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年愿望"这一教学活动中,当我请小朋友讲述自己的愿望时,孩子们个个都把小手高高举起,要求讲述,有的孩子甚至急得站起来直嚷嚷:"老师,老师,我……"。尽管老师多次示意要"注意倾听",但在"热闹"的场面下真正倾听的孩子并不多。孩子们只顾讲述自己的见闻,并不在意老师的示意,更不懂得如何倾听。《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要求孩子能安静、专注、有礼貌地倾听他人讲话。  相似文献   

2.
沈文娟 《山东教育》2005,(23):69-70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很多孩子的交往能力有待提高,合作意识也比较淡薄。特别是当我请他们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完成任务时,孩子们总是会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在正常的交往活动中,往往也会遇到很多不会解决的问题。因此,结合我园开展的关于“幼儿行为问题研究”这一课题,生成了本次活动,希望能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交往、合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邹平 《早期教育》2000,(1):37-37
幼儿在园一天的生活内容十分丰富。我随时随地抓住某一情境,让孩子学成语、用成语。例如上课时,我要求孩子们“聚精会神”“目不转睛”,不能“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玩玩具、下楼梯时,我督促大家依次排队,不要“争先恐后”;吃饭时,我叮嘱孩子们“细嚼慢咽”,别“狼吞虎咽”;午觉中有孩子上厕所,我悄悄地告诉他们应“蹑手蹑脚”,不要影响别人……在每周一谈话活动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说一说星期天到哪里玩的,看见了什么?当幼儿说到“爸爸妈妈带我到公园玩的,看见了山和水……”我就教他们用成语“山青水秀”采表述,当幼儿说到“我玩得都不想回家了”,我就教他们“流连忘返”……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我教幼儿学会了好多成语。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 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和探索的对象。在开展主题活动“我爱大自然”时.幼儿对仿生现象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于是,我设计了科学活动“走进‘仿生王国”’,将多媒体技术渗透在领域教学中.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仿生现象及仿生形式,感受仿生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观看、操作和探索活动,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及创新的精神,培养其乐于探索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谭琳 《山东教育》2020,(5):86-86
我们幼儿园一直以发展幼儿创造力为教育特色,为了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在平日的美术活动中,我总是引导幼儿要画得与别人不一样,欣赏讲评美术作品时,也引导孩子从有创意、有新意方面来评价作品。在我的眼中这就是创造,这就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好途径。孩子们仿佛已经形成一种习惯,看到一样的就认为是不好的。一直到那一天的美术活动,给了我新的启示。在"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有临摹天安门的绘画活动。  相似文献   

6.
今天是探索性主题活动“交通工具”的表征时间。在活动中,孩子们自己寻找合作伙伴,自己选择组画、泥塑、建构等多种表征方式。在组画区里,孩子们分成了两组,他们友好、愉快地合作着。当组画活动进入尾声时,锦雯告诉我:“老师,紫睎那组有人没画完就走了。”果然那一组有几个孩子的兴趣已经转移到了制作区,而组画作品还没有完成。于是,我趁机引导:“那怎么办呢?”世玮说:“我们已经画完了,可以帮他们画吗?”我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与他们共同作画。最后,我特意将这幅画张贴起来,孩子们欢呼雀跃。我看到刚才没有坚持画完的幼儿有些惊讶和懊悔。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出现了互助合作的行为,这种  相似文献   

7.
小兔乖乖     
设计意图 在一次春游活动中,孩子们参观了农场。他们对春天的播种很感兴趣.纷纷围着农民伯伯问:“我们吃的青菜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农民伯伯,您是怎么把一粒种子变成营养丰富的食物的?”随后一段时间里。我观察到孩子们在参观幼儿园种植园地的时候,总是跃跃欲试,想亲手为青菜浇水、捉虫。考虑到幼儿知识经验的建构都来源于他们的实践活动,而生活在城市的幼儿很少有机会实现他们种菜的愿望.我在本次体育活动中有意识地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我经常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绘画的机会,日积月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游戏活动中 游戏是幼儿特别喜爱的活动,常常是游戏结束了,孩子们还兴味无穷。我就趁机让幼儿把游戏活动的内容和场面画下来,讲给教师和其他小朋友听。比如“揪尾巴”这个游戏,幼儿都喜欢玩。在玩之  相似文献   

9.
彩色的毛巾     
设计意图 毛巾是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图案、色彩各异的毛巾时常会引起幼儿观察与摆弄的兴趣。尤其在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常常拿着自己的小毛巾看看、折折、玩玩,非常投入。从中我捕捉到了幼儿的兴趣点,就以"毛巾"为主线,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出发,整合美术、科学领域内容设计了本次语言活动。  相似文献   

10.
童"画"故事: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带孩子们来到了美丽的玄武湖畔开展"青青小草"主题绘画活动,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小草并讲解清楚绘画要求后,我就放手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了。孩子们雀跃着拿出画板、颜料,以棉签为画笔,专注地描绘起来。  相似文献   

11.
科学活动《斜坡与车》结束后,整理小车时孩子们发现少了一辆小车,让幼儿整理好所玩物品是我们一贯的做法,于是孩子们就主动地参与到找车的行列中,但结果是一无所获。为了不妨碍幼儿的活动,我就请孩子们将寻找的工作放至午餐后。在孩子们去户外活动时,我仔细地查找了各个可能有小车的角落,但还是没有,我犯疑惑了,怎么可能一转眼就不见了,难到有小朋友出现了不好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薛燕 《学前教育》2008,(10):34-34
近来,我们在大班投放了有关交通标志的图书,孩子们都挺爱看,看见不认识的标志,他们就会来问我。看着兴致勃勃的孩子们,我想应该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交通安全的学习活动。我预设的活动目标是:1.让幼儿熟悉常见的交通标志,学会按交通安全标志的指示行动;2.培养幼儿安全行路、乘车的意识;3.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与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般字典上对快乐下的定义多半是:觉得满足与幸福。德国哲学家康德则认为:"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可能每个人对快乐的解读不尽相同,今天我粗浅的谈谈我作为一名幼儿老师的想法。童年是美好的,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天真、纯洁、可爱、稚气……每天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是我想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那么孩子的需求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做才会让孩子们觉得满足和幸福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五大领域中反复提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这是人与人关系融洽的快乐;"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这是战胜自我的快乐!"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这是成长的快乐!我希望我能带着孩子们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相似文献   

14.
邹海萍 《教师》2011,(24):109-110
我所在的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的主课题《在自主活动中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研究》将"在自主活动中促进幼儿和谐个性"定义为:"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遵循幼儿的兴趣需要  相似文献   

15.
颁奖有悟     
赵敏 《早期教育》2004,(10):18-18
六一节时,我们班邀请家长开展了一次亲子游戏活动,家长和孩子们在游戏中玩得都很开心.活动结束后要分发礼物和奖品,由于领取礼物时人多场面有点混乱,所以我临时决定把奖品(拼图)改为第二天来发放.  相似文献   

16.
区域活动是老师开发幼儿数学智能的常用方法。由于幼儿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多采用区域活动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边玩边学。数学又是一门基础学科,科学性强,较为抽象,幼儿难以理解也就不愿意学习。将幼儿数学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知识,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尽可能的避免幼儿抵触数学的局面,丰富幼儿的学习经历,让孩子们爱上学数学。  相似文献   

17.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好奇心很强,他们对新鲜的感兴的事物喜欢刨根问底,尤其是他们开始积极注自然界的变化。一次晨间活动时,孩子们现了操场上的小水塘里有些白白亮亮的东,他们便用手去摸,用脚去踩,那到底是什么?晨间谈话时,我们了解到孩子们都非常想道有关冬天结冰的问题。于是,我们就根据子们的这个兴趣点,生成一系列区域活动,有关对冰的特性认识融入到区域活动中,引幼儿大胆探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冰,了解冰的特性及与们生活之间的关系。2.通过收集、制作活动,激发幼儿探索冰兴趣。3.鼓励幼儿…  相似文献   

18.
徐洁  穆晓娟 《今日教育》2007,(11):22-23
一次课间活动时,我无意中发现孩子们在跟着一段节奏感很强的音乐在翩翩起舞,看他们舞得有模有样的,小脸上一片陶醉,我忽然有感而发,为什么不把它设计成一堂幼儿感兴趣的韵律活动,让孩子们尽情地舞个够呢甲于是我根据本班幼儿的音乐能力以及时下的季节特征,把这段节奏鲜明的舞曲《木瓜恰恰恰》,重新进行了设计。终于,我们的果娃娃舞诞生了。设计这个活动,我们旨在让幼儿通过感受乐曲段落的不同,能正确掌握恰恰舞步,并且在音乐欣赏以及合作表演时大胆表现、体验快乐。  相似文献   

19.
杜玉娟 《山东教育》2003,(12):33-34
设计思路口袋到处都有,天天使用,孩子们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可在一次散步观察活动时,孩子们对被人扔掉的一只麻袋却表现得非常好奇,并发出了许多疑问,我从进一步询问中发现,孩子们对口袋的有关知识还了解甚少。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原有的东西如麻袋、布袋、网袋等都已不多见,有的甚至已被淘汰,广泛使用的替代品“塑料口袋”,又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了污染。因此,我由麻袋引发了“各种各样的口袋”这一主题活动。幼儿通过认识、感知、分类、操作、讨论、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了解了口袋是多种多样的,是由各种材料做成的……从而让幼儿对口袋…  相似文献   

20.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以游戏为生命,多游戏,多快乐。"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可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幼儿对那些单一活动不感兴趣,或者是对熟悉的活动器械厌倦了,如果只将"玩"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反而使游戏活动流于形式。仔细反思之后我们却不难发现,这样的玩法很单纯却不丰富,有些动手能力强的孩子还会利用手上的器械创新出一些自己喜欢的玩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