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一九二七年的四月十二日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血日。從这一天以蒋介石為首的國民党反动派對中國共產党和工人阶级实行突然的襲擊之後,公開的和秘密的屠杀,在他們势力所到之處更迅速的蔓延了。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之上,蔣介石在南京建立了他的反動統治王朝。從這一天中国共產党和工人階級遭遇到這種突然的襲擊之後,中国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历史轉到了十年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階段。中國共產黨揭起土地革命的新旗幟,成立了紅軍,开始創造出革命根据地——解放區。從這一天生氣勃勃的中國第一次大革命被蔣介石匪徒葬送了,此後‘內戰代替了团结,獨裁代替了民主,黑暗的中国代替了光明的中國。’《見‘论聯和政府’》廿二年间蔣介石卖国反動的政策把中國拖到了絕境。也從這一天中国共产党領導的中國革命,其重心從大城市转到農村,經过了十年的土地革命、八年的抗日戰爭、三年的解放戰爭、逐步的又走向勝利。打垮了國內外敵入,建立起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国——我們偉大的祖国。因此,‘四一二’這个历史大血日的史实,我們全國人民是應該牢記着  相似文献   

2.
一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一九二七年國民黨反動派叛賣了革命,他們與帝國主義者和封建主義者結成了同盟,‘背信棄義地向着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来一個突然的襲擊,生氣蓬勃的中國大革命就被斷送了。從此以後,內戰代替了團結,獨裁代替了民主,黑暗的中國代替了光明的中國。但是,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並没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揩乾净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屍首,他們又繼續戰鬥了。他們高舉起革命的大旗,舉行了武裝的抵抗,在中國廣大的區域內,組織了人民的政府,實行了土地的改革,創造了人民的軍隊——中國紅軍,保存了與發展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力量。’(毛  相似文献   

3.
如果說蘇德戰争的第三年是使戰爭發生根本變化的一年,則戰爭的第四年(卽一九四四年)就是驅逐德寇全部出蘇聯國境的年份了。這一年,蘇聯軍隊爲了肅清國境内的敵寇和追擊受傷的法西斯野獸。曾給予德寇十次致命的打擊。 (1)一月間紅軍在列寧格勒擊破了德寇的持久防線,  相似文献   

4.
列宁主义的策略原則,允許在殖民地革命的一定階段上與資產階級作暫時的同盟和協議。毛澤東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戰争時期所寫的一些著作中,就遵照這个原則研討了並論證了無產階級在日本軍國主義者武力侵入中國的前夕的新情况下對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應行的策略。毛澤東在第二次革命戰争時期中一些著作中(「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關於蔣介石聲明的聲明,」「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等等),基於深刻的馬克思主義的對国内外情勢底分析,而得出了结論说,很早使中國分裂的基本矛盾,是帝國主義與中国間及封建秩序與廣大人民群眾利益間的矛盾,而到了一九三七年則中日矛盾佔了首要地位。這个矛盾成為主要矛盾,並改變了國内各階級底相互關係,因而也要求中國共產黨策略的改變。一九三五年十二月毛澤東在瓦窑堡(陕北)党的活動分子會議上曾作報  相似文献   

5.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一九四五年八月至一九四九年十月) (一)中國共產黨爲爭取國內和平民主而鬥争的時期 (一九四五年八月至一九四六年六月) 一、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內階級關係的新變化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日本帝國主義宣佈無條件投降,結束了中國的抗日戰爭。中國人民經過了八年的苦戰奮鬥,迫切地希望實現國內和平民主,休養生息,以恢復戰爭的創傷。但是美帝國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代替德意日法西斯成爲世界反動勢力的中心,積極推行其擴張政策,以戰爭威脅全世界人民。因此,在日本宣佈投降後,美帝國主義就代替了日本在中國的地位,企圖把中國變爲美國獨佔的殖民地。爲了實現這個侵略野心,美帝國主義就積極援助蔣介石反動集團向中國人民發動了進攻。因此,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內的階級關係就發生了新的變化。中國人民和日本帝國主義之間的尖銳的民族矛盾,由於抗日戰爭的勝利而解决了。中國人民和美帝國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六年七月九日,廣州軍隊開始北伐。人民可以在他们的旗幟上看見‘打倒帝國主義!’‘統一全國’剷除軍閥!’等等明白浅顯的口號,這對於許多國民黨首腦只不過是說来好聽的諾言而已、但對於千百萬工人農民來說,這些口號却成了召唤的警鐘。廣州的革命軍在北閥中有了群衆的支持,正因爲如此,所以才得以迅速粉碎了抵抗他们的軍閥軍隊。湖南省城長沙於七月二十日被攻克,九月七日漢口、漢陽解放。這表示革命軍已進入中國的中心地带長江流域。隨着南方軍隊的北進,農民運動洶湧地發展開了,農會組織起來了,城市中的罷工運動和工會也開展和建立起來了。斯大林同志指出說:‘這是全民族聯合戰線底革命’,它的刀锋指  相似文献   

7.
從一個故事說起在美麗的克里米亞南岸,在藍色的黑海岸邊,一位十四歲的少年先鋒隊員,笑嘻嘻地送給我一張畫片,那是着了色的美麗的克里米亞的風景照片。她拉着我的手,指着那一片在陽光斜照下,映着金黄色的綠林,和綠林中的一座座紅色和白色的樓房說:“你喜歡這里嗎?”我笑着告訴她非常喜歡。她聽後高興地笑了,立刻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基輔有個少先隊員名叫高斯甲克拉夫乞克,在德寇佔領基輔時,一個受了重傷的紅軍戰土父給他軍隊的團旗兩面。高斯甲知道保護旗幟是會被敵人槍斃的,但他熱愛自己的國家,熱愛自己的軍隊,他不願意讓紅軍的旗幟受到敵人的蹂躪,所以他想就是爲祖國戰鬥的旗幟犧牲也是值得的,他勇敢地  相似文献   

8.
一‘二七’工人運動發生前的中國,正是不同派系的北洋軍閥在帝國主義指使下進行著禍國殃民的混戰的時候。自從一九二○年的直皖戰爭和一九二二年的直奉戰爭以後,以曹錕、吳佩孚為首的直系北洋軍閥便成爲主要的統治者,他們和其餘一些大小不等的地方軍閥分割了整個的中國,進行著搜括和出賣的罪惡活動。所有這些軍閥都具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是中國不同地區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代表和一個或幾個帝國主義國家的走狗,他們都是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統治的代表者,因此就成為中國人民兇惡的敵人,特別是工農羣衆最兇惡的敵人。  相似文献   

9.
一小引晚明農民起義軍的階級敵人增添了满清野蠻部族的力量,所以農民戰爭也就立卽轉入更艱苦複雜的民族抗戰。同時從滿清入關以後,其他義軍也到處發動,除出一部份漢奸,凡是中國人民没有不熱烈參加了抗清鬥爭。中華民族英勇抗敵壯烈犧牲,剛毅不屈的鮮血染紅了南明時期的歷史,也正是中華民族不可征服的表现。我們更可以進一步地分析在民族自衛大决鬥中,那一階級是動搖的脆弱的和暫時的,那一階級是堅决的强靱的和持久的,因爲民族鬥爭的本質仍然是階級鬥爭,農民向封建統治者的鬥爭是不可壓服的,同樣對民族壓者的反抗也是不可制止的。在南明抗清的鬥爭歷史教訓我們,農民起義軍轉入抗清鬥爭是最堅强而持久的。如大西軍張獻忠部將李定國将軍扶明抗清,馳騁於川、桂、黔、滇各地,最後於康熙元年(一六六二)殉國於大西南的邊疆;大順軍李自成部将李來亨将軍堅守川、鄂山地,抗戰到康熙三(?)最後壯烈殉國自焚於茅緣山上;山西吕粱山區農民起義軍的抗清鬥爭,更堅持到康熙十年。關於山東義軍的反清鬥爭,在魯南王俊膠東于七同時更有曹、濮地帶的榆園軍,轉戰於黄河南北兩岸,堅决抗清的光輝史蹟。最近略有所輯,試作初步論次。  相似文献   

10.
中國人民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勝了國內外反動派,取得了中國革命在全國範圍的偉大勝利。但是敵人决不甘心於他們的失敗,還在作最後掙扎,陰謀復辟。中國人民還必須努力鞏固和加强人民  相似文献   

11.
美帝國主義者破壞它參加簽字的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違反美國政府在一九五○年一月「不捲入中國內爭」的聲明,背信棄義地派遣艦隊侵略中國領土台灣,最近更明目張胆地和蒋匪介石簽訂所謂「共同防禦條約」。這個條約不只要阻撓我國解放台灣,並且「將要用於經共同協議所决定之其他地方」,換句話說,他還企圖幫助蔣匪進攻中國大陸。我國周恩來外交部長對於這件事已向全世界發表聲明:「中國人民要對干涉者和挑釁者以堅决地回擊。」「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我們教師必須教育學生,使他們對解放台灣和我國當前的國際環境有正確的認識,並激發他們積極支援解放台灣鬥爭的熱情。怎樣進行這種教育呢? 要用具體材料使學生了解:美蔣「共同防禦條約」,是美帝國主義决心與六億中國人民為敵的表現,同時也是它組織侵略陣營中的一環。美帝在歐洲搞巴黎協定、在亞洲搞馬尼拉條約,它不只企圖血洗台灣、血洗中國大陸,並且企圖發動血洗世界的大戰。因為美國政府是代表少數獨佔资本家軍需工業老闆們的利益,他們不挑起戰爭,不流人民的血,生意就不能興隆,就不能大得利潤,這樣就必然地成為戰魔、嗜血鬼。英法政府也是代表獨佔資本家的利益,所以跟着美國跑,他們跟美國結成侵略陣營也就是為着分享利润。同時我們也要教學生了解侵略陣營之間也存在着非常大的矛盾。美國為了實施擴張政策,不只在西德日本驻紥美軍,並且也在英法本國駐紥美軍,這不僅损害了英法的獨立,並使英法作為美國在歐洲的前哨陣地。當真挑起戰火,首先是燒到英法。再加上英法國力日趨衰落,所以他們對於奉行戰爭政策也具有若干動搖性。至於日本西德的人民對於横行霸道直接佔領他們國土的美軍,更帶着極大的仇恨。帝國主義間互相爭奪市場,在經濟上更有很大矛盾。在台灣問題  相似文献   

12.
解放德國圖     
強大的蘇聯紅軍追在德寇並恢復了從巴倫支海到黑海的全部國界之後,爲了徹底消滅納粹德國的軍國主義,為了把德國及西歐各族人民從希特拉匪徒統治之下解放出來,一九四五年初,在長達千餘公里的戰線上,向德國的心脏部發動了强大攻勢。而且蘇聯紅軍為了支援盟國軍隊,曾把巳經决定了的進攻日程從一月二十日提前到一月十二日。像巨流  相似文献   

13.
一殖民地危機的深化在抗戰期间,国民黨統治區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經济;日本投降以後,這種性質不但沒有改變,而且殖民地化的程度更加深了。從太平洋戰爭開始,美帝国主義就不斷對中國大後方進行侵略。抗日戰爭的後期,國民黨反動政府的財政經濟就更加依赖美國。日本投降以後,美國商品如潮水般地大量流入中国,獨佔了中国市場。以中國對外貿易的總額來說,一九三六年美国佔百分之廿二點五五,抗戰結束後一九四五年躍升到百分之五三點一九;英国一九三六年是百分之一○點○四,一九四六年退到百分之四點五。在美国输入中国的貿易物品的種類上,亦充分表現出它的侵略性,這些進口的物资,不是為了中国發展工業,相反是大大阻礙了中國工業的發展。而且在中美貿易上,由中國輸出原料半製品供給美國,再向美國換取工業的製成品,又充分標誌着殖民地對宗主国的机能。更由於一九四五年十月的取消出入口限制和訂立對美国有利的法幣兌換率,這就更便於美国商品的傾销。同時,美国商品这样獨佔中国市場,更使中國民族工業遭到無比深重的災难。  相似文献   

14.
三中國共產黨的統一戰線政策加速了革命的步伐一九二三年六月,在廣州舉行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到會代表三十人,代表着黨員四百三十二人。毛主席出席了這一次大會,在大會上當選爲中央委員。大會討論的中心問題,是和國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問題,以陳獨秀為代表的投降主義倾向,認為资產階級民主革命應該由資產階級來領導,‘一切工作歸國民黨’,無產階級只能站在消極的幫助地位,而不必爭取革命的領導權。以張國燾爲代表的關門主義傾向,認為共產黨不應當與國民黨合作,只有工人階級才能革命,國民黨是不能進行民主革命的。大會批駁了這兩極錯誤倾向,决定了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方針,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改組國民黨成為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與民族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的聯盟,同時保持共產黨在組織上和政治上的獨立。毛主席在這次大會上堅持了正確意見,反對了右的和‘左’的錯誤傾向。  相似文献   

15.
三、開展鄉村文藝運動 為了深入地動員廣大農民羣眾全力支援戰爭,並提高他們的階級覺悟,華北抗日根據地和其他根據地一樣,自從八路軍挺進敵後、都開展了鄉村文藝運動,一掃國民黨軍狼狽潰退時的沉悶空氣。尤其在一九四一年減租減息發動羣眾之後,各地鄉村文藝運動,更得到進一步發展。從京漢路兩側三五裏內平原上的大村,到太行山深處一天只能見一會兒太陽的荒僻的山莊,到處飄蕩著抗戰的歌聲和慶祝翻身的鑼鼓聲。當時鄉村文藝運動發展的情形,可分做以下兩點來談:  相似文献   

16.
目前新解放區有些學校,還保存着過去的老毛病:矢不對的,學不適用。要問舊教育爲什麽一定會學用脫節呢?從下面這個故事裏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抗戰前蒋介石對於汉陽兵工廠,不是大大擴充,却是減少產量。這也奇怪咧,那有軍閥不愛軍火的呢?原來那時購買美國子彈,不過六分錢一顆,漢陽廠自造的,却需要九分錢一顆。蔣介石打一打買辦的算盤,還是買美國的好!但又不便叫歷史上有名的漢陽兵工廠關門,就來一個裁工減產吧。可是蔣介石既不要工業建設,却偏偏又强調理工教育,這豈不是放空箭麽?原來他是別有用心:就是要用理工課程,把學生頭腦壓得重重的,青年們就没有精力來正視社會現實、考慮中國問題了。你宣传儒教他很贊成;你讚揚基督他更高興;你主  相似文献   

17.
白貴賓同志是人民解放軍察哈爾軍區騎兵X國際炮連第三班班長。他是察哈爾省商都縣的人,家裏非常窮,他從小就給人家放豬,直到十四、十五歲上才念了兩個冬天的書,以後想念也念不起了。十六歲上就跟著父親和哥哥給地主受苦,整整受了六年,吃盡了地主封建剝削壓迫的苦頭,同時也在他年輕的苦難的心中,種下了對於舊社會,對於封建地主和土豪劣紳的仇恨的種子。一九四六年他自動報名參加了人民解放軍,受了革命的教育,同時又看到了國民黨反動派和美帝國主義的種種罪惡,所以他就打定主意要打倒這些反動傢伙。在戰鬥中他不怕流血犧牲,立過戰功,同時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去年十二月開始練兵,上級號召學習  相似文献   

18.
今年長江和淮河流域水災地區的中、小學教師、職工和高年級的學生,同工人、農民、人民解放軍戰士和機關幹部一起,參加了防汛鬥爭,他們擔任護堤搶險、宣傳鼓動和後勤服務等工作,許多人創造了不少英雄事蹟,湧現出了很多人民功臣,從而受到了當地黨和人民政府以及人民群衆的表揚。例如,武漢市六中政治教員胡盛田,在防汛中,擔任了青年突擊隊大隊長的職務。本來他體弱多病,但一直堅持了堤防上的戰鬥;甚至家中孩子病了,也沒有回家探望一次。八月中旬,他患了痢疾,每天瀉二十多次。正當這時,上級有了緊急命令,他便帶病上堤,在連續的四晝夜裏,領導群衆勝利地完成了子堤加高加固和卸黃土的突擊任務。最後一天,他病得地站不住了,還是堅持了指揮卸土工作。後來經過隊員的阻止,才在下午回隊休息。他這種忘我工作的精神,深深地教育了全隊成員,後來並受到武漢市教育工會的通報表  相似文献   

19.
第六章中國革命的低潮。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為創造紅色政權而鬥爭一、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庆黨不為敵人的屠殺所駭倒,不避一切堅苦和困難,繼續堅持英勇的革命鬥爭。教育同學學習這種英雄的革命氣慨。在革命失敗以後,有一些小资產階級出身的黨員,在黑暗中不能堅定自己的革命意志,大批聲明退黨,這種行為是可恥的,還有個別的成了叛徒,成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李承晚匪帮在美帝直接指使下,向三八線北半部發動了全面進攻,企圖破壞北朝鮮的民主建设,阻止全朝鮮人民久已期待的和平統一,造成了反人民利益的同族相爭的內戰。可是每一個朝鮮人民都深深地認識到誰是他們的朋友,谁是他們的敵人,谁是勾結帝國主义出賣人民利益的賣國贼,誰是為爭取祖国獨立统一,為爭取人民自由解放的自己的政府。因此當李承晚匪帮一发動內戰的時候。便遭受到全朝鮮人民的反對,相反地每一個朝鮮人民都積極地支援朝鮮人民軍正義的鬥爭。这時候南朝鮮人民游击队为了響應金日成將軍在一九五○年六月二十六日所發出的號召。均广泛地活躍在敵人的後方。到處襲擊溃逃的殘敵,切斷敵人的交通和補給線,使敵人在運輪方面遭遇到莫大的困難,同時一面还配合向南挺進的人民軍與敌人展开猛烈的鬥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