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谜语一种供人猜设的游戏.谜语由谜面和谜底组成.谜面是设谜者示意、猜谜者推理的桥梁.因而谜语从设立到被猜出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本文运用语用学的关联理论阐释谜语中谜面和谜底的关联性,诠释设谜和猜谜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2.
谜语是一种有益于开启智力、拓展知识的文字游戏,雅俗共赏,老幼皆宜。谜语由谜面和谜底组成。谜面多是暗射事物的隐语,谜底就是暗射的事物。如“故居”(猜一著名作家),谜底是“老舍”;“麻房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打一食品),谜底是“花生”。  相似文献   

3.
谜语策略及认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谜语是根据人类的认知特点设计的语言游戏。谜面与谜底之间常常通过隐喻认知形成关联。谜底谜面关系的调控是谜语制作的关键。制谜遵循两个策略———关联与间离。其主要技巧是文字不重,倚重别解,谜目调节。谜面与谜底对应关系形式有合指式和分指式。  相似文献   

4.
谜语是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谜语就是给出谜面.由猜谜者根据谜面猜出谜底.而数学谜语,是学生课余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它的形式多种多样.五彩缤纷.富有挑战性.通过此项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陶冶情操.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小 学语文第二册的第10课是两则谜语 ,这两则谜语的谜面和谜底是一种比喻关系 ,谜面是喻体 ,谜底是本体。教学这篇课文 ,除引导学生识字、学词、学句和训练朗读外 ,就是理解喻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猜谜的过程 ,是培养学生联想、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过程。因此 ,教学谜语要着重启发学生思考 ,通过猜谜 ,引导学生走进思维的天地。一、从谜面比喻和谜底事物的紧密联系中启发思维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尚处在发展阶段 ,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较低 ,而对于一些具体、生动、直观的形象 ,则容易引起注意 ,触发兴趣。谜语构思巧妙 ,表现谜底的手法多样 ,往往…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谜语?《辞海》这样解释:“用锻炼智力的、游戏性的简练语句,分为谜底与谜面,出谜者说出谜面、猜谜者猜出谜底。诞生于中国文明社会初期。既有民间文学作品,也有文人之作。”我自幼喜欢谜语,学生时代也喜欢谜语,长大后成了人民教师的我,也一样喜欢谜语。在教学实践中,我领悟到:谜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谜语?《辞海》这样解释:"用锻炼智力的、游戏性的简练语句,分为谜底与谜面,出谜者说出谜面、猜谜者猜出谜底。诞生于中国文明社会初期。既有民间文学作品,也有文人之  相似文献   

8.
对联和谜语合为一体,以之为谜面,可以猜出谜底,这类对联就是谜语联。谜联合璧,相映成趣,赏  相似文献   

9.
谜语诗也称避题诗,即有意避开诗题。诗句为谜面,诗题为谜底;诗中有谜,谜在诗中,亦诗亦谜,别具一格。 古往今来有不少以"爆竹"为谜底的谜语诗,读来别有趣味。现  相似文献   

10.
王振刚 《辅导员》2010,(19):34-35
写前热身猜猜城市名读一读这一条条谜面,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谜底是什么呢?告诉你,这些谜语的谜底均是中国地名。  相似文献   

11.
幼儿很喜欢猜谜语,因为猜谜语是一种有趣的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它不受时间、器材和场地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幼儿经常参加猜谜活动,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生活;既可以发展联想、判断的思维能力,又可以丰富语汇,锻练说话的能力。谜语都是由谜面(喻体)、谜底(本体)、谜目(打一……)三部分组成。谜面是巧妙地隐喻着本体的歌谣。谜底是实际所指的事物。谜目是连接谜面和谜底的桥梁,它对谜底的类属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2.
移字谜     
移字谜是通过谜面字形、字义的变化或移动文字笔划或变换偏旁部首,去猜谜底的一种谜语。例如:谜面是“杭———航”(打一成语)谜底为“木已成舟”。你来试试看——  相似文献   

13.
谜语探秘     
“钳子一双,尖刀八把,身披铠甲,横行天下。”小朋友们,你能根据这四句话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吗?对了,是螃蟹。猜谜语是我们课外生活中经常进行的一项活动,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而且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是一项深受同学们喜爱的文娱活动。谜语一般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谜面是谜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谜语的已知条件或线索,通常由两句至四句一组的歌谣、韵句组成。例如:小小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开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就是谜面。谜目也是谜语的已知条件之一,它为我们提供了谜底的所属范围…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在"自主——依存分析框架"下从谜底到谜面的生成过程。根据别解方式的不同将字谜分为语音、形式和语义三类,并重点进行形式别解类谜语的生成机制的分析。提出谜语的生成过程即是对谜底这一隐性表述的基于语音、形式或语义的相邻/相似性的别解,最终得到显性表述即谜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谜语中 ,要数物谜的数量最多。这类谜语通常以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具体事物作谜底 ,用韵文的形式、借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化的描述构成谜面 ,谜面巧妙地隐藏着谜底 ,给学生提供猜测的线索和依据。语文教学中的猜谜 ,有别于其他场合的猜谜 ,它着眼于引导学生了解事物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同时在读谜、猜谜、编谜过程中学习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一、读懂谜面 ,把握特点猜谜 ,实际上就是通过对谜面字、词、句的理解来揭示谜底。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读懂谜面 ,有了整体印象后 ,再指导学生一边读 ,一边想 ,抓住…  相似文献   

16.
英语是拼音文字,异于汉语的方块汉字,因此在谜语的形式上也就有了不同。如汉字谜面“二十一日”(打一字),谜底是“昔”。英语谜语也自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7.
古代有一种文字游戏,即一人出示一则谜语,另一个猜出后并不亮出谜底,而是再自制一谜面,将谜底藏于其中。在讲授作文时,我先让同学做了一个这样的游戏,然后以此作喻,我说,给出的材料就如同别人给你出的谜语,而从中提炼出论点或找到一个切入点,自己再由此出发写一篇文章,就犹如自制一则同谜底谜语。  相似文献   

18.
谜语是指暗射事物或文字供人猜测的隐语,也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谜语作为锻炼智力的一种游戏,深受儿童的喜爱。它一般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一、谜语常用隐喻或描写的方法作出谜面,供人猜测。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7课《谜语》中,第一个谜语的谜底是空气。谜面是“摸不着,看不到,没有颜色没味道。”把空气的特点描绘得生动形象,使猜者马上就会产生联想,直到把谜底猜出来。二、谜语有着诗歌的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小学语文第三册第9课有三个谜语,每一个谜语的二、四句都押韵,声调和谐,富有节奏。三、谜语有简炼,形象、生动的语言,便于儿童朗读、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19.
上一期给大家介绍了几种猜字谜的方法。现在接着再介绍四种。六、包含法根据谜面提供的字的共同部件,猜测谜语.如:谜面:唐虞有.尧舜无;商周有,汤武无(打一字)包含谜底:  相似文献   

20.
猜谜是古今中外经久不衰的智力游戏。化学竞赛试题中有一种题型可以称为“科学谜语题”,化学谜语赛题与通常的灯谜最大的不同就是——灯谜的谜底一般都是猜谜人已有的知识,而化学谜语赛题的谜底却大多是猜谜人未知的知识。谜面就是构建这个未知知识的信息,猜谜人的智力强弱表现在能否用已有的知识(包括与谜底不一定直接相关的具体的描述性的化学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