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1981年三年研究生生涯的学术训练,1980年代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思想潮流,均使笔者受益终生。经过三十多年的积累,在文献整理及有关小说文体、小说现象与历史背景的关系、白话小说的起源、小说类型、小说分期等诸领域做了充分准备之后,笔者撰写了属于自己的这个时代的《中国小说发展史》。  相似文献   

2.
李劼人笔下的成都不仅是历史深厚的千年古城,更是近代转型中的新型城市.在李劼人笔下,成都的历史和现实紧密相关,城市与乡村共同构成了独特的空间场域.该研究从日常生活空间、阶级空间和性别空间3个视角入手分析李劼人小说的空间场域特点,借此探寻小说中的权力表征及其背后的权力更替.李劼人小说十分注重空间性,无论是从小说中城市地理空...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CNKI期刊作为数据来源,应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绘制了国内旅游商业化研究的知识图谱,系统地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的文献特征、研究热点及趋势演进.研究发现:国内旅游商业化的发文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主要经历了缓慢(1987—2004年)、平稳(2005—2012年)和快速增长(2013—201...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络、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推进,档案管理实践工作发生相应变化和发展,档案管理相关研究人员也进行了系列的理论研究与探索。该研究以国内档案管理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检索获得近20年来档案管理相关期刊文献544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内容分析法,利用NoteExpress和CiteSpace软件对档案管理期刊文献的年代、作者、机构等外部特征和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呈现。通过研究发现,近20年来我国档案管理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档案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电子档案、档案学、人事档案等领域;档案管理研究前沿主要分布于电子文件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模式等方向。  相似文献   

5.
晚明时期,戏曲小说创作趋向于世俗化,甚至出现了大量的艳情小说。由于明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执政者没有精力治理文化市场。满清入关之后,戏曲小说的文化管理问题成为执政者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本文梳理文献史料,考察清代戏曲小说的文化管理体制的完善进程,审视专制文化管理体制下戏曲小说的文化生态,从文本、戏曲表演两个方面研讨戏曲小说禁毁管理机制,论述戏曲小说禁毁的法律化管理形态,进而分析清代文化政策与戏曲小说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单回顾了农村题材小说的历史,然后从主题、题材、表现方法和艺术创新等方面研究了新时期农村题材小说的现状,最后预测其广阔前景,是与时俱进的大时代大文学.  相似文献   

7.
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总体呈现该领域发展态势,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综述性分析。首先,对齐鲁民间传统体育进行相关文献数据分析;其次,对该领域相关论文文献进行分析;再次,对该领域相关著作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的文献研究呈递减趋势;相关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缺少多学科、新视角的深挖与深描;相关的著作研究不多,从创新的视角进行解析的较少。笔者建议,该领域未来可侧重于跨学科、综合性深度研究。  相似文献   

8.
鲁迅研究在中国文学研究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1997~2006年的5645篇鲁迅研究文献,从论文时间、数量分布、载文期刊、作者、文献主题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法国著名小说家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先河,该小说突破了传统小说在描写人物、环境上的手法,将意识流思维代入小说中,不仅使小说中的空间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故事人物形象更加具有典型性和特性,使小说焕然一新,成为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0.
《换位》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戴维·洛奇的重要小说之一,是其"校园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后现代主义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各种时代主题。本文尝试对小说《换位》写作手法进行篇际互文性研究,从篇际互文性的转换方面和链接方面来分析小说《换位》的篇际互文性艺术,以此来加深对该小说的语言艺术和社会涵义的赏析和感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珍品图录》中公布了一篇题为《天主教教义》的文献,目录编者认为作者为“利玛窦”。本文对这篇文献的内容,作者做了初步研究,认为从内容上说此文不是天主教教义,而是传教士抄写的一篇佛教经文;从作者来看,也不是利玛窦,而很可能是入传传教士孟三德或麦安东。该文献长期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无人问津,但作者认为1999年该文献已由中国国家图书馆正式公布,不论作者是谁,以及该文如何传入中国国家图书馆,它在中国天主教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应引起学界注意,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整合条块分割、多源异构的巴蜀中医特色文献,促进巴蜀中医特色文献资源的有效存藏、科学组织和资源共享,该文在分析数字人文背景下国内外特藏资源研究和实践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收集、整理、研究巴蜀中医古籍及巴蜀名老中医处方笺、手稿等特色文献的意义,以构建巴蜀中医特色资源知识库为例,提出构建该知识库的总体思路,重点探讨数字人文视域下构建该知识库的4个重要步骤,探究数字人文在特色资源建设中的应用模式,以期建设成可容纳多机构各类巴蜀中医特色资源的存储整合管理系统和跨平台、多种展示方式的资源展示服务平台,以及为该领域的研究者和普通用户等不同群体在互联网上提供文献资源服务和知识服务的知识库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13.
《九云记》是据朝鲜小说《九云梦》增演而成的汉文白话小说,又曾吸纳数十部中国小说的内容,在东亚古小说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其作者的国籍问题曾引发激烈讨论,为"1998年文坛十大论争"之一,然囿于材料,迄无定论。利用新见《九云楼》抄本可重作探讨,首先回应中国小说论者的三大力证:《碧芦集》等文献记载歧见迭出,难成定论;小说的中国色彩因袭自中国小说并衍生出种种漏隙;不同来源文本白话语言优劣悬殊,作者并不娴于白话。其次从有关中国地理描述的反常讹误与朝鲜视角,词汇语法使用的非中文母语痕迹与朝鲜指向等认定:《九云记》作者是朝鲜人。  相似文献   

14.
陈衡哲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进行文学创作的女作家.她的小说,体现了中国现代小说初期创作的面貌和特色.在陈衡哲对现代小说艺术的大胆追求和实践中,既显示出其小说创作的发展和进步,也留下了新文学女性先驱者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途程中筚路蓝缕、开拓前行的足迹.  相似文献   

15.
陈洪标 《文化交流》2010,(10):75-78
宁海作家浦子印销4.8万册的长篇处女作《龙窑》自出版后受到多方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文艺报》《文学报》等媒体先后发表了对该小说的评论文章,雷达、李敬泽、陈思和等10多位作家和评论家对这部小说纷纷叫好.称该小说是“对时光深处的乡村和大地充满诗意的怀想”。  相似文献   

16.
巴赫金一生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确立了对话理论,在他对其进行具体文本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复调小说和狂欢化思想.文章从巴赫金对话理论入手,探讨了复调小说和狂欢化文本的表现及它们与对话理论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从文献传播学视野进行古代小说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小说文献及其载体的文本信息源、写作者、文献传递者、传播渠道、传播手段及传播环境等方面对古代小说传播与诠解的影响。据此探究《水浒传》的作者时,可以发现在明代《水浒传》版本题署、目录学著述、相关族谱与家谱、明人札记等《水浒传》早期流传的文献载体中,或作施耐庵,或作罗贯中,或署施、罗二氏,众说纷纭。然而,上述文献载体的记录者与《水浒传》之间均非直接相关,所言的信息来源多系"听""闻"或阅读"故老传闻",研判结论多属感性认识,甚至存在互抄与随意发挥等现象。从《百川书志》等明代目录学著述到郎瑛、李贽、冯梦龙、"笑花主人"等涵盖彼时社会各阶层的时人札记,再到现存《水浒传》早期刊本的版刻题署,多将施耐庵与罗贯中二人并举。通过这些多重证据可知,施耐庵与罗贯中对《水浒传》最终定型的作用甚大,两人皆是作品的重要编纂者,不可随意抹杀其中任何一人。而《施耐庵墓志》《故处士施公墓志铭》《施氏长门谱》等文献所提及的施彦端与写作《水浒传》的施耐庵二者是否为同一人,仍缺乏有效勾连的证据,有待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初以来,英语世界对李渔小说的翻译与研究,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几经沉浮,李渔小说如今在西方汉学领域已确立经典的地位.本文以全面而详实的资料系统回顾了这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对重要的译本、翻译家及其成果进行了客观的梳理与分析,总结归纳了李渔小说英译的特征,并指出了英语语境中李渔译介存在的问题.思考海外汉学界对李渔的翻译与接受,无疑有助于理解李渔及其对东西方读者的影响,继续推动李渔作品在海外的翻译与研究,促进中外学者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以2002—2023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俄语翻译的673篇文献为数据来源,借助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俄语翻译研究领域文献进行可视化呈现,量化分析其研究现状及热点,探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预测与展望。研究结果表明:俄语翻译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翻译原则及策略、翻译人才的培养;俄语翻译在研究范式、方法与工具、理论层面的创新程度存在不足;同一学科、交叉学科间的研究者合作有待加强;翻译理念呈现出滞后化特征;翻译原则与策略相关研究亟待提升;翻译人才培养机制应以时代需要为导向进行调整。未来俄语翻译研究可能将更加注重跨学科交叉;语料库在词典编纂、机器翻译、翻译研究和语言教学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将成为重要研究方向;翻译技术及机器翻译领域的研究也将继续成为研究热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人物名片当代著名作家、编剧,茅盾文学奖得主。1964年生于浙江富阳。作品被译成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俄罗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33种语言。其中《解密》英文版入选"企鹅经典"文库,是中国首部收入该文库的当代小说;2014年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年度十佳小说";2015年获美国C A L A最佳图书奖;2017年被英国《每日电讯报》评为"史上最杰出的20部间谍小说"。根据其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暗算》和电影《风声》,是掀起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狂潮的经典之作,深受观众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