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区域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资源与技术支撑,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了更高的平台.推进区域数字化校园建设,有利于抢占教育发展制高点,提升教育质态,促进素质教育深入施行.我们应该遵循数字化、标准化、统一化、集成化的原则,运用教育理念重构、科学制订规划、架构人力资源、优化过程管理等手段.推进区域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扬州市邗江区从2006年起,按照"三步走"步骤,加强硬件和软件的改造,加强培训和管理,经过三年时间,将区域所有学校创建为"扬州市数字化校园",促进了区域教育科学、高效发展.实践证明,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工程,必须由战术地位转变为战略地位,由局部推进转变为整体推进,由技术驱动转变为制度驱动,才能为教育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庙中心小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扬州西郊,是一所有着80多年办学历史的农村中心小学。学校占地28985平方米,现有师生800多名。学校目前是江苏省实验小学扬州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扬州市合格中心小学扬州市文明单位扬州市绿色学校扬州市数字化校园邗江区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相似文献   

3.
花园实验小学是一所高品质的现代化实验学校,该校曾先后荣获"国家重点课题实验学校""科学教育优秀实验学校""江苏省实验学校""扬州市模范学校""扬州市数字化校园"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花园实验小学是一所高品质的现代化实验学校,该校曾先后荣获“国家重点课题实验学校”“科学教育优秀实验学校”“江苏省实验学校”“扬州市模范学校”“扬州市数字化校园”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均衡化就是要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校际之间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来自师资力量的强弱、执教团队水准的高下。随着江苏扬州市数字化校园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创建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看到,按照扬州市数字化校园的创建标准进行建设的农村中小学校在已有信息化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校园网络建设,加强了对教师、学生、  相似文献   

6.
李卫俊 《中小学电教》2012,(10):122-122
在中小学信息化建设领域里,数字化校园建设已不再是陌生的话题。教育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战略推出之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高邮地区也在扬州市区域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及可喜的局面,各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功率近100%。但各校包括我校在具体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以"儿童立场、国际视野、幸福教育"为办学定位,以"建一所幸福的学校"为办学目标,秉持"让每一个孩子都精彩"的育人理念,改革创新,步伐坚定。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扬州市文明单位、扬州市校本教研四星级学校、扬州市智慧课堂示范校、扬州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扬州市是国家首批信息化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全国首批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十一五"以来,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围绕一个中心,实施两项战略,分为三步建设,强化四个重点来全面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确立了自身的优势,实现了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区域整体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强调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促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近2500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厚的人文底蕴.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更是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之一和全国首批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之一,"数字扬州"已经深入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这座文明古城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2005年,江苏省做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在这个大背景下,如何确立自身优势,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教育的快速发展? 扬州市教育局抓住了将教育信息化向纵深推进的发展机遇,选择了"数字化校园区域整体推进"作为发展战略.本刊围绕这一话题,采访了扬州市教育局分管教育信息化的周应华副局长.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昭关小学创办于1924年,座落于京杭大运河畔,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大专、本科毕业生59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11名),学生825名,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绿色学校、扬州市素质教育先进校、扬州市数字化校园、扬州市教科研基地、扬州市科技特色学校。近5年来,学校在科学学科教学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曾获全国科学小论文竞赛优秀组织奖,  相似文献   

11.
扬州市梅岭小学是江苏省实验小学,具有60年的办学历史。一直以来,梅岭小学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重塑文化,为教师享受教育服务的办学理念,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成为扬州市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为了能让更多的扬州市民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梅岭小学(西部校区)应运而生。梅岭小学(西部校区)与梅岭小学一脉相承,在原先的轻负担、高质量、后劲足的办学特色之上,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行阅读生态校园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努力让学生成为有根基的人。  相似文献   

12.
扬州市着力打造三年一轮的城乡学校网上结对活动,利用校校通工程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着力推动城乡结对学校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同步实施、互学互长和共建共享,构建基于现代网络环境的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从而有效缩短与城市学校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正改变或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及观念。人们正积极探索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教学、管理和科研的新模式,从而提升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水平,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2006年,江苏扬州市教育局区域性整体推进数字化校园创建,使学校处于信息化时代的高效运行状态,提高了学校的行政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4.
扬州市着力打造三年一轮的城乡学校网上结对活动,利用“校校通”工程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着力推动城乡结对学校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同步实施、互学互长和共建共享,构建基于现代网络环境的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从而有效缩短与城市学校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引言 在“校校通”工程建设完成后,扬州市教育局提出了在全市开展“数字化校园”创建活动,这是充分发挥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作用,提高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是总体提升办学层次,持续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一校辖四校区,104个教学班级,5600多名学生,是江都区办学规模最大的小学。先后取得"全国信息技术与创新(NOC)实验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集体"、"扬州市首批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等称号。是江都区学校基础信息化建设的先行者和示范点。多年来,学校顺应时代的召唤,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在教育思想、教学手段、更高水平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提升办学内涵,努力实现义务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7.
关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程度的具体体现。在我国 ,数字化校园建设才刚刚起步 ,本文阐述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涵和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路及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校园是教育现代化在校园内的具体体现,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字化校园建设应以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思想为灵魂。校园内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校园外还有家长与社会,因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要牢牢盯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1992年,身为校长,  相似文献   

19.
一、从有效评估入手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评估在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李玉顺教授通过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点分析和评估,以及结合2010年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和教育信息化评估内容的分析,提出要从三个层次进行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评估:(1)建设层面,即要掌握各个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情况,评价当初投人巨资建设数字化校园取得的成果如何,  相似文献   

20.
建设数字化校园是我国数字化校园建设《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数字化校园日益成为教育部门的重点建设项目。高校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对于高等教育实现现代化,促进高校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就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论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