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抨击吃喝玩乐的腐败行为 在当今社会里,广大群众议论最多的、最为疾恶如仇的是有的“公仆”吃喝玩乐。如“大宴三六九,小宴天天有”,当官一夜歌,百姓半年粮”,“书记厂长漂洋过海,中层干部五湖四海”,“一包烟三斤油,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层楼”,“喝白酒半斤一斤不醉,下舞池三步四步都会,打麻将五夜六夜不睡,玩女人七个八个不累,收礼物成千上万不退”,“早上是相公,中午像关公,晚上变济公”。  相似文献   

2.
“夸富宴”是一种古老的民俗,在馈赠的背后,隐藏着交换的动机和保证交换得以顺利实现的暴力机制。它与后世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等诸多领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也存在“夸富宴”这一习俗,《诗经》中的宴饮诗便与“夸富宴”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口技》一文里,编者将“会宾客大宴”的“会”解释为“集合”,笔者觉得不妥,不敢苟同。 首先从句子结构上看,将“会”解释为“集合”,整个句意为“集合宾客而大摆宴席”,这似乎讲得通。但“宾客大宴”是因强调“宾客”而将其置于“大宴”前的。这种前置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并不少见,如“会”作“集合”解释,就讲不通了。  相似文献   

4.
《口技》一课对“会宾客大宴”中“会”字的解释是“集合”。笔者窃以为该解释欠妥。 解释成“集合”,文气上大大的不顺。课文首句“京中有善口技者”,起总领全篇的作用。下文“会宾客大宴  相似文献   

5.
个人结婚是大事,小王老师自然一刻没敢怠慢。可没想到居然忙到这种程度。从婚前的“预备宴”,到婚时的“正式宴”,再到婚后的“补请宴”,扯扯捞捞,耗费了这么多的时日和精力。更让小王老师沮丧的是,坐下来算算个人大婚的“收支”,居然“收”与“支”基本相当,所余无几。  相似文献   

6.
鹿鸣宴、闻喜宴、琼林宴都是科举制度中得中士人的庆典,然而历代的叫法、做法不完全一致,其宴请者和宴请对象历代也不尽相同,因而其“级别”也不一样。鹿鸣宴科举制虽始于隋代,然鹿鸣宴唐代始有。唐代州县一级的考试称为解试,得中者称乡贡,亦称举人。州县长官宴请得  相似文献   

7.
对于《项链》的主题,权威的说法是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若是仔细阅读文本,可能会觉得这种单纯的阶级眼光难免有些狭隘和片面,因为“讽刺虚荣心说”仅仅只能解释主人公参加宴会前的一部分,而不能解释后半部分,况且,虚荣心也是人性的普遍弱点。“讽刺虚荣心说”是作品的局部意蕴,“对命运的思考和感叹”才是作品的初衷。  相似文献   

8.
泥巴宴     
看了这个题目,大家也许会提出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什么叫泥巴宴?泥巴宴怎么做?等等,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我和宁宁正闲着没事做,突然看到了一堆泥巴,宁宁提议:“我们来玩泥巴吧!”“对,玩泥巴宴!”我大声说。说干就干,我们马上就动手来  相似文献   

9.
一在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注释中,训诂术语“通”“同”的使用情况十分混乱。试看下列各例:先看“通”的使用情况:“燕”通“宴”高中第一册《苦斋记》:“今夫膏梁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教材注:〔燕坐〕闲坐、安坐。“燕”,通“宴”。“蚤”通“早”高中第三册《毛遂自荐》:“使遂蚤得处于囊中,乃脱颖而出,非持其未见而已。”教材注:〔蚤〕通“早”。  相似文献   

10.
赋诗言志是周代贵族交往中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它经常发生在宴飨之礼中,是宴飨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宴飨之礼中,赋诗言志在典礼“正歌备”到仪式结束这一过程内的“合语”之礼中进行,或在旅酬时,或在仪式的最后。赋诗之礼有着严格的仪节和威仪要求。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大学辜鸿铭教授,一次讲授《晏子春秋》,板书时将“晏”误成了“宴”。听课的学生当即有人指出。辜先生一面改正,一面自言自语:“汉字真有点讨厌。你看这‘宴’与‘晏’,只不过把‘日’的上下位置换一下,意思  相似文献   

12.
“五步作文法”例说江苏韩守宏[材料]张老师在一次上语文课时,误将“晏”写成“宴”,李明当即指出了他的错误。张老师把“晏”改成“宴”之后说:“唔!汉字就是这个毛病,相同的零部件,摆的位置不同,结果就不一样。外国文字可不会这样。”谁料话音刚落,李明又举手...  相似文献   

13.
南朝刘宋时,奠定颜延之“大家”地位的,主要是其被后人漠视的公宴诗作。本文深入到刘宋诗学环境中去,探讨在刘宋公宴诗创作潮流中,颜延之所处的地位及影响,其公宴诗风格的典型性特征,及其对公宴诗传统体格的复与变。  相似文献   

14.
在北宋中后期,苏东坡一生的行踪横贯东西、纵连南北,不仅给后世留下了灿烂的文学艺术财富,更是被当代网民称作“行走的《舌尖上的中国》”,他那双“唯一放不下的筷子”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美食文化宝藏。现代东坡美食的研究者更是从苏东坡的故事和诗文中得到启发,研发出各具特色的东坡宴。本文以东坡宴及其内涵为研究基础,阐述黄州东坡宴的研发与推广路径,为黄冈市打造东坡美食名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按照“破题-选点-细咂”的构思教学《始得西山宴游记》,首先,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原本比较严肃的文言文课堂;其次,从疑难处“宴”字突破,引导学生理解文题、把握文脉;最后,抓住“穷、醉、归、合”四个字眼,引导学生咀嚼文字,从而真正理解柳宗元笔下的西山以及游玩西山时候的柳宗元.  相似文献   

16.
时下,人们常常举办晚宴、生日宴、同窗宴等,聚会盛行,其形式不过是千篇一律的吃饭、K歌.相比之下,古人的聚会就显得宁静风雅一些,尤其文人墨客的聚会不但有“集”,还必须有“雅”,“雅人”与“雅兴”. 据记载,历史上最早的文人雅集是东汉末年以曹丕为首的邺下雅集,而后曹丕和孔融、陈琳等“建安七子”也常在文昌殿西边的铜雀园饮酒、...  相似文献   

17.
宴阳初(1890—1990),四川省巴中县人。1918年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即赴法国投身于华工识字教育。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在中国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并从50年代起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推广平民教育。1943年,他和爱因斯坦、杜威等并列荣获“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十大伟人”的殊荣,他还被人们尊称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宴阳初无疑是20世纪中国教育家中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性人物,他第一个将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平民教育理论与乡村教育制度传播到国外,使之在国外的土地上落地生根。一、宴阳初为什么会选择平民教育宴阳初…  相似文献   

18.
近来因参加迻译一本文化人类学辞典的工作,查阅了不少有关人类学方面的资料,发现有将Potlatch一词译为“冬节”,确实就本义来说将Potlatch译成“冬节”无不可,然从民俗学和人类学意义上说,似应译成“夸富宴”或“赠财宴”更为妥当。它主要是流行于加拿大西北海岸以及美国华盛顿州饮鲁克印弟安土著中一种以礼物馈赠他人,从而显示自己慷慨富足的仪式或风俗。由于这种风俗或仪式明显地涉及到财富的问题,故译为“夸富宴”是合适而贴切的,这种风俗和仪式从政治方面上看,是一种显示自己地位,并且进一步攫取统治地位的手段;从社会方面看,可以起到树立威望,安抚众人,震慑不谋之轨的作用,从经济方面看,是一种财产分配、再分配、借贷付息的方法。这些意义和效果无不是通过“馈赠财富、夸耀财富”含蓄地表现出来。因此“Potlatch”意译为“夸富宴”能同这些意义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当然,这种仪式多半在冬季举行,故直译成“冬节”尽管不错,然内在意义则相对难以揭示了。  相似文献   

19.
如今,一些农村高中的校园里也流行起了“生日热”,过生日已成为众多学生的负担。一位学生说:“当同学们向我唱着《祝你生日快乐》的歌时,我的心里并不快乐,因为我又花费了父母辛辛苦苦收获的一担稻谷。”这位学生的感叹,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真实心态。据调查,即使不摆生日宴,光买一张生日卡就要花两元左右,“来而不往非礼也”,收了别人的贺卡无疑要奉还,这对没有经济收入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负担。“生日宴”使得一些学生染上吸烟酗酒的恶习。尽管学校严禁学生抽烟喝酒,可“生日宴”怎能少了烟酒助兴?不少学生从此吞云吐雾,举杯豪饮。…  相似文献   

20.
茶话会的由来据史书云:三国时吴未代皇帝孙皓,每宴群臣,必尽兴大醉。大臣韦曜酒量甚小,孙皓便密赐“以茶代酒”的方法。后来,逐渐产生集体饭茶的茶宴,且日以普遍,很像今天的茶话会。茶宴多以名茶待客,宾主在茶宴上一边细啜慢品,一边赋诗作对,谈笑风生。唐宋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