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聪聪:王老师,把句子合并起来就是把句子一句挨(āi)一句抄在一起吗?王老师:错了,并不是任何两句话都可以合成一句话的。聪聪:那有什么条件吗?王老师:是的。要合并的两句话的话题必须是相同的。我们可以先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可省略第二句的主语,把第一句的句号改为逗号,连起来,两句话就合成一句话了。聪聪:王老师,举个例子吧。王老师:行。如原句:文文打开窗子。文文呼吸新鲜空气。合成句:文文打开窗子,呼吸新鲜空气。聪聪:噢,我明白了。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后,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变,但语句更简洁了。王老师:确实是这样。☆边读边练☆把两句话…  相似文献   

2.
于雯雯  李冲 《现代语文》2004,(12):37-37
一次语文课上,老师出示几句子让我们辨别正误。其中有这么一句:“这次领导班子会议,实际还有三名群众参加。”当老师问我们这个句子是“正”是“误”时,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喊道:“误!”老师愣住了,但不一会儿,老师好像突然来了兴致,接着问:“错在哪儿啦?”我抢先站起来回答:“‘群众’前面不能加上表示数量的词语。  相似文献   

3.
存在句是表示什么地方存在什么人或物的一种句式。它的典型结构方式是: 处所词语+动词+着+名词性词语例如: (1)床上躺着一个人。(2)地上堆着许多白菜。(3)天上飞着一只鸟。(4)大街上跑着两辆汽车。根据句中动词是否表示动作行为和这行为是否在持续,存在句分为静态存在句和动态存在句两类。例(1)(2)中的“躺着”和“堆着”只表示人或物存在的方式,不表示动作行为在持续,故这两个句子为静态存在句。例(3)(4)中的“飞着”和“跑着”不但表示动作行为,而且表示动作在  相似文献   

4.
存现句是处所词语作主语,全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什么事物的句子.它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动词谓语句.存现句中的处所词语必须位于句首且作主语;存现句的处所词语前面可以有修饰成分;存现句中可以有几个处所词语;一般情况下,存现句中的处所词语不可缺少;存现句的处所词语前后有时有名词或人称代词出现.  相似文献   

5.
在众多词语中.有一类词语可以表示否定.一般可称为“否定词”。比如,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的“不”.对具有或存在的事物表示否定的“没有”,与“有”相对的“无”。这些否定词如果用在谓语前对谓语加以否定,句子就成了否定句。  相似文献   

6.
存在句     
<正> 01“处所(时间)词语+动词+名词”的结构形式,一般叫作“存在句”或“存现句”。其特点是:开头的名词性词语经常是表示处所的,动词是表示某一事物的存在、出现或消失,动词后面的名词性词语则表示那存在、出现或消失的事物;动词后边经常带“着”或“了”或“过”;动词后边的名词一般代表无定的事物,前边往往有“一个、几个”等词  相似文献   

7.
“界而未界”,单看起来似乎不通,可是如果前面加上“隔而不隔”,并用于句子中,意思就明显了。请看: ①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叶圣陶《苏州园林》这是一种有趣的语法现象。句中的“界”本是名词,由于前面的动词“隔”组成了与它类似的结构,因而很顺当地活用为动词,表示“划界”之意。这种受他类词影响而改变词性的现象,我们不妨称之为词性的“同化”。在古汉语中可以找到它的渊源。如:a、耕而食,蚕而衣 b、生死而肉骨  相似文献   

8.
我们都知道,英语句子中存在着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和系表关系等。掌握好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英语阅读和写作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实在英语句子中还存在着一些逻辑关系,从逻辑角度分析的词与词的关系和从句子结构角度分析的词与词的关系不一样。下面就英语中出现的逻辑关系作一些介绍。一、作定语的动词不定式与被修饰的名词构成逻辑动宾关系当动词不定式作前面名词的定语时,该动词不定式的动词与其前面被修饰的名词可以构成逻辑动宾关系,如果不定式中的动词为不及物动词,则要在该动词后加上恰当的介词。例如:1.Ihavealotofthing…  相似文献   

9.
名词作状语,属于文言词类活用。一般地说,动词谓语前的名词,大多是主语,只有少数的(包括时间、方位、处所名词)被活用为状语。虽然如此,但也给学生学习文言课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辨识名词活用作状语,首先应以施受关系或陈述关系为标准,辨识其是否属于活用。如果动词谓语前的名词,是动词谓语的施事或受事,就是说,它同动词谓语是被陈述与陈述的关系,那么它就是句子的主语而并非活用为状语。如“项伯杀人”句中的动词“杀”前边的名词“项伯”,是动作“杀”的发出者,是施事,动词“杀”是陈述名词“项伯”怎么样的,二者是  相似文献   

10.
一天,聪聪和明明又凑到了一块。聪聪:明明,我们今天比赛什么?明明:比谁知道的四字词语多。聪聪:那以什么为题呢?明明:以动物怎么样?我们说的四字词语的第  相似文献   

11.
聪聪:王老师,“我喜欢唱歌。”“姐姐喜欢唱歌。”这样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该怎么做?王老师:我们可以先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然后想想两句话的异同。共同点:喜欢唱歌。不同点:喜欢唱歌的人不同。聪聪:接下来呢?王老师:我们可以在“我”“姐姐”之间加“和”,“我和姐姐”之后加“都”共同点——“喜欢唱歌”取其中一个。这两句话就合成:我和姐姐都喜欢唱歌。聪聪:还有其他的办法呢!老师,我改成“我喜欢唱歌,姐姐也喜欢唱歌。”这样行吗?王老师:也可以。这是把第一句话的句号改成逗号,在第二句的“姐姐”后加“也”,这样两句话也可以合成一句话…  相似文献   

12.
以《水浒传》为语料,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不管表示空间,还是表示时间,“前”的使用频率都高于“后”,它们主要表示空间意义;“前”、“后”与其它词语结合表示空间时,不能省略;。前”能用在动词前,“后”则没有;“后”可用在动词后表时间。双音节方位词中,“前面”、“后面”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其它方位词语。  相似文献   

13.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类句子:“给”也可以代替“被”。(张志公《语法学习讲话》,P93)在这里,“给”和“被”的性质都不再是介词,它们表示的是“给”、“被”这两个词本身,在句中分别充当主语和谓语动词“代替”的宾语,语法功能大致相当于一个名词。这样的词语在元语言学中叫作“目的语”(Object language).元语言学认为:语言从语义角度可以分析为两个级别,用来对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一句完整的话,即句子,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最基本的形式,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部分说的是“干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如:小丽玩汽球.小猫钓鱼.小明是个三好学生.湖水真美丽等等.另一种是比较具体的形式,不仅要说清“谁,干什么”,还要说清“什么时候(时间)、什么地方(地点)”.这种形式的句子,我们不妨就称之为“四素句”.例如:放学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打扫教室.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开始,训练表达一个“四素”完整的句子,能使学生学会把叙述内容的意思表达完整,并且能更清楚地了解别人所叙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新编高中《语文》第三册把《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中的“(朱亥)袖四十斤大铁椎,椎杀晋鄙”注释为:“拿出袖子里的铁椎,用铁棰打死晋鄙。前一个‘椎’是名词,后一个。椎’是动词”。笔者认为,后一个“椎”在句中用在动词“杀”的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是名词作状语,而不是用作动词。王力的《古代汉语》指出:“凡动词谓语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  相似文献   

16.
我会学 句型展示:只要上课有听不懂的内容,我下课后就一定找老师问个明白。句型特点:这个句子包含有两层内容,一层是“上课有听不懂的内容”,第二层是“我下课后一定找老师问个明白”。两层内容用“只要”和“就”这两个词语联系了起来。前面的内容表示的是条件,后面的内容表示的是在前面的条件之下所产生的结果。这样的句子关系叫条件关系。表示这种关系的词语还有“只有……,才能……。”“无论……,都……。”“不管……,都……。”等等。我们在谈论或分析问题时经常用到这样的句子。  相似文献   

17.
一、复习检查 ,导入新课。1 认读上堂课大家提出的未解决的词语 :骄阳似火惊涛拍岸。2 接着请大家听两段话 ,看谁会听。(1)暑假到了 ,爸爸带聪聪去青岛旅游。(2)聪聪背着旅行包 ,戴着太阳镜 ,一蹦一跳地走在马路上。这两段话说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3 聪聪正高兴着哪!这时 ,爸爸突然问聪聪 :你知道“骄阳似火”是什么意思吗?老师用手作话筒状放到学生面前请学生当聪聪来回答。)过渡 :你可真聪明 ,聪聪就是这样回答的。打开书本 ,我们一起来看。二、细读课文 ,学查“无字词典”。(一)学习“骄阳似火”部分。1 聪聪的这句话该怎样来读呢?谁…  相似文献   

18.
信鸽往来     
问:mathematics,physics,politics等以鄄ics结尾的学科名词在句中作主语时,谓语动词通常用单数形式。这条规则早已为大家所接受。但我在词典中见到这样的句子:1)Mymathematicsareweak.2)Politicsis(orare)mostimportant.如何理解句1)中的are和句2)中的is(orare)?(内蒙古海拉尔王自倩)答:不错,你说的以鄄ics结尾的表示学科的名词通常具有单数意义,紧跟这样的主语后面的谓语动词也应为单数形式。但也不应该忽视,同是这些以鄄ics结尾的名词,有时还具有“学科”以外的意义。这时,与之紧紧相随的谓语动词就应为复数形式。例如:1)Theeconomicsof…  相似文献   

19.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它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或定语,前面可以附加数量词、指示代词或形容词,但它不能带宾语,不能受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而动词是表示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大多能带宾语,常受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如果一个短语或句子中的名词并不具备以上所说的名词那些特点,反倒具备了动词的特点。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1.名词后带宾语,该名词一般活用作动词:  相似文献   

20.
在《宋书》中,“未详”类词语多用于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和正反问句的句首,从整个句子的语气来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全句变为陈述句,前加“未详”类词语表示存疑;一类全句仍为疑问句,用“未详“类词语引出问句.提醒听话者注意,探问事实和催促听话者作答。从中我们可以管窥现代汉语间接问句的前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