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创意产业不是哪一个城市或地域的专利。打破北京抑或上海一枝独秀的局面对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十分必要。北京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心。在北京,和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企业、人才以及产业产出已经占了大陆整个创意产业的将近半壁江山。但这并不代表北京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代言人了,因为在该产业频频带来利好消息的今天,谁都不会对这具有  相似文献   

2.
《世界发明》2007,(1):34-35
北京:打造中国创意产业中心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北京将文化创意产业写入"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2006年11月7日,《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正式发布。根据《政策》,京外人才可优先办理调京或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银行也将优先对文化创意产业安排贷款。现在,北京已建成包括石景山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大山子文化艺术区等在内的十数个创意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3.
《世界发明》2009,(3):27-27
似乎,提到北京的创意产业园区就不能不提到798,曾经这里是全国从事创意产业的人士向往和朝圣的地方。但是今天,798已不再是北京惟一的“创意产地”了,这片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土地从来不会拘于一个定式止步不前。千年文化及悠久的历史、跟国际接轨的现代城市文化、密集的文化人才和庞大的消费群体,是北京傲笑创意江湖的自信来源。  相似文献   

4.
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2006年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热闹和喧嚣仿佛还在眼前,第二届也已经落幕。这一年来,创意产业在全国范围内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切关注,各种相关展会接二连三地举办,创意产业园区也成为各个城市努力打造的品牌形象。而我们《世界发明》杂志也正是中国创意产业从萌发到勃兴的见证者;同样,两届北京文博会也同时见证了本刊的成长与成熟。  相似文献   

5.
沈巍 《世界发明》2007,(9):47-47
创意产业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财富的就业潜力的活动",很明显"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26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 7月29日在首次召开的全国创意产  相似文献   

6.
《世界发明》2009,(3):29-30
两三年前,南京人对“文化创意产业”一词还十分陌生。如今,四处林立的创意产业园区,见证着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使每一个人的创意都受到鼓励,使每一个好的创意都有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机会”,2006年9月,南京市将文化创意业作为文化产业重点门类提出,包括建筑设计、工艺美术、计算机软件设计等。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南京市已拥有41个建成和在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投资总额已达80多亿元,占地面积近1.275亩,建筑面积约250万平方米,是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速度最快、数量最多的省会城市之一。其中,南京市27个建成并投八运营的文化产业园区平均入住率达到82%,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人才、技术等逐步向园区汇集,园区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7.
《世界发明》2008,(4):71
创意之都,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一个城市或地区是知识成果和知识产权的汇集地.也是创意产业的聚集区。作为创意之都应该是创意人才、创意产业、创意产品和创意消费的聚集区;同时也是知识成果和知识产权能够受到很好保护.创意人才受到特别重视的地区。把北京定位于“创意之都”,有利于聚集国内外的创意人才和创意产业.对中国的新经济发展将起到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到2009年已经是第四届了。这4届文博会在记录和见证着北京乃至全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中国创意产业真的发展了,而且这种发展不是停留在一厢情愿的想象至上——所有数据,所有和创意产业相关的数据都显示了这种发展。  相似文献   

9.
尝试很重要     
近些年,中国的创意产业园区越来越多。很多园区正在筹建,有些人质疑大量资金的注入是否合理,园区的规划是否善用了当地的资源。在创意经济席卷全球的今天,特别是急于发展创意产业的中国,这是一种很必要的态度。但作为一个文化创意园区的规划者,我更愿意从正面的角度评价中国创意园区的诸多尝试。  相似文献   

10.
《世界发明》2009,(2):58-59
目前,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受到了中国各大城市的普遍重视,各地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各个城市的集聚区数量从几个至几十个不等,八驻企业和人才吸引情况也有差异。而各个城市因发展创意产业的重点与优势不同,因而创意产业集聚区会有不同的侧重。从集聚效果看,有些城市集聚效果明显而一些城市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世界发明》2009,(3):28-28
上海是我国创意产业的首发地之一,具有发展创意产业的先天和潜在的优势。近年来,上海在各方面的参与和促进下,通过与产业发展结合,与工业布局调整和保护历史建筑结合,与区域功能特色结合,推动创意产业发展。如今,上海拥有75个创意产业园区,无论数目或密度,都堪称世界各城市第一。  相似文献   

12.
制定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创意产业园区,重复建设、园区定位模糊的缺陷逐渐浮现。对比分析了北京和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北京应该大力发展以文化为内容的创意产业。在园区建设上应结合园区的资源优势,选准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链环节,避免大而全小而全,促进北京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世界发明》2007,(3):34-35
大家不约而同地把制作城市名片的目光放在了创意产业身上,而且在名片上浓墨重彩地印上了"创意产业园区"当城市因为过于明亮的灯光和污浊的空气而见不到天空中的星星之时,城市必然需要改变,另一些光亮也必然要照耀这些活力日渐衰退的城市。在大工业日渐式微的今天,无污染、高收益的创意产业就成为群星中最耀眼的一颗,而各个城市中突然涌  相似文献   

14.
“创意产业+园区,绝对是个中国特色”,王缉慈的这番话颇值得玩味。这位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的教授谈到近两年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创意园区时曾这样对媒体表示。“园区”,一个对于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词汇.曾经紧紧与高新企业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介于政府、企业和市场之间的组织形态,它所表现出的孵化能力与规模效应很容易让人将这种形式推而广之。毫无疑问,在近两年中.令园区再次焕发生机的便是如今风头正劲的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5.
创意产业园区近些年在中国可谓“疯长”,但是这些园区真的是和创意或者产业有关吗?园区的发展是否陷入了某种误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少峰教授为我们带来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创意产业在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国都开始重视并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来占领这一新兴的市场需求。我国在发展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商业模式。本文从商业模式创新的角度出发,尝试从创意产业的价值诉求、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来分析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中的共性,探讨如何从这些角度实现创意产业和自身城市特点的良好结合,并以杭州市为例,分析其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杭州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说来也巧,接到约这篇卷首语的电话时,正在澳洲参加一个关于东亚及中国新媒体发展和创意产业的论坛。这个论坛是由昆士兰科技大学(QUT)创意产业学院和创意产业与创新研究中心(CCI)主办。与会期间,论坛的发起者CCI的金麦克博士多次提到,CCI在中国往往是指文化和创意产业,对他们来说,则是"创意产业和创新中心"的意思。的确,作为在世界上起步较早的澳大利亚创意产业,正是在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作为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创意产业学院的昆  相似文献   

18.
贴吧     
创意产业将支持城市的持续发展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以文化和知识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地勃兴。事实证明,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在我国,鉴于创意产业在增强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作用巨大,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长沙等地都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催化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措施。创意产业不仅迅速崛起,而且获得了积极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创意产业品牌城市的建设——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城市品牌理论、国际上发展创意产业集群的政策、理论和北京市发展创意产业品牌城市的战略问题。文章首先讨论了城市品牌的特征和内容, 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创意产品集群发展的 4 点社会环境需求, 最后提出北京要建设成为创意产业品牌城市,要结合品牌城市理论和创意产业集群理论, 需要解决营造创意产业集群的基础条件、创意产业环境的基本建设和创意产品品牌建设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中国创意产业只有4年的历史,未免有些有失公允。但是,从2006年第一届北京文博会召开,到2009年第四届北京文博会,创意产业真正被中国人所认识的时间也不过短短4年。但在这4年里,创意产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和强势地扩张.很多地方都已经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重点发展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