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当前空调系统现状并论述基于Lonworks技术中央空调智能控制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更多的考虑将智能网络应用到家居生活当中,简述了Lonworks网络技术的基本构成及特点,并对其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浅谈楼宇自控系统中网络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益兴起的智能建筑中,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网络技术在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于此,谈一下Lonworks、CAN等现场总线的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场总线技术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中的应用,为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实现集中控制奠定了基础。介绍了Lonworks总线、WorldFip总线和以太网总线的特点,表现了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现场总线技术几个发展方向,将对其他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中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分析了Lonworks现场总线协议和CCBII应用协议,介绍了以Spartan3型FPGA为硬件前端,嵌入式PC104模块作为CPU的CCBII在线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实现了部分LonTalk协议,保证了对Lonworks信号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Lonworks技术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数据采集模块硬件采用FPGA器件,软件设计采用VHDL语言,提高了采集速度,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LON网络与数据采集模块的数据交换接口采用OPCServer。本系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的电梯群控实验系统。重点介绍了系统的组成,该系统由四部分构成,即:第一部分是电梯群控硬件模型,第二部分是控制模块,第三部分是LonBuilder开发平台,第四部分是本地监控机。  相似文献   

8.
基于SC1128的网络家电通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雷  刘建伟 《大众科技》2006,(7):108-110
网络家电是21世纪家电发展的潮流,文章介绍了网络家电通过电力线上网的方法,阐述了通过Lonworks家庭网和SC1128电力线通信芯片在家电控制器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验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现场总线是近几年迅速发展并广泛运用于自动化变电站之中的一种工业数据总线。现场总线的主要功能是解决工业现场的各种智能化仪器,同时在各个高级控制系统之中传递信息。现场总线的优点有许多,最为突出的优势为简单可靠、成本低等。正因为这些明显的优势,如今引起了众多标准团体的重视。本文就从介绍Lonworks总线、World Fip总线以及以太总线出发,旨在探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现场总线技术分析,以供同行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介绍了基于Lonworks控制单风道变风量空调实验系统。底层采用LonPoint系列产品建立了一个控制算法实验平台。软件部分基于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成功地使Matlab DDE和LNS DDE服务器的互连,构建了一种开放的、标准的网络实验系统。  相似文献   

11.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办公环境、生活环境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智能型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智能建筑理念源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我国也开始发展智能建筑,现阶段,人们对这一理念已经不再陌生。在智能建筑中,空调监控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空调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冷热源、对空气进行处理(其中包括净化、干燥、加湿、加热等作用)、分配与输送空气。在中央空调中,空气处理机在空调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基于Lonworks的中央空调空气处理机组设定点优化与软件开发方法,让人们对中央空调有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结合技术轨道特性界定了技术锁定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一种识别技术锁定的新方法。以光刻技术为例,通过构建专利引文网络识别技术主路径,描绘其技术轨道的动态演化,追溯了不同技术来源在不同阶段的技术贡献,并从技术和地域不同层面分析了技术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从1980-2010年,光刻技术长期处在锁定状态,然而从2010年之后,技术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光刻技术早期被美国、德国和日本控制,近些年随着技术多样性指数上升,后发国家逐渐兴起,韩国和台湾对近期的光刻技术贡献较大,主要集中在光刻胶技术上。中国的光刻技术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尚未出现在技术发展主路径中,技术类别涉及范围有限,技术贡献较小。本研究对于探索技术锁定形成,识别技术机会,破解我国“技术锁定”困局具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3.
产业技术是什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与技术不分对科学与技术发展都会造成伤害。科学与技术的差别不仅表现在内在构成上,也不仅体现在它们各自的价值形态和目的上,更体现在技术作为一个演化过程,技术与其他要素相互作用促使技术形态发生转化,使它转化为产业技术之中。因而产业技术的内涵、特征和构成使技术与科学之间存在着本质性差别。产业技术是技术演化到产业层面的一种存在形态。在共时性的结构关系上,它以系统化、体系化的方式存在;在历时性的演化过程中其质的规定性不断变化,使之有别于其他形态的技术。产业技术特征表现在它是现实技术、制度化技术、复杂性技术等十个方面。在构成上,它是基础技术与支撑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产业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14.
技术特性对技术转移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转移是技术市场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促进技术流通的催化剂,也是技术与资本对接的桥梁。我国的技术转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理论和实务中深入研究技术转移的内在规律,已经成为促进我国技术转移的发展、繁荣我国技术市场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在理论上对技术特性与技术转移过程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指出在技术的诸多特性中,技术生命周期、技术复杂性、技术不确定性是影响技术转移的最为关键的三个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技术寄生理论指出,技术间的寄生有助于两种或多种技术共生发展;宿主技术中的寄生技术不成比例的增长将促进复杂技术系统的发展;拥有较多寄生技术的宿主技术比拥有较少寄生技术的宿主技术进化快;宿主技术的进化不独立于与它相关联的技术。技术寄生发生的初期,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寄生发生的外在条件,技术内部的差异是寄生发生的内在限制,这显示出寄生具有选择性。在中期,寄生技术与宿主技术相互促进,共同进化,预示寄生具有互惠性。在后期,寄生技术交替寄生于宿主技术,表明寄生具有替代性。结合技术进化的普遍规律,“双S曲线”能够从技术内部反映技术从寄生到共生的进化规律。技术寄生理论启示应该摒弃描述进化现象,注重解释联结机制;在创新管理中初期突出多样性和基础性,中后期注重灵活性和导向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非开挖技术的优点,发展阶段,非开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概况,以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非开挖技术方面的差距。以及在非开挖技术中有着重要应用的大口径顶管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谢荷锋 《预测》2001,20(5):64-66,78
企业技术行为的基本激励来源于参与技术剩余的市场分配。本文首先讨论了在不同的市场结构条件下技术导入所产生的技术剩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在技术导入成本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企业间技术导入博弈均衡及各种可能的相关后果。  相似文献   

18.
技术范式演进与企业边界变动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技术范式演进来探索企业边界变动时发现,技术范式演进与企业边界变动是动态变化的。具体表现为:在技术范式产生阶段,企业横向边界扩展,纵向边界收缩;在技术范式形成阶段,企业纵向边界扩展,横向边界收缩;在技术范式转移阶段,企业横向边界扩展,纵向边界收缩。因此,对置身于技术范式演进中的企业来说,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打造无边界组织和构建技术创新价值网络体系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自从人类理解了先进技术能为自己带来巨大的财富,将技术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以来,人们已经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技术营销理论和实践的活动。在我国,明确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技术也是商品可以买卖、交换和流通,这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重要突破。既然技术可以进入市场,根据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技术营销这一课题自然就被提了出来。研究一般商品营销构成了市场营销学,技术商品也就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营销理论——技术营销学。一、建立技术营销学的基本背景工.技术是独具特殊属性的商品。技术作为商品,除具有…  相似文献   

20.
大学技术转移的双重过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技术同时存在着知识态与嵌入态,大学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技术的这两种形态发生着不同的嬗变。分别探讨了大学技术转移中技术知识态的展现与转化过程,技术嵌入态的剥离与重构过程,认为大学技术转移正是同时包含了这两者的双重过程。促进大学技术转移的关键在于在这两种过程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状态,找到一种互相匹配和适应的模式,使大学技术转移在成本与效用之间实现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