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浦国亚 《考试周刊》2007,(22):27-28
曾看过一篇文章,里面介绍了一部影片,其中有个场景让人无法忘怀:一个赛车手问一个寡妇:“一位雕刻家问,如果博物馆失火了,里面有一幅名画和一只猫,你会先去救哪一个?”寡妇反问道:“那位雕刻家怎么说?”赛车手告诉她说:“雕刻家说,当然要先救那只猫。”寡妇甚是不解:“为什么要先救那只猫呢?”赛车手平静地告诉那个寡妇:“因为雕刻家认为猫是生命。”  相似文献   

2.
八、“寡妇”就是“丧夫的妇人”吗? 《孔雀东南飞》为高中语文教材,其中“寡妇起彷徨”中“寡妇”一诃的注释多不能令人满意。“寡妇”一词有多种义项。现在解释为“丧夫的妇人”,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义项。古代,有夫而独守(多指因丈夫出征从军或服劳役)的妇人,也称“寡妇”。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所作的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中所说的“寡妇”,最为典型。这首诗写封建统治者为修筑长城而连年征发劳役,造成人民妻离子散的痛苦,其中有“边城多健少,内舍(内宅、家里)多寡妇”之句。把“健夫”与“寡妇”对举,可见“寡妇”并非指“丧夫的妇  相似文献   

3.
霍勒大妈     
从前,有一个寡妇,膝下有两个女儿,一个既漂亮又勤劳,而另一个则又丑又懒。寡妇却格外疼爱又丑又懒的那一个,因为是她的亲生女儿;另一个呢,不得不什么活儿都干,成了家里名副其实的灰姑娘。可怜的姑娘每天必须坐到大路旁的水井边纺线,不停地纺啊纺,一直纺到手指都磨破了不停地流血。  相似文献   

4.
严歌苓是个有责任感的著名旅美作家。她认为作家不该写当代的东西,因为未经不断思考的东西没有深度,所以她的很多小说都是以上世纪中国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为时代背景。她的长篇力作《第九个寡妇》讲述的是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中国大陆半个多世纪以来发生在民间的历史事件。小说围绕第九个寡妇王葡萄救公爹的义举展开。拟从马克思主义生存论的角度探析王葡萄如何在那样一个艰难的历史时期成为当代文坛第一个快乐的寡妇。  相似文献   

5.
在长白山腹地有个正义村,这里居住着百多户人家。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很不发达,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跟不上新潮。这里虽离城市只有一百多公里,可进过城市、开了眼界的人却寥寥无已。村里有个老孙头,因为穷,40多岁才娶个姓白的寡妇。不到2年,白寡妇给孙家生了个双胞胎。  相似文献   

6.
《同学少年》2010,(1):42-43
小孩的心 有一个单身女子刚搬了家,隔壁住着一户并不富有的人家,一个寡妇与两个孩子。有一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电了,那个女子只好点起了蜡烛。  相似文献   

7.
小孩的心有一个单身女子刚搬了家,隔壁住着一户并不富有的人家,一个寡妇与两个孩子。有一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电了,那个女子只好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她忽然  相似文献   

8.
读了《语文教学与研究》今年三月号发表的山东杨炳辉同志的文章《怎样理解祥林嫂再嫁时的“出格”反抗》,我感到值得探讨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祥林嫂是否受了封建礼教的毒害,因而存在以寡妇再嫁为耻的思想;二是认为她受封建礼教毒害是否就等于认为她的反抗是一种维护封建礼教的行动。关于第一个问题——祥林嫂是否受了封建礼教的毒害,因而存在以寡妇再嫁为耻的  相似文献   

9.
百花园     
英国有没有7月4日(美国独立纪念日)?一个人一辈子有几个生日?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那么一年中几个月有28天?棒球比赛中每一局有几人出局?在美国加州,一个男人可否和他的寡妇的姐姐或妹妹合法地结婚?30除以二分之一再加上10等于多少?  相似文献   

10.
武汉的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距今已有1700余年。当时,黄鹤楼是一座用于军事瞭望和指挥的岗楼,以后逐渐成为文人墨客登临游憩、吟诗作画的胜地。关于黄鹤楼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呢。古时候,一位姓辛的寡妇在黄鹄山头卖酒度日,一个得到她照料的仙道用橘皮在她的店墙上画了一只仙鹤,她靠这只能歌善舞的仙鹤招徕顾客,一下子发了财。后来仙道再来此店,见辛寡妇越发贪心,便唤走黄鹤,乘鹤归去。辛寡妇醒悟过来,决心痛改前非,便用全部积蓄修了一座高楼,取名黄鹤楼。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许多文人墨客到这里吟诗作赋,讴歌黄鹤楼的壮丽景观。诗词…  相似文献   

11.
孩子的心     
《红领巾》2009,(10):18-19
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新家隔壁住着一户很穷的人家——一个寡妇和两个小孩子。有天晚上,忽然停电了,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过了一会儿,她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相似文献   

12.
严歌苓的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寡妇形象。王葡萄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见证了一段段不安的历史。但在风雨飘摇的历史动荡中,她本着快乐的初心以生命的原始姿态活着;在分不清谁对谁错的年代,她身上散发的人性光辉令人感动;在母性情怀驱动下她对男人们的救赎,使她成为一个传奇。一个王葡萄使得《第九个寡妇》具有了普世情怀,充满了人性、人道主义的深度与广度,并成就了其在当代文学中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13.
根据鲁迅名著改编的电影《祝福》,有一个让观众愤慨的,惊心动魂的场面:孤苦伶仃的年轻寡妇祥林嫂在水埠洗东西,突然从停泊在旁边的乌篷船上跳下几个如狼似虎的壮汉,不由分说,逮猪一样把她拽胳膊抓腿地拖进船舱。为了制止她喊叫,还往她嘴里塞进一条毛巾………在提倡女子从一而终的封建社会,如此强迫寡妇改嫁的举动,可以说是大逆不道。然而,  相似文献   

14.
小孩的心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  相似文献   

15.
“寡妇起彷徨”一句古今各家选本均无注。本文认为“寡妇起彷徨”的“寡妇”应该解释为“独居守候丈夫的妇人或与丈夫离异的妇人”,这才与诗的情节以及刘兰芝的身份、遭遇相合,也才契合诗的悲剧意义。本文以文献为依据对“寡妇起彷徨”作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6.
<正> 二十年代末,江南水乡芙蓉镇一所中学里的肖涧秋先生,原想用自己的深切同情和扶助来挽救一个青年寡妇及其家庭的命运,但因残酷的封建势力的压迫,不但使肖涧秋的这一想法变为泡影,而且迫使青年寡妇也不得不悬梁自尽。孤儿病殇,寡妇自  相似文献   

17.
清代民间寡妇再嫁与亡夫家族利益息息相关。围绕寡妇再嫁问题,寡妇与亡夫家族很多时候矛盾尖锐,亡夫家族往往会违背寡妇意愿强嫁寡妇,有时寡妇也会绕过亡夫家族自主改嫁,即便是再嫁目标一致,双方也会因为利益分配、再嫁方式等原因各执已见。寡妇生活的依赖性与守节思想的自由性之间的矛盾、寡妇身份归属完全性与夫家情感接纳有限性的不同步、法律规范下寡妇再嫁与夫家受财主体的不一致性是导致这种紧张关系出现的深刻原因。从紧张关系中也可看出清代寡妇虽为弱势,却已不乏权利意识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8.
在古印度,火葬伴随着寡妇随葬的习俗。焚烧寡妇的陋习,恐怕在世界上惟有印度一国,这一种在外人看来难以理解的习俗,在印度人眼中却是神圣的。这种陋习起源于雅利安人的吠陀时代。在雅利安人的社会里,妇女地位低下,贞节被看做是妇女的最高美德。根据《摩奴法论》的规定,“妇女不当独立”,“寡妇禁止再嫁”,“丈夫死后,寡妇以花根、果为食,以消瘦身体,并且不准再提其他男子的姓名”。生活如此悲惨,有些寡妇因此无法忍受,与其偷生于世,受人千般虐待,不如—死了事。  相似文献   

19.
"巴寡妇清"是《史记·货殖列传》中的著名人物,但司马迁对她何以得到秦始皇的高度礼遇并没有给予准确解说。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秦国和秦朝政府一直保持着"重农抑商"的政策,因而巴寡妇清得到礼遇的主要原因,绝不是太史公笔下的"岂非以富邪"。事实上,与同时代的其他商人相比,巴寡妇清所得到的高度礼遇是由其所拥有的独特的经济、政治资源决定的:秦始皇对丹砂有巨量需求,在这一领域巴寡妇清具有特殊地位;巴蜀的稳定对秦朝保持统一很重要,巴寡妇清在巴地有重要影响;"以为贞妇而客之"是秦始皇"匡饬异俗"的政治需要。  相似文献   

20.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由于受婚姻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女性成为寡妇。男女在丧偶或离婚之后都有可能再婚。不过,人们对再婚的讨论往往指向女性,这也使得寡妇在再嫁时背负着沉重的社会舆论压力。除此之外,寡妇再嫁时还会受到夫家的挽留、年龄、社会阶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说明,尽管寡妇相比于其他女性在生活状态方面有较多的选择,但就再嫁而言,她们仍处于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