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交媒体平台下的网络生态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信息污染、信息安全、信息过载和文化危机的不断出现对内容管理提出了挑战,而传统的媒介管理和信息控制在应对网络生态危机方面存诸多"短板"。网络生态学为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将参与主体与社会技术环境有效融合在一起,网络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内容监管主张转变思路方式、体现平衡观念、重视通力合作、发挥社交民众监管力量,从而构建良性的网络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由于直播模式的特殊性,实践中存在平台对直播内容监管力不足,直播的即时性使“通知—必要措施”事实上无效,权利人举证能力有限使平台责任难以认定等问题。对此,可以从完善平台与用户协议规则、构建即时巡查和举报处理制度以及优化举证责任公平分配之标准等维度,对网络直播平台版权责任的认定规则进行重构与续造。  相似文献   

3.
论文选择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介,从网络公共事件入手,以群体视角论述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社会责任取向,通过个案分析,阐明社交网络用户社会责任的实现途径。结果发现,在网络场域中,传统道德权威并未瓦解,社交网络中的个体行为并非完全以个人情感和利益为中心。网络用户的道德感和网络社会正义得以持续源于2个激励因素:个体的被认同感以及网络言论的公共化。社交网络用户的信息交互行为仍受传统道德、规则的约束,但存在群体极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沈述宜  吴靖 《新闻战线》2022,(12):54-58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语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以青少年及青年为主体的网络用户广泛地应用于社交媒体平台的日常交流及公共领域的讨论中。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其对网络流行用语的使用受到不同社交媒体平台主流叙事方式——即由社交媒体平台主体用户构建的社群文化的影响。此外,网络社群文化的平台化对于新闻媒体的影响也表现在新闻内容生产的主题和作品表现形式的选择上。  相似文献   

5.
如今,在"用户生产内容"平台建构完善的同时,健康类谣言泛滥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当移动社交网络,尤其是微信和微博这两大社交平台,将传统社交模式下的链状传播和簇状传播变革为树状或放射状传播,以及相关内容很多涉及民众最基本的需求,健康类谣言引发民众对于公共卫生及个人健康领域的恐慌与焦虑事件屡见不鲜。由此,健康类谣言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不仅造成了互联网秩序的混乱、污染了网络环境,还扰乱了公共秩序,给许多个人及其家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健康和财产损失。如今,虽然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权威机构建立或加入健康辟谣团队,但不少微信和微博用户依然饱受健康类谣言的困扰,获取科学的健康信息的诉求日益膨胀与其愿望得不到有效满足形成鲜明对比。本文以传播学视角为主,辅以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健康类谣言传播效果的影响机制和治理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绪论社交网络平台(SNS)平台兴起的背景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人人,开心网,TwitterFacebook等新型社交网络SNS平台的兴起,网络用户交流习惯已经从过去E-Mail,BBS文字社交"线上交友时代"逐步转变为由"增量性娱乐"到"常量性生活"的轨迹逐步延伸,单一化电子  相似文献   

7.
周洁 《传媒》2021,(18):56-59
随着网络技术和传播工具的发展,抖音类平台上的短视频强势爆红,但随后也因传播主体的伦理素养堪忧及需求偏异、短视频的特性及平台把关失限、传播场域失序和社会伦理失范投射等原因暴露出虚假低俗信息横行、易上瘾及隐私被侵犯等伦理"破限"问题.要想实现短视频平台的伦理归位,需要政府、平台、用户等多方协作,共同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全民治理网络,政府完善法治监管,平台加强伦理自律,用户提升伦理素养,合力打造文明优质的短视频内容生态.  相似文献   

8.
刘鹤 《今传媒》2021,29(4):124-129
社交媒体已成为网络舆情生成的主要平台,探究社交媒体舆情爆发的机理对妥善应对舆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具体分析了社交媒体环境下舆情形成过程中源发、发酵、扩散、爆发、消散等不同阶段的交互作用,以及最终酿为舆情事件的机理,并根据社交媒体舆情的生成机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从政府治理机制、社交媒体行业自律机制和用户自觉机制三个层面协同治理、疏导社交媒体舆情的策略,为社交媒体舆情的应对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信息质量是平台提高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术社交网络所秉持的自由开放精神造成了信息质量控制的障碍,因此需要通过关键要素的分析,实现信息质量的优化和提升。[方法/过程] 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构建面向管控规则、平台技术、信息内容和信息用户4个维度的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治理决策模型,基于DEMETAL方法对各个影响策略进行识别与分析,确定影响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的关键策略。[结果/结论] 通过数据分析,梳理出5条重要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凝练出两条管理启示及实施步骤,克服定性研究中的主观臆断,能够为学术社交网络平台的人机交互、质量管控和服务设计提供可行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认识论往往将算法视作价值中立的技术工具和神秘黑箱,并将内容生产者的行为失范和代码设计者的人本价值缺位作为算法治理的主要对象。不过,新近的治理实践已经意识到算法的商业实质及其在平台经济中的规则建构能力,并尝试对其特定功能加以限制。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深度访谈阐明,需要将算法置于网络内容经济的增值过程中,才能实现对算法的解码和祛魅。平台积极利用算法组织内容生产过程,调整供给结构,定义传播扩散规则,从而建构起服务于内容变现的算法规则体系,并深刻影响了公共议题的传播环境。鉴于此,相关治理应以分析算法在平台经济中的规则建构能力为基础,将算法的设计初衷和商业功能、平台的责任规避主张、内容经济的组织架构、平台风险社会化的倾向纳入考量,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