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作目标:1.写自己身边高尚的一个人。2.通过一两件事反映主人公的高尚品质或精神。讲述事件的过程中,恰当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  相似文献   

2.
[习作要求]读书的见解和感受习作指导"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读书后写下自己的感想,能使同学们从这个"高尚的人"身上得到更多的收获。要写好读书后的感受和见解,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仔细读书,准确把握中心  相似文献   

3.
习作内容:我们刚刚告别了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年夜饭中的欢笑、雪地上的惊险、旅游的惊喜、读书的乐趣……这些至今还历历在目,让人回味无穷。以"我的寒假生活"为题写一篇习作,与大家分享那美好的时光。习作指导:1.先回忆自己的寒假生活,挑选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确定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中年级语文习作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要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乐趣;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并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素材,特别是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语句。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情境表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充分想象、乐于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2.通过自主命题,让学生尝试不同题材的习作。教学重点:让学生有条理地叙述情境表演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目标】1.能回顾本单元课文,结合习作例文和批注,梳理写人的基本方法。2.能选择典型事例,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3.能通过同伴互助、教师点评等方式,自主修改习作,感受习作乐趣。  相似文献   

7.
扎实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是一个长期而又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习作的乐趣。体验习作就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品味人生,关注社会,感受时代脉搏,让他们在生活中体味、揣摩、积淀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形成自主习作的动机,这样才能写出有个性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8.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它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在起步阶段能够轻松、愉快地写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练习,以降低习作难度,激发习作兴趣,习得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让学生在习作的起跑线上感受到精彩,体会到乐趣.引领学生轻松迈入习作之门.  相似文献   

9.
习作评改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环节.习作评改的主体绝不是教师,而是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儿童本位,尽可能调动他们参与评改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享受习作评改的乐趣,让习作评改课堂溢满活力,收到实效,让习作评改课堂春暖花开.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我们教育学会组织了今年的第三次送教下乡活动。其中实验小学赵文娟老师的两堂小学习作教学示范课颇有特色。她不仅让小学习作教学课堂充满了乐趣,也让参与听课的一百多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感受到了习作教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让农村小学生体验了习作的乐趣。本文仅以该教师教学中的三个细节为例,谈谈如何让小学生体验习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垂柳迎朝阳     
习作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人喜欢下棋、踢球;有的人喜欢画画、唱歌; 有的人喜欢集邮、做手工……想一想:你最喜欢做什么事?是怎样做的?从中体会到什么乐趣? 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相似文献   

12.
“方法论”和“需要说”是习作教学中两种不同的教学观,“需要说”是“根”、“方法论”是“末”.基于“方法论”的习作教学,是一种误区,会导致习作的乏味、机械、虚假和劣质.而需要能产生动机、兴趣、乐趣以及美词佳句,“需要说”是习作教学的新路径,既符合儿童习作心理,也符合儿童习作规律.  相似文献   

13.
苏海鹰 《教师》2014,(5):82-82
正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动笔,乐于表达真情实感。"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怕习作的现象很普遍,只要听说有习作课或"小练笔",一个个愁眉苦脸,唉声叹气。那么,如何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让他们感受到习作的乐趣呢?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许多语文教师都感到习作教学难,难在学生习作时无话可说,无情可表,对习作失去信心,不乐于习作。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习作乐趣,让学生有效习作,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可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5.
夏天的体验     
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自主展示的习作空间,引导学生夯实习作基础,体验习作的乐趣,建立自主、合作、互动的习作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宽泛的爱心.  相似文献   

16.
快乐生活     
【模拟试题】生活中处处充满乐趣,只要热爱生活,就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请选取生活中给你带来乐趣的一个经历,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字数600字左右。  相似文献   

17.
要做到习作时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首先必须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自由作文的乐趣,其次是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偶发事件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一隅空间,引导学生乐于表达;再次是解放学生的时间,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开阔视野,从生活中选取素材,体验生活习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正习作教学难,很多语文教师一定深有同感。大家都在思索、探索,希望能够找到习作教学的秘诀,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主要解决三点:其一是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其二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写,会表达;其三要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写。一、巧妇乐为有米之炊——重视习作素材的收集与语言的积累1.指导品读,积累语言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和书交谈和沟通,既可以审视内心,又能在读的过程中,领略每一本书语言的魅力,进行语言积累。但很多孩子的读书往往是浮光掠影,  相似文献   

19.
<正>绘本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读物,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从中汲取乐趣。虽然是小小的或薄薄的一本书,包含的内容却极为深广,绘本习作具有丰富的多元指向性。一、审视:对绘本习作的重新认识1.题材创意对认知缺乏。小学生已经习惯了集体生活,伙伴在生活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他们的言语争吵多过肢体的冲突,这表明语言正越来越多地调控他们的生活。这个阶段的儿童,处于"嗷嗷待哺"的习作状态,但对现实生活却  相似文献   

20.
池少琴 《考试周刊》2014,(78):41-41
<正>《论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生来说,"乐之"是一种最佳理想境界。学生如果把习作看做是一件很愉快的事,那么习作教学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一、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只有让学生觉得习作有无限乐趣,才能勤奋地、主动地写。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乐"起来呢?1.捕捉一瞬间,激发写作兴趣。生活中蕴涵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的习作,就是用笔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