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Handle System在中文DOI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的发展历史及应用现状,介绍DOI系统的核心Handle System,包括Handle System的名称空间、数据模型以及体系结构等。在此基础上,分析Handle System在中文DOI系统中的应用,解释中文DOI系统与全球handle注册中心(GHR)、本地handle服务(LHS)之间的关系,描述中文DOI系统设计和功能,重点研究基于Handle System的DOI解析机制;最后指出中文DOI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文DOI网站发布的信息,对中文DOI系统注册数量、注册期刊数量和类型、DOI解析等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在DOI注册的核心期刊376种,占DOI注册期刊总量的27.9%,占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收录期刊1946种的19.3%,核心科技期刊注册不足1/5,并存在网站数据更新滞后、常用全文数据库及题录数据库不能进行DOI解析和元数据的准确性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7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万方数据共同申请成为国际DOI联盟IDF的中文注册机构,并开发了中文D01系统。为基于中文D01系统,提高中文期刊的可见度、实现中文期刊间及中文与外文期刊系统之间的链接、实现数字内容的权益保护,在整体战略性规划之下,通过与国内外的相关机构进行合作,实施了相关的应用研发,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文章首先介绍中文DOI整体应用战略规划;其次,介绍开发的项目和国际合作,它们是中文DOI系统、与美国CNR Handle System的国际合作、精品科技期刊项目、新闻出版总署的“数字对象标识符”标准体系的预研研究以及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基于DOI的版权保护研究;最后给出目前的课题和今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DOI多重解析的解决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首先对DOI多重解析的概念及应用场景进行描述,分析了国际DOI基金会(IDF)发展多重解析的深层原因,并对多重解析解决方案中涉及的解析系统支持、数据模型和呈现方式、维护机制及自动化的多重解析等几方面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对多重解析在中文DOI应用领域中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结论包括基于手工选择的多重解析解决方案要走向大规模应用,还需要解决明确多重解析控制权及管理维护等问题;要实现多重解析的高级应用--自动化多重解析,特别是全局的、基于服务的自动化多重解析,还需要取得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中文DOI可面向我国数字期刊服务行业的特点,开展基于手工选择的多重解析简单应用实验.  相似文献   

5.
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解析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对比了现有的一些标识符背后所采用的各种解析机制,随后以其中较为优秀的Handle System为主要对象分析了其名称空间的构成、服务体系结构、唯一标识符管理和解析的服务原理以及Handle System协议。最后简要介绍了基于Handle System的唯一标识符系统在国内的实验部署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精品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构建中实施DOI的策略和具体过程,基于DOI技术构建精品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平台的开放式知识链接模式,以及在DOI注册、解析机制基础上实现的精品科技期刊全文数据的DOI注册、解析,中英文引文DOI链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精品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构建中实施DOI的策略和具体过程,基于DOI技术构建精品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平台的开放式知识链接模式,以及在DOI注册、解析机制基础上实现的精品科技期刊全文数据的DOI注册、解析,中英文引文DOI链接.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分析比较国外科学数据唯一标识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已开展的DOI注册工作,对中文科学数据DOI的应用现状和服务成效进行了概述,对科学数据唯一标识符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中文科学数据DOI管理策略以及注册推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将为今后的科学数据DOI注册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DOI系统中RA的LHS部署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遵循Handle System标准和DOI运行机制的情况下,提出改进方案使RA部署LHS更加高效和安全,从而提高整个DOI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2007年3月,ISTIC和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请并取得了中文领域的DOIRA;2007年7月,开始正式运行中文DOI服务,这是我国数字信息内容服务的重要一步;2011年9月,中文DOIRA交由ISTIC的DOI注册与服务中心管理和运行;2013年,为加强DOI的研究及国际合作工作,中文DOIRA由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直接负责。  相似文献   

11.
第一届中日韩DOI项目合作讨论会于2013年5月30日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成功举办,这也是第三届中日韩科技信息机构联席会议的专题讨论会。针对ISTIC、KISTI、JST三家的DOIRA职能,会议围绕DOIRA在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方面的共识,三家机构对各自的系统及其相关活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文章在概述本次会议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中日韩目前的系统,即中文DOI、日本JaLC、韩国的P—CUBE,以及科学数据管理工作。最后,总结了三机构未来实施合作的意向。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亚洲各国之间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和科研合作,在这些区域内,通过一站式服务获取相关信息至 关重要。3 年前,基于谅解备忘录(MOU),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及韩国 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KISTI)建立了基于现有DOI 系统的长期合作机制。首先概要介绍分别由三机构运行管理的各自 国家的DOI 系统,以及三国之间的国际合作进展。然后,通过引入云服务平台的概念,提出未来的合作框架,以进一 步促进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3.
DOI系统在影视行业的扩展应用被认为是最有经济价值、并最有可能实施的工作,EIDR为该领域的最佳应用实践。文章对EIDR的架构及开发文档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在现有中文DOI系统之上,设计了基于EIDR体系的中文影视资源的服务系统,进行了原型开发与验证。与此同时,建立了中文EIDR元数据规范,为中文DOI系统向多种类数字资源的全面扩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研究在信息资源共享环境下DOI的主要应用,包括基于文献间引用关系的开放知识链接体系的建立,开放获取环境下分布式知识仓储的统一标识,以DOI为纽带的异质科技信息资源的引用和链接,以及基于行业价值链的数字版权管理等。在以上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推广DOI应用的价值和远景。  相似文献   

15.
DOI 的应用已经从期刊、电子书、技术报告、标准等文献的标识向与文献相关的科学数据、版权甚至作者的 标识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并成为知识链接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系统分析科学数据DOI 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结合 科学数据资源的特征,分析科学数据DOI 安全与权益、多重解析、粒度与更新、数据引用和出版等问题,并以全球变 化科学数据出版系统为例,针对上述问题,给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衍  陈蓓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9):101-104
阐述文后参考文献的概念及其知识链接、技术预测、计量评价等功能,在介绍国外最新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尽快修改我国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在新规范中扩大文献类型著录范围、增加DOI等唯一标识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应用模式与管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际上的唯一标识符的运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中国应用唯一标识符的应用模式与管理机制。文章详述了CIC的职责和运行模式,及其与注册代理之间的关系。描述了唯一标识符的管理运作,以及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