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中的LC电磁振荡实验,如果用低压电容和小电感,并在LC电路中串入灵敏电流计,就会产生如下问题:一是电容器储备的能量少,不便于直观演示;二是由于灵敏电流计存在内阻,会使LC电磁振荡回路产生过阻尼振荡,并且灵敏电流计指针的频率响应不够,容易产生假象。  相似文献   

2.
RLC阻尼振荡的演示,一般用长余辉慢扫描示波器显示振荡电压图线.用机械开关控制电容器的充电.充电后,拨动机械开关闭合RLC振荡电路,用示波器观察电感两端电压的变化,则在荧光屏显示一次阻尼振荡过程.这种演示方式的缺陷,是不能在荧光屏上获得稳定的振荡过程的图线.为此  相似文献   

3.
测量电感一般采用交流电桥和交流电表,尽管这种测量法是精确的,但却缺乏教学的意义。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应使学生通过对物理量的测量,能更好地理解物理量的物理内涵。为此,下面介绍两种按电感的定义来测量电感的方法。 为了便于了解测量误差,须制作一个电感线圈:线圈为单层、330匝的空芯线圈,其长度0.26m,横截面积为0.005m~2。利用公式  相似文献   

4.
以前 ,演示电容器充放电的方法均采用让小灯泡(小电珠 )发光法 ,即给电容器充电时小灯泡发一次光 ,让电容器放电时小灯泡再发一次光。此种方法 ,只能说明电容器能充电 ,也能放电 ,而不能说明电容器的充电电流与放电电流的方向相反。为此笔者制做了一个教具 ,方法如下 :一、准备一个磁性较强的小条磁铁。二、用 0 .1毫米的铜漆包线绕一个 50 0匝的小线圈 ,其内径以能套入小条形磁铁 ,并能左右顺利地运动为宜。图 1三、再做一个∪形铝框。铝框的两端分别比小线圈长出 1至 2厘米。并在1厘米端顶部往下 2毫米处 ,用大头针打一小孔 ,再在 2厘米端…  相似文献   

5.
在做“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是:静电计是怎样测量电势差的?为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两点:一是两个彼此靠近又相互绝缘的导体构成一个电容器。二是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电荷量越多,两极间的电势差就越大。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报刊杂志发表过不少关于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改进及教具制作的文章 ,其使用的电感 ,有用电磁振荡演示仪中的线圈 ,或用 2kW的自耦变压器的线圈 ,也有自制的电感线圈。显示自感现象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除了用小灯泡显示以外 ,还有用发光二极管、氛管式电表显示的。在此启发下 ,也对该实验进行了研究 ,我对物理仪器室里可做自感现象实验的器材 ,一件一件地进行探索 ,发现采用仪器室一些现有的实验器材来演示自感现象 ,其实验效果也不差。条件一般的仪器室都配备这些实验器材 ,都可以开出这个演示实验。现在把几种取材及实验方法介绍给…  相似文献   

7.
电感的测量     
在实验教学中,有时需要用到电感器。但电感器往往是自制件,不象电阻器或电容器有专业厂家生产,品种规格繁多,使用者有很大的选择余地,而且电阻电容又很容易串并联,便于获得所需要的阻值或容量。电感器的自行制造往往复杂而又麻烦,且不易与设计值相吻合,特别是对含有铁磁性物质的电感器,因此电感器制成之后对电感的测量就十分重要。衡量电感器有很多质量指标,例如:电感量、品质因素、损耗、工作温度、绝缘电阻、抗电强度、稳定性等等。严格来讲,电感器是非纯电感的元件,它是电感、分布电容、电阻的组合体,当然在外观上是不可能把一个电感器的…  相似文献   

8.
楞次定律实验演示器构思巧妙 ,结构简单 ,制作方便 ,成本较低 ,能改进书本上用电流计确定感生电流方向的麻烦之处 ,显示效果直观。该装置用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通发光来直接揭示线圈中感生电流的流向 ,从而确定感生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在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的阻碍关系 ,能很直观、方便地验证楞次定律。为了加强显示效果 ,采用三个发光二极管串联发光 ,因此还应用了钕铁硼强磁性材料 ,使其磁感应强度达 80T。在磁铁插入、拔出线圈过程中 ,即使磁体的运动速度不快 ,由于短时间内磁通量变化较大 ,因此在线圈两端产生的感生电动势足以使三个串联的…  相似文献   

9.
对超导材料应用于射频接收线圈进行了实验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超导材料代替铜制成接收线圈可提高品质因数.仿真结果表明使用保留圆环内层护套的超导谐振电感制作接收线圈,也可有效提高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  相似文献   

10.
用实验解释影响电感的因素有线圈的大小、形状、圈数,以及是否有铁芯。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人们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特征.兴趣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时期,教师如果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为乐趣,进而转化为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习的经久不衰的求知欲.1 从学生心理特征出发,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演示实验是属于直观教学的一种方式,能丰富学生感性知识.教师要善于利用好奇心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讲电磁感应的条件时,先给学生做了演示实验.当条形永久磁铁穿入与灵敏电流计组成闭合回路的线圈时,电流计指针立刻发生偏转.学生都睁大眼睛盯住电流计仔细观看,注意力一下子被实验产生的现象吸引.观察完实验后学生们到很奇怪,电路中并没有电源,电流是从哪里“跑出来的呢?”这时给学生们讲了电磁感应的概念和产生条件.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很感兴趣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简易电流计 这是一个用于测量微小电流的简单电流计。学生通过制作和使用这个电流计,将能够演示电流的磁效应,解释它在电测量中的应用。它能显示电流的存在,电流强度的大小及电流方向。 制作材料 刀片一片,缝衣针一根,麦杆一根,软木塞一个,薄铝一片(3.5cm×14.5cm),卡片纸一张,漆包线5—6米(φ1mm),木块一个(截面积为1.5cm×6cm),胶带纸等。  相似文献   

13.
1利用示波器演示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 (1)仪器 示波器2台;信号源1台;平行板电容器1个;电视拉杆天线2副。实验前,先用直径0.1mm的高强度漆包线,在一个300kΩ的电阻上绕150圈,线圈两端分别焊在电阻两端引线上。  相似文献   

14.
演示通电螺线管中磁场能量的实验,曾有过各种方法。如观察断路时的电火花、人体感受电压刺激、用电流计或放电管显示等,都可演示。方法不同,各有所长,但其共同的缺点是:现象不够明显,观察面不大,所用器件和电源笨重,搬动不方便。这里介绍一简便有效的方法。 一.器件 1号干电池四节,小体积电感(在5~10W变压器铁芯上用φ0.3mm漆包线绕满为止),彩色发光二极管若干个串接到一起,并布成图案,按钮开关一个。  相似文献   

15.
在电讯,微波,脉冲和计算技术等凡是涉及到高频讯号的情况中,信号的传输就成了设计时所必需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传输线的电容在讯号的传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电容分布在传输线上形成分布电容。一段同轴电缆传输线上的电容实际上就是一个圆柱形电容器。对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我们已经十分熟悉了,但是,如果电缆线不同轴,即电容变为偏轴的圆柱形电容器,这时电容将发生变化。本文打算利用电轴法求出偏轴圆柱形电容器的精确解,并就解做一些简单地讨论。  相似文献   

16.
据我们所知,在物理教学中,通常在两个电路分开作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实验。这样作实验,不仅不能给人一个通、断电自感的完整印象,而且还往往引起一系列误解:断电后瞬时,误认为电感支路中的电流会突然地比原来还强;断电后瞬时,误以为电阻支路中的电流一定比原来强;……一般认为,在一个电路的同一部分是不可能依次观察到通、断电自感现象的。然而,我们作成了这个实验,称之为“完整的自感实验”。这个实验不仅给人一个通、断电自感的完整印象,还能避免使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 一、理论分析 一个具有自感系数L、电阻R_2的线圈与一个电阻R_1的电阻器并连后,通过电键  相似文献   

17.
物理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是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 ,但演示的思路和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 ,才能收到预期的功效。例如 :平行板电容器实验的演示 ,教师一般都是按照有关中学物理实验书刊上所介绍的步骤和方法 (注一 )去验证其电容跟相对面积成正比 ,跟两极板的间距成反比 ,跟板间电介质有关 ,以及演示两板间的匀强电场电力线的分布。这样做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思维活跃的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疑问 ,如 :为什么电容器要用两个相互绝缘的极板组成呢 ?而其中一个电极又为什么要接地 ?电容器中…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将LC闭合振荡电路[图1(甲)]的电容器两极板远离,将线圈一部分拉开,即成为开放电路[图1(乙)]。其开放部分叫天线和地线,也有时都叫天线[图1(丙)]。若再把余留部分也开放,  相似文献   

19.
有些老式演示电流计 (如原南京教学仪学仪器厂、新安江电表厂生产的演示电流计 )稍加改装 ,使其量程与 J0 4 0 7、J0 4 0 8型学生分组用直流安培计、直流伏特计的量程一致 ,在演示电路联接等实验时 ,由于两者量程相同 ,使用和讲解都较方便。由于生产厂家和生产年代不同 ,电路安排亦不相同。有的表后背有两个开关 ,一个控制指针左右摆动方向 ,一个控制交直流 ,在开关里装有氧化铜整流器。也有只有一个控制左右摆动的开关 ,也有没有开关的。标度盘的零点均设在中间。电表的满度电流一般为± 2 m A,即向左 2 m A满度 ,向右也是 2 m A满度。电…  相似文献   

20.
高中《物理》中电容器的电容和电容器存储电荷量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难于讲解,学生难于理解接受。笔者设计了一项综合实验——测量电容器的电容值,将抽象的电容、电荷量、电流的概念,通过实验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有益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