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月"是中国古代诗词中永恒的意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可见,"月"可分为"残月""明月""淡月""新月""缺月""皓月""斜月"等。"月"真的有这么多形状吗?非也。其实,这些不同的月就是作者借以抒情、思乡、言愁的意象。  相似文献   

2.
“远”和“近”是一对抽象的概念,需要人们静下心来思考。什么是“远”?什么是“近”?“远”和“近”的关系如何?这两篇文章同以“远和近”为题,却以不同的思维方  相似文献   

3.
远与近     
刘然 《小学生》2006,(9):42-43
晋明帝小时候聪明伶俐,很受父亲晋元帝的宠爱,被立为太子。(软靛睡元帝突然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太阳和长安,哪个远,哪个近?补月口诬困二l二‘}J烤生叩州斗3远与近@刘然~~  相似文献   

4.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相似文献   

5.
牵夜入梦     
最后一丝余光被赶车人牵走了。终于,夜近了,喧嚣也被牵走,只是无意的、顺便的罢了。月似乎有些困意,便脱下了薄纱,躺在了湖面,但她是睡不着的——夜太美了。在白昼,这种美是很难被搜索到的,月儿怎舍得酣眠呢?  相似文献   

6.
“三德和尚”,何许人也?是不是哪个庙里的和尚,法号三德呢?非也,非也,小女子怎么会去招惹那些光头的家伙呢!也许,大家会想到前不久放映的《少年英雄方世玉》中的那个武艺超群的三德和尚,也不是此人!那究竟是何方神圣呢?不用着急,请听小女子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7.
Q版人生     
任时光匆匆流去……谁不在进行着生命的自救?人生有时如圆月,有时如低谷,起起落落,浮浮沉沉。一回头,生命便不闻叹息与欢笑。由远而近的,只有……  相似文献   

8.
李白爱月,其诗多写月.或状月之景,或即月抒情,或藉月以为比兴,感伤时事,表白自我.其乐府诗《古朗月行》便是他托月寄情诗中的佳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相似文献   

9.
月之怀想     
月之意象,究竟如何,又有几人能够说清呢?是"月冷寒桥秋"的肃杀,是"高高秋月照长城"的苍茫,是"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豪迈,还是"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的闲适?  相似文献   

10.
教 学 内 容 求 一 个 小数 的近 似 数。 教 学 设想 1. 示 “ 学 习 目标 ”, 出提 出学 习 要求 。 2. 出 示 学 生 “ 自 学 指南 ”(6分 钟 自 学 、2分 钟 讨论): (1)复 习 :怎 么 求 一个 整数 的 近似 数? (2)思 考 :怎 样 求 一个 小 数 的 近 似 数 ? 你 是 怎么 想的 ? (3)小 组 讨 论 :求 小数 的 近 似 数 与 求 整 数 的 近似 数有 什 么联 系和 区 别? 然 后 安 排 学 生 自 学 ,待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结 束 后 ,要 求 学 生 完 成 教 材 上 的 练习 题 , 再 向 学 生 出 示 两 道选 做 题 ,整 个 练 习 活…  相似文献   

11.
問題解答     
问:初小课本珠算(四年級用)教学进度怎樣,教一学年还是教一学期?怎樣掌握以及運用教材的特点,怎樣講解口訣?為什么有些口訣和过  相似文献   

12.
幻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官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古人,尤其是文人极爱观月。写月的清,写月的冷,描绘月的神秘莫测。但他们对月的思考也仅限于嫦娥奔月、吴刚守宫和天狗食月,甚至于连月亮的阴晴圆缺也不知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早巳在月球上留下了足迹,也尝试着从多个角度测算出了月亮的“年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的追问,却又远远不是科技的发展能回答的。月亮挂在夜空,离我们那样近,又那样远,始终可望而不可即。这中间隔着的,是文化的距离,是情思感悟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坐在窗前,不经意地抬头一看,一轮圆月高挂在树稍,窗外有婆娑的树影,月亮便在树与树的影之间晃动着,近极了,真想一把摘下它!  相似文献   

15.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黎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相似文献   

16.
正古往今来,产生过许多问月的诗词歌赋。屈原的《天问》大概首开问月的先河,唐宋时期的问月诗很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名句,诗情哲理交融,问题提得饶有兴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  相似文献   

17.
哪两个月     
今天,老师在黑板上出了这样一道题:奶奶在姑姑家连续住了两个月,这两个月的天数和最大,你猜是哪两个月? 同学们纷纷举手,老师让钱靖回答,钱靖说:“是七、八两个月。”老师问:“为什么?”同学们立即争先恐后地  相似文献   

18.
父亲节     
又到6月份了,呵呵,大家是否还在惦记“儿童节”呢?按照同学们现在的年龄啊,嘿嘿,可是与“六一”不再亲密了哦!那是否就没有什么可纪念了呢?非也,非也,侃哥现在就告诉你——在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可是伟大的父亲们的节日哦!你想好怎样对老爸表示表示了吗?让侃哥来帮你出出主意吧!  相似文献   

19.
月,阙也     
“月,阙也”那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迷。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相似文献   

20.
对月     
月,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咏怀的对象。古代有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现代有毛泽东的"可上九天揽月"。所有这些咏月诗文都脍炙人口,成为了广为传颂的不朽经典名篇。又是一年中秋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们也借月抒发着对远方亲人思念的情感和表达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贾平凹"对月"抒怀,表达对生活及人生的积极态度;陈融的《望月》流畅隽永,富于哲思,夹叙夹议,颇有感染力。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也不能污染,你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高悬的镜子吗?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又如此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