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题目:把一个正方形的一边减少20%,另一边增加2米,得到一个长方形,它与原来的正方形面积相等。那么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题目]把一个正方形的一边减少20%,另一边增加2米,得到一个长方形,它与原来正方形的面积相等。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分析与解】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关键是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应该从哪里人手呢?先根据题意,画出下面的示意图: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析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把自己的所学  相似文献   

4.
周莹 《新教师》2020,(1):75-76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下第77~78页。[教学目标]1.通过用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逐步抽象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2.通过操作、辨析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意义,类推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有序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京版)第六册第49页。课前思考这是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规律:周长一定时,长和宽越接近,长方形的面积越大;围成的正方形面积比长方形面积大。学习探索规律重在探索,抽象出规律后重在应用。学生需要在操作中、举例中逐步感悟和体会。在探索的过程中,有猜想,有验证,有筛选排除,有比较分类,还有列表尝试等活动,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数学思考的经验,提高学生举一反三应用规律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京版)第六册第49页. 课前思考 这是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规律:周长一定时,长和宽越接近,长方形的面积越大;围成的正方形面积比长方形面积大.学习探索规律重在探索,抽象出规律后重在应用.学生需要在操作中、举例中逐步感悟和体会.在探索的过程中,有猜想,有验证,有筛选排除,有比较分类,还有列表尝试等活动,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数学思考的经验,提高学生举一反三应用规律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进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比较灵活地运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知识进行相关变式练习的解答。2.能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相应的数学方法进行探究、实践,发现并解决问题。3.通过举例、观察、发现等数学活动,把抽象问题具体化,进而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4.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方法的妙处,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过程:一、基础部分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和形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把数学题目中的一些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适当的几何图形,在具体的几何图形中寻找数量之间的联系,由此可以达到化难为简、化繁为简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手段通常有画线段图,画简易的正方形、长方形和立体图形,画表格,等等。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7页,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二、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正确计算。2.能估计给定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3.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学归纳的思想,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感受数学的简洁美与抽象美。三、教学准备长5分米、宽1分米和长5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各一个,边长1厘米、1分米的正方形若干个。四、教学过程设计1.再现旧知,灵活运用。(1)教师出示边长分别为1厘米、1分米、1米的正…  相似文献   

10.
【教学背景】浙教版教材将原本属于不同内容领域的“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乘法分配律”、“两位数乘两位数”等内容整合在一个单元中。从算理上将面积计算与乘法意义沟通起来,注重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的渗透,是本教材的一大特色。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基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23~125页的内容。知识目标: 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运应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12.
数学规律抽象、难觅,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参与探索规律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自觉获取。例如,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第76页有这样一道题:“用儿根长40厘米的细铁丝,围成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再围成一个正方形。算一算围成的图形中哪一种面积最大。”这道题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安排的一道练习题,旨在使学生通过灵活运用求周长与求面积的知识,明确“长方形周长一定,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这一知识规律。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围、算、比、议”的实践过  相似文献   

13.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根据每边的长求周长,以及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中我以直观教具为支柱,通过操作、观察、思考,逐步过渡到抽象概括,从而归纳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运用迁移规律,类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段步兰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P123、P124的内容。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重点:理解和...  相似文献   

15.
建构数学模型应该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它们所具有的共性,再用数学的语言或符号等进行概括。抽象是从许多数学实例或数学现象申,发现其共同的本质特点。笔者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习题为切入点,阐述了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并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6~67页。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互动等方式构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应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经历探究过程,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发展观察、比较、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3.在数学实验操作活动中感悟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各边长之间的关系,理解测量本质,发展量感和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7.
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后,学生已经掌握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方法,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我提出要学生画一个面积为2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按照一般方法,画正方形需要知道它的边长,这对小学生来说,显然是办不到的。学生在试画着: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1平方分米,太小了;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面积4平方分米,又太大了;他们又分别画出  相似文献   

18.
[课例简析]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等知识基础上编排的,也是学生学习其它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本节课的导学重点,要放在加强学生实践活动上,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去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规律,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2~83页。【教学目标】1.自主探索、交流、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发展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增强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谈话: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