一步重视和研究新闻摄影报道;倡导报业集团内形成一种研究办报业务的浓厚氛围。 这里我就新闻摄影工作讲几点意见,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研究。 一、要充分认识“读图时代” 给新闻摄影工作带来的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几十年来,蒋齐生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新闻摄影实践,探求新闻摄影理论,取得了显著成果。我对新闻摄影是外行。前不久参加了蒋齐生新闻摄影理论研讨会,曾就蒋齐生同志的某些论点,谈了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指导新闻摄影的问题。现将这些粗浅的看法整理成文,求教干新闻摄影界的同志们。一、新闻摄影属于新闻范畴,而不是艺术范畴蒋齐生认为:“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是“新闻战线L的一个独立兵种”(见《蒋齐生新闻摄影理论及其它)一书,下同)。摄影新闻同文字新闻、漫画新闻、日播新闻。电影新闻、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9.
王东  刘军 《军事记者》2011,(1):13-14
20年前,在由中国记协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发起主办的“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确立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重要办报思想,使得图片在报纸上的地位得以迅速提高,中国的新闻摄影也由此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大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0.
1990年8月,我国新闻界在经过长期实践和探讨后,在银川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报社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就“图文并重”这一问题达成了共识。这是我国新闻摄影理论的一大突破,也是我国新闻摄影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图文并重”的认识产生于实践,要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完善并发展。四年来,我国新闻摄影工作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充分证明了“图文并重”符合新闻规律,顺应时代潮流,受到报界的重视和广大读者的欢迎。“图文并重”,使报纸这一新闻载体插上了强劲的一“翼”,在面临电视新闻的冲击中增强了竞争实力,显示出了强…  相似文献   

11.
“抓大放小”是国企改革的方向,意为国家只抓影响国计民生的大命脉,将小的企业通过转制,放开搞活.由此联想到新闻摄影,也有一个“抓大放小”的问题.根据新闻摄影特有的规律,我认为应该抓事件性新闻这一形象性强的大头,放非事件性新闻这一形象弱的小头,这种抓大放小有利于新闻摄影搞活.专业记者应该发挥机动性强的优势去抓“大”,真正使新闻摄影在报纸上同文字齐飞.  相似文献   

12.
祖宗留下哲理名言: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疑”是否定的前奏,改革的先声。 为什么在1983年,一些疑而顿悟之士,藐视“分裂摄影队伍”的闲言碎语,成立了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因为在此之前,“新闻摄影是摄影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共识,作为定论载入《辞海》,被扭曲、误解的新闻摄影需要走出误区,正本清源,还其原貌,建立相对独立的新闻摄影体系。 为什么穆青和蒋齐生两位老新闻工作者,于80年代末先后提出“两翼齐飞”、“图文并重”的新观念,并促成银川、韶关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的召开?因为我国报界客观存在重文字报道、轻新闻图片报道的传统与现实,它与当今“图像时代”格格不入,它障碍新闻摄影发挥报纸一翼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报道中,能否改变重文轻图的观念,使新闻摄影真正成为“独立兵种”?实践证明,关键在总编辑。 1987年,我从新华社社长穆青的《新闻摄闻是报纸通讯社新闻事业的“一翼”》一文中得知,新影摄影是报纸新闻事业的“一翼”和“特种部队”、“一个方面军”的观点,但未去实行。我们报社新闻摄影轻于文字新闻的状态未受到任何触动。在省新闻摄影学会举办的好新闻照片评选中,我们报社拿去的照片不少,评上的却是零,只在最后,一个地区照顾1个优  相似文献   

14.
从1990年银川第一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以来,报纸传媒认真贯彻落实会议提出的“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方针,加强摄影记者队伍建设,更新摄影记者的武器,加大图片新闻的分量,提高图片新闻的质量,使图片新闻在报纸版面上当“配角”,起“点缀”作用的状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善。襄樊日报、陕西日报等一大批报纸一改过去重大题材只能用文字报道的陈旧观念,大胆地尝试用图片新闻反映重大主题,不少摄影记者更是冲破图片新闻不能进行深度报道,难以驾驭经济报道的束缚.开拓进取,成功地进行了用图片新闻报道重大主题、深度报道、经…  相似文献   

15.
巍巍贺兰山,滔滔黄河水。 1990年8月18日—26日。全国62家报纸的总编辑、总编室主任和摄影部(组)负责人以及新闻界专家、学者144人,为促进我国报纸宣传报道工作中文字和图片“两翼”齐飞而云集银川。这是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发起,经中共中宣部新闻局批准的第一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研讨会就“加强报纸新闻摄影这一翼”,重视新闻摄影在报纸宣传中的作用,提高新闻队伍素质和新闻照片质量,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取得了共识。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 自从1990年8月在银川召开的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发出“两翼齐飞、图文并重”的号召以来,中国的新闻摄影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地位迅速提升。一批批新闻摄影新人辈出,一幅幅摄影佳作迭出。  相似文献   

17.
1990年8月在银川举行的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传出一个信号:“图文并重,比翼齐飞”这个口号,在深化报纸新闻改革中将被更多的人接受,并会形成推动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强大冲击波。“图文并重,比翼齐飞”八个字,形象地昭示办报人,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新闻形式,应当象文字报道一样,独立地发挥作用,克服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的“重文轻  相似文献   

18.
新闻的生命在真实再现,摄影的魅力在视觉震撼.新闻摄影等于事实加刺激眼球的画面?我们说“是”,只要这个真实不血腥、无暴力、无损公序良俗,对当事人和受众无伤害.反之,我们说不!尺度如何把握?就是融入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统御新闻真实和表现手法.“一图胜千言”高质量的新闻图片,对报纸起着活跃版面、吸引读者、证实新闻的作用,有利于新闻信息的传播.因此在当前传播媒介形象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报纸刊登形象生动的新闻图片,把“情感诉求”和“可视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新闻摄影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报纸的新闻摄影工作也越来越受到新闻界同行们的重视。特别是1990年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之后,新闻摄影工作更为各报总编辑们所重视,把原来“图文并茂”的传统观念,升华到了“图文并重”的新观念。这一“茂”一“重”的一字之改,使新闻摄影的改革向前跨进了很大的一步,给报纸版面的内容和形式增添了很大的光彩。就以我们宜宾日报近几年的实践为例,由于报社总编辑们照片意识的不断增强,使报纸上  相似文献   

20.
经济摄影报道是当前新闻摄影的热点和难点。如何使这类照片吸引人,许多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下面我从一个版面编辑的角度,来谈谈对经济新闻摄影的看法。 首先是新闻,而不是“艺术品” 一张新闻照片,版面编辑是否采用,如何用,首先取决于它的新闻价值有多大。报纸是新闻纸,新闻版就更加强调新闻性。新闻就是新闻,新闻不是艺术。摄影记者的报道首先必须是新闻。没有—个新闻编辑用艺术摄影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摄影报道作品。摄影报道的“好看”,首先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性上,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价值上,而绝对不首先体现在简单意义上的照片的“美”上。那种把摄影记者的最高追求理解为应该是“艺术摄影家”的价值观,对摄影记者是有害的;当这种价值观被版面编辑接受并体现在报纸上的时候,报纸就会变得不伦不类了——由于版面上的照片比文字醒目,因此读者对照片新闻性的要求就更高,-旦照片不是新闻,版面编辑用得愈大,报纸就愈显得难看。 什么是“新闻”?这里无须做理论阐释。但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读者看报先看什么?那些真正吸引读者的,大多是“新闻”——新闻照片的拍摄原则还是要从此入手。让读者拿起报纸,首先看你的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