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曹大中同志在《湖南师院学报》83年第4期发表了《“屈原——爱国诗人”之我见》一文,提出了先秦时代没有和不可能有爱国主义思想存在,并从而否定屈原是爱国主义诗人。对这种看法实在不敢苟同。现将自己的意见写出来,以就教于读者和曹大中同志。曹大中同志认为在先秦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中,不存在“热爱祖国”的观念。我认为这是不合事实的。还是先让事实说话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出现了少数否认屈原爱国的文章,其中曹大中同志的《<屈原—爱国诗人>之我见》(见《湖南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篇。该文提出屈原一切政治行动的动机“不是出于爱国,而是出于向其委质的同姓君主”。作者勇于对传统观点提出质疑的精神是可嘉的,这对于启发人们的思维,活跃学术气氛,或许是不无益处的,但是对于这种新奇见解本身我们不却敢苟同,特提出来与作者商榷。 这篇文章谈了五点理由来证明屈原没有爱国思想,我认为没有一条理由能站住脚。现在我们来一一加以辨析。文章第一条理由说,先秦时代,在中国并不存在国与国之间的对立与区别,因而也就不存在热爱祖国的  相似文献   

3.
屈原爱国论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一个伟大爱国诗人,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前期大家基本上都同意这一看法。但数年前有些同志提出:“不能象以往那样用爱国去讲屈原。”归纳起来,其理由有三:一曰:屈原爱的不是整个中国,他爱的楚国只是相当于现代中国的一个省,因此只能说他爱乡土,不能说他爱国。二曰:当时进步的知识分子并没有“国”的观念,例如商鞅本是卫国人,后来事魏,又  相似文献   

4.
雷庆翼同志在《衡阳师专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二、三期合刊上,发表了《先秦的爱国思想及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我商榷。他认为屈原的作品与先秦典籍反映了爱国观念,并列举了一些具体史实,进行辩析。这些史实是否真正反映了爱国观念的存在?本文就根据雷文再发表不同的意见。 (1)孔子、孟子、墨子有没有爱国观念的问题。雷文举出《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并说,从此例看来,“不能说孔子孟子等没有爱国思想。”又举《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为例说:“当‘父母之国’受到  相似文献   

5.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他的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源头,打动了历代文人士子。这种“与日月争辉可也”的爱国精神的形成既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楚国特定区域与屈原王族血缘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刊于1983年第4期发表曹大中《“屈原——爱国诗人”之我见》一文之后,收到了一些读者的来信、来稿。为了促进对学术问题的争鸣,本刊摘登了几篇有不同见解的文章,以期对促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评价历史人物和探讨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荆楚文采风流,万古不衰,光景常新。伟大的屈原之后,又哺育出了闻一多这位现代杰出的爱国诗人。一八九九年,闻一多出生于湖北浠水县下巴河镇陈家大岭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的大家庭里。他的一生,经历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个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古典文学研究工作者几乎一致认为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诚然,屈原的诗篇反映了他建设强大楚国进而统一天下的顽强意志,表现了他与危害楚国的奸臣誓不两立的斗争精神和对楚国人民的深切关注。他对国君的无限忠诚,治理国家的卓越  相似文献   

9.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这是国内外所公认的。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么?还有人持怀疑态度:有的怀疑屈原时代是否已经形成了国家观念和爱国思想,说屈原爱国符合历史实际么?有的认为屈原是一个贵族,他的忠于楚国是出自宗族观念而非爱国;有的认为屈原的政治主张不利于中国统一,有背于时代主潮……等等。我认为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先生在他的发表于四十年代初叶的《屈原研究》中说,“屈原又根本是一位爱国者……他在怀王时遭了疏远,虽然放浪着而他不肯出国。他在襄王时受了放逐,虽然颠沛着而他也不肯出国……希望自己所怀抱着的美政能够实行”。在此,郭先生给我们指示了屈原爱国思想和美政理想之间的联系。五十年代初叶,陈思芩先生在他的《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浪漫主义》一文中,也给我们指出了屈原爱国和美政之间的关系:“他为着一个政治理  相似文献   

11.
关于屈原的爱国思想,以前的文章讨论得较多,而且意见比较统一。综合起来看,主要体现在希望楚国富强,励精图治,热爱楚国山川人民,不惜以身殉国等方面。这些确实很能代表屈原爱国思想的精华。屈原的爱国思想对后来人影响也很大。屈原的爱国思想在当时并不是孤立的现象。中华民族自古有热爱故土的感情,在国家的疆域逐步固定,国家的观念逐步明确之后,又发展成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在楚国历  相似文献   

12.
杜甫是继屈原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杜甫的爱国思想表现在他生命的各个时期,也表现在多个方面。不论是早期的远大抱负.还是后来的热爱祖国河山、热爱人民、关心时局、关注国运,杜甫都用自己勤奋不辍的笔尖.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真实生活画面,表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  相似文献   

13.
石伟 《华章》2011,(27)
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常常为分裂的祖国而忧郁,为受煎熬的人民而悲愤.朱自清先生在《爱国诗》中认为陆游“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他还认为:“过去的诗文中,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  相似文献   

14.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少年是在“丧乱”中度过的,由于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不幸,以及他个人在政治上遭统治集团的排斥,他的诗歌创作一开始便表现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以国家为己任的抱负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切。这样的思想感情贯穿在他一生的创作之中,形成一个慷慨悲歌的特点。读了陆游的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丧乱的时代,也可以看到一个满怀信心的时刻不忘抗战救国的诗人。陆游的诗数量极多,其中爱国诗占很大的比重。因为诗人无时无地不在关心国事,在任何题目下面都可能流露爱国的思想感情。这里举出一部分作品,谈谈他的爱国诗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屈原作为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很难将他与以好色著称的登徒子联系起来。其实,《登徒子好色赋》中的登徒子并不好色,反而和屈原守志不移的品格相吻合。本文通过对屈原思想、作品与《登徒子好色赋》的分析比较,认为宋玉笔下的登徒子就是屈原。  相似文献   

16.
示例在论述新诗中的“爱国诗”时,他也着重于将新诗人(如闻一多)与传统爱国诗人(如陆游)在国家观念上的不同揭示出来,强调新诗人所表达的国家观念丙包括丁“超越了社稷和民  相似文献   

17.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作充满了深刻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来自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挚爱。围绕着爱国这一核心,在屈原放纵恣肆的独特表达方式下,其忧患意识升华为民族审美传统被流传下来。屈原因此成为忧国忧民的典范,他的不朽诗作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  相似文献   

18.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但由于黑暗势力的阻挠,他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面对黑暗现实,屈原回天无力,只得将自己的满腔悲愤诉诸诗歌,以表达自己为追求真理而上下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心和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卜居》、《渔父》据考证虽非屈原本人之作,但其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伟大人格和精神力量,对屈原形象确是不可或缺的补充,而且作品在艺术上也以其独到的特色对后世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上完《离骚(节选)》后,有敏而好学的弟子对屈原“爱国主义诗人”的称谓提出了质疑,认为屈原没有“天下”的概念,看不到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楚王愚忠而自蹈死地,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况且楚国早受封于周王室,就算爱国也该以忠于周王室为标志,并列举出金庸《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讥讽孟子的诗“其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为据。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兹就此稍辨析之。  相似文献   

20.
骚音屈子心     
“吾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这铿锵的诗句,昭示了他的伟大与不朽。古往今来,爱国志士莫不崇敬屈原,并奉他为志坚行洁的楷模。特别是那些身处逆境的文人墨客,往往以屈原的精神激励自己。司马迁因“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坚定了发愤著述的信念,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范仲淹《岳阳楼记》有“迁客骚人”之谓,足见屈原的流风余韵。正是由于政治上的不幸遭遇,屈原才成为一个不朽的诗人,此即李白所说的“哀怨起骚人”。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昌言“不有屈原,岂见离骚?”创作历史剧《屈原》的郭沫若,在他的论文《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中以热情洋溢的文字盛赞屈原:“他是在用他全部的生命来创造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