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上期刊登《采访之前该做些什么?》前部分,谈了采访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应准备的第一个内容。这篇文章谈谈采访前进行准备的其他内容。  相似文献   

2.
随着广播电视媒体的迅速发展,主持人队伍不断壮大,为了满足广大新加入主持人队伍的同志学习的需要,本刊约请湖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廖声武从今年第9期开始开办主持人业务系列讲座,共4讲:题目是《主持人形象塑造与语言表达》、《主持人采访问题》、《主持人要善于做评论》、《主持人的策划方略》。  相似文献   

3.
约稿启事     
《今传媒》2014,(4)
正《封面人物》:专访对象为知名主持人、传媒知名人物以及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建树颇丰,影响较大的博导级学者,访谈内容为其对所在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热点及难点问题发表的真知灼见,字数5000字左右,并提供封面人物的照片。本栏目通过对嘉宾的采访,从而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媒,认识传媒,立足传媒。《本刊特稿》:本栏目与"封面人物"相呼应,即刊登知名人物特别邀请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学术研究论文,文章题目将在本期封面刊登,重点导读,字数8000字左右。  相似文献   

4.
约稿启事     
《今传媒》2014,(3):3
正《封面人物》:专访对象为知名主持人、传媒知名人物以及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建树颇丰,影响较大的博导级学者,访谈内容为其对所在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热点及难点问题发表的真知灼见,字数5000字左右,并提供封面人物的照片。本栏目通过对嘉宾的采访,从而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媒,认识传媒,立足传媒。《本刊特稿》:本栏目与"封面人物"相呼应,即刊登知名人物特别邀请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学术研究论文,文章题目将在本期封面刊登,重点导读,字数8000字左右。  相似文献   

5.
约稿启事     
《今传媒》2014,(6)
正《封面人物》:专访对象为知名主持人、传媒知名人物以及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建树颇丰,影响较大的博导级学者,访谈内容为其对所在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热点及难点问题发表的真知灼见,字数5000字左右,并提供封面人物的照片。本栏目通过对嘉宾的采访,从而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媒,认识传媒,立足传媒。《本刊特稿》:本栏目与"封面人物"相呼应,即刊登知名人物特别邀请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学术研究论文,文章题目将在本期封面刊登,重点导读,字数8000字左右。  相似文献   

6.
约稿启事     
《今传媒》2013,(10):3
《封面人物》:专访对象为知名主持人、传媒知名人物以及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建树颇丰,影响较大的博导级学者,访谈内容为其对所在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热点及难点问题发表的真知灼见,字数5000字左右,并提供封面人物的照片。本栏目通过对嘉宾的采访,从而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媒,认识传媒,立足传媒。《本刊特稿》:本栏目与"封面人物"相呼应,即刊登知名人物特别邀请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学术研究论文,文章题目将在本期封面刊登,重点导读,字数8000字左右。  相似文献   

7.
赵忠祥是我国最早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现仍在中央台主持“人与自然”节目。7月20日《解放日报》、7月17日《生活周刊》分别发表了胡国强和大伟对赵忠祥的采访,他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一天,《半边天》特别节目主持人张越正在采访一个女孩,女孩在谈她的妈妈。  相似文献   

9.
央视《梦想中国》主持人李咏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他还不知道,节目组正在经历一场人事地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约稿启事     
《今传媒》2014,(2)
正《封面人物》:专访对象为知名主持人、传媒知名人物以及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建树颇丰,影响较大的博导级学者,访谈内容为其对所在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热点及难点问题发表的真知灼见,字数5000字左右,并提供封面人物的照片。本栏目通过对嘉宾的采访,从而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媒,认识传媒,立足传媒。《本刊特稿》:本栏目与"封面人物"相呼应,即刊登知名人物特别邀请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学术  相似文献   

11.
王平 《新闻采编》2005,(1):11-13
《东方之子》节目主持人白岩松采访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余秋雨时,精心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约稿启事     
《今传媒》2014,(12):3-3
正《封面人物》:专访对象为知名主持人、传媒知名人物以及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建树颇丰,影响较大的博导级学者,访谈内容为其对所在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热点及难点问题发表的真知灼见,字数5000字左右,并提供封面人物的照片。本栏目通过对嘉宾的采访,从而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媒,认识传媒,立足传媒。《本刊特稿》:本栏目与"封面人物"相呼应,即刊登知名人物特别邀请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学术  相似文献   

13.
中央电视台十频道2月16日在《讲述》栏目中,重播了栏目主持人采访郑州圆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薛荣女士的访谈后,这个事件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作为这个节目的重要角色之一,我和我采写的报道被主持人当作节目的主线和脉络贯穿到访谈的始终。我采访的系列报道《施恩图报,我咋张口?》,在一年前,  相似文献   

14.
《非常童年》是一部采访纪实文学作品,作者是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栏目主持人周洲,她对八位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天才少年”进行了采访,记录下他们不同于常人的童年及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之所以称为“非  相似文献   

15.
第四届广播电视“金话筒奖”评选之后,中央台《焦点访谈》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评委白岩松、评委会主任赵忠祥都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优秀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不仅要看他的言语和形体,最看重的还是采访能力,因为采访能力是主持人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作为优秀主持人出身的评委,他们的话自然极具权威性,当然还有针对性,切中时弊。对于《焦点访谈》一类以采访报道为主的节目,也确实应该提出这样的要求。但是否所有的主持人都适用这一标准呢?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现在的电视节目越来越繁杂,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16.
行云 《河北广播》2001,(2):18-19
河北经济广播电台全天侯直播节目开播之时,我做了新闻节目《北方快车》主持人,说是主持人,其实较之新闻播音员最大的区别只是在形式上由录播改为直播,节目设置,编排基本是值班主任的事,虽然我也参与节目编排和采访,但从严格意义上讲,那会儿我的角色充其量应该算是“新闻直播员”,五年后,《北方快车》节目设置了一档新栏目《新闻快餐》,以节目主持人为核心,以今日事,紧要事,突发事,有趣事为采访主题,在贴近百姓生活上做章,这次我才真正做了一次新闻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7.
提问,是一切新闻采访活动的基础,往往成为决定采访是否成功的关键。 采访中,记者要问得有水平的确不容易。老记者周孝庵在《访问》一文中指出:“访问不难,发问实难。”著名记者柯天也深有同感。他在《怎样做一个新闻记者》一文中指出:“采访是一种应世最高的艺术,也是新闻最微妙而又最困难的技术。”而这所有的困难在担任采访提问任务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道理很简单:广播、报纸等传媒中,记者若提问不当,尚能加以隐藏。而电视节目主持人提问的表现让观众一览无余。鉴于电视的“放大功能”,还会对提问时“精彩”或“拙劣”加以夸张,所以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提问敏感起来,并自觉地将提问水平纳入衡量主持人整体水平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今年初, 《羊城晚报》一位女记者出差到福州,在“的士”上听司机说,当官的做坏事,最怕《新闻半小时》,颇感惊讶,就临时改变日程安排,带着采访本来到福建电视台新闻部……。香港一位记者在福建采访,看了《新闻半小时》,萌发出写一篇专稿的兴趣,于是找到了《新闻半小时》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9.
采访是记者发现新闻的第一手段。一次成功的采访,有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1997年,我在一次采访中,写出了一篇反映农业部、铁道部两位部长为石家庄郊县农民办实事的稿件《部长调运收割机》,这篇消息在《石家庄日报》一版头条刊登后,《农民日报》、《河北日报》均在一版显著位  相似文献   

20.
服务热线     
主持人语:近来,我们陆续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或来电,希望本刊刊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名单,以便联系工作。在有关单位的协助下,《新闻战线》杂志的《服务热线》栏目收集到了相关资料,现予刊登,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