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有些少年朋友,在与人交往时特别害羞,一说话就脸红。人多的时候,心里就更加紧张,不仅话都说不清楚,甚至连做事也常常出错,感到非常的苦恼。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害羞的心理呢?一、正确认识羞怯心理,增强自信害羞是一种人际交往障碍,是指在交往过程中过多约束自己的言行,以及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害羞有先天性,即气质性害羞,生来就有一种胆怯心理。也有是后天形成的。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果一个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屡受挫折、失败,心灵遭受打击而产生不愉快的心理体验,久而久之便…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日渐增多,独生子女易形成在家是主人,而在外却十分羞怯的性格。羞怯是人的心理在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情感反应。一般有下列表现:见生人害羞、脸红、说话紧张,怯于与人交往等。羞怯有气质性羞怯和挫折性羞怯。气质性羞怯是指抑郁气质类型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正>【设计理念】害羞是人的一种情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但害羞不可过度,否则会影响自己的生活,阻碍人际交往和才能的发挥。在小学阶段,害羞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因为害羞,学生常常会错失表现自我的机会,缺乏自信,学习上受阻,与人交往也存在困扰。此次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害羞,帮助学生克服过于害羞的心理,引导学生远离害羞带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日渐增多,独生子女易形成在家是主人,而在外却十分羞怯的性格。羞怯是人的心理在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情感反应。一般有下列表现:见生人害羞、脸  相似文献   

5.
我不想默默无闻李强:我学习成绩优秀,但我最突出的特点是害羞。曾经因为害羞,我没有勇气竞选班干部。只要站在讲台上,我的思维就混乱,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也是因为害羞,我自今没有一位异性朋友,因为我一和女孩说话就脸红。我害怕别人看出我害羞,可越是这样,我的害羞就越来越严重。难道我注定要默默无闻吗?我该如何才能战胜害羞呢?心雨老师:害羞的确是一件很让人烦恼的事。你想要克服自己的羞怯心理,首先要找到形成自己羞怯心理障碍的真正原因,然后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加以克服,持之以恒地坚持,才能收到成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鼓…  相似文献   

6.
有些青少年,在与人交往时特别害羞,一说话就脸红。人多的时候,心里就更加紧张,不仅是话都说不清楚,甚至连做事也常常出错,感到非常的苦恼。羞怯是一种逃避行为的最常见形式,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在路上碰到熟人因羞愧  相似文献   

7.
害羞是儿童和成人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得到教师、家长和研究人员的关注,Zimbardo 1977年对五千人的一份自我测试表明,80%的人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害羞。Kagan 1989年的研究表明,在所有的儿童中接近15%的生来就带有易害羞的倾向。 害羞这种情感被认为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可能帮助人们应付一些奇异的刺激和变化(Hyson & Van Trieste,1987)。根据Kagan和Reznick(1986)的研究,儿童对变化的反应各不相同。Ka-  相似文献   

8.
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所谓“羞怯症”是指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局促不安、手足无措的一种心理倾向。一、害羞心理的消极影响作为人类情感的一种隐含流露,怕羞如同电影中的潜台词一样,会给人留下无穷的韵味,平添几分可爱,从而使青少年(尤其是女性)更具魅力;另一方面,怕羞也会成为青少年生活中的绊脚石。害羞心理的消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阻碍他(她)们与人进行积极的交往,妨碍友谊的发展;(2)怕羞会影响个体才能的正常发挥;(3)怕羞还会导致沮丧、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和孤独感,导致性格上的软弱和冷漠。  相似文献   

9.
你天生就害羞吗?如果你认为你天生就比别人害羞,那你就错了。美国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没有人天生就害羞。这个结论是经过25年的调查后得出的。首先,科学家们发现,大约15%~20%的婴儿在出生后确实表现出羞怯的“气质”,比如当他们听到气球爆裂的声音或是被放置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时,他们对这  相似文献   

10.
有些青少年,与人交往时特别害羞,一说话就脸红。遇到人多的时候,就更加紧张,不仅话说不清楚,甚至连做事也常常出错。怎样克服羞怯的心理呢? 一 正确认识羞怯心理,增强自信  相似文献   

11.
调查显示,从19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在美国,报告慢性羞怯(Chronicshyness,也就是几乎在所有的情境中都表现得羞怯)并且已经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困扰的成人,其百分比已经达到了40%,上下浮动3%。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自我报告羞怯的比率在近十年正在逐渐增加,接近50%。我国学者伍育琦1999年对大学生小样本抽样调查发现,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  相似文献   

12.
指导语:害羞是人的一种情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但害羞心理不可过分,否则会影响自己的生活,阻碍自己的人际交往和才能的发挥。现有13道题,可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害羞心理,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羞怯心理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首要的阻碍因素,而自信心是克服羞怯心理最重要的武器。采用“系统脱敏法”,罗列长处、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增强其自信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害羞,是生活中人们常遇到的现象,通常描述为紧张、不自然、胆怯等内向特征。关于中国人害羞的情形,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有55%的人觉得自己是害羞的,其中女性尤为严重;只有0.4%的人一生中从来没有害羞过。可见,害羞心理有较大的普遍性。 害羞作为一种性格特征,它是在人的先天因素与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天生害羞的人是极少数的,更可能的情况是受到早期父母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害羞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害羞,是人们在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通常被描述为抑郁、紧张、拘束、不自然、胆怯等内向特征。据社会心理学家的抽样调查表明,有55%的中国人承认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是害羞的,尤其是青少年,这个比例更高。可见,害羞心理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在学校里,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很害羞的表现。在回答老师提问时,战战兢兢,口齿不清,目光游移不定,结结巴巴,几句话后就满脸通红,急切地盼着老师允许其坐下;课堂讨论时,总是低着头,用举起的课本遮掩住脸部,让你无法看清他的表情,巴望着老师别注意到他;课间休息或课外活…  相似文献   

16.
羞怯是人与生俱来的特质。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由于羞怯而不敢开口说英语的现象非常普遍。采用Cheek和Buss编制的羞怯量表(Shyness Scale),从男女生羞怯程度的差异性和羞怯程度与口语成绩的差异性两方面,对羞怯感与英语口语水平的关系进行验证,进而探讨大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时羞怯的原因,有助于教师在帮助学生克服羞怯心理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学生不少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不善于与人交往:有的是出于性格内向害羞甚至孤僻,有的是不懂得交往的策略。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是这样来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的。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教育》2007,(10S):24-24
指导语:害羞是人的一种情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但害羞心理不可过分,否则会影响自己的生活,阻碍自己的人际交往和才能的发挥。现有13道题,可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害羞心理,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羞怯与网络使用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首先,羞怯者的典型特征是出现在他人面前时紧张、不安和行为抑制,妨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其次,互联网可以克服羞怯者的交流障碍,促进自我表露。最后,羞怯者使用互联网产生了两种结果: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羞怯者建立了满意的社会关系,降低了羞怯;另一方面,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网络成瘾,加重了羞怯。  相似文献   

20.
羞怯属个性心理的范畴,国外有调查显示,大约80%的成年人认为自己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感到过明显的羞怯,而有40%的美国成年人称自己仍很羞怯。我们曾根据“斯坦福大学害羞问卷”并结合五年级学生课堂参与的情况编拟了一个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在课堂环境中有近一半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羞怯感。如果从原因类型上划分,课堂上小学生羞怯心理的产生有这样几种:①气质型羞怯。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