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ZSY书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次号标准化是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之后,图书馆界又一急待解决的问题。图书馆界的同志一致希望能有一种较为理想的书次号作“标准”。为此很多人都在认真研究、探索,以求得一种较为满意、切合实用的书次号。笔者经过长期的探索,提出以著者、书名、页码组  相似文献   

2.
一种实用的期刊次序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刊的次序号与图书的书次号都是旨在进行同类书(刊)的排列,虽然,国家已经推出《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但用这种书次号代替期刊的次序号有些牵强,因为图书有著者,简期刊则大都没有统一的作者或作者不明显、不固定,如果硬性照搬著者号码表的书次号,效果一定不理想。笔者经过研究和测算,提出了一种新的期刊次序号。  相似文献   

3.
韩红  余蜀璋 《图书情报工作》1997,41(6):33-36,48
在对中文图书书次号的标准化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适应汉字特点、易于计算机自动取号的《中文著者形音取号法》  相似文献   

4.
著者号,或称之为书次号,是索书号的组成部分,被用来确定各类图书在书架上的位置,即解决同类书的排列问题,同时也解决目录卡片的排列次序问题。著者号是组织图书的分类排架和分类目录不可缺少的条件,在书库管理、流通阅览和目录组织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影响着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著者号随着分类法的发展一起发展,国内外皆然。从图书馆实践可以得到证明:每当出现一个新的分类法,每当一个图书馆改用新分类法时随着就提出著者号的问题。近几年图书馆界讨论著者号问题,就是随着采用新编《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提出来  相似文献   

5.
书次号问题是我们从事图书分编工作人员天天碰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书次号,就是同类图书的排列号。目前,各图书馆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使用较多的有下列两种:一种是以种次号作书次号。其主要缺点是同类书中的彼此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仅仅表示它的进馆先后次序而已而不反映其他意义。另一种是自己馆内编制著者号,以著者号作书次号。其主要缺点是必需查表才能得到著者号,工作起来不大方便。  相似文献   

6.
同类图书排列次序的编号,有以著者为依据的,即著者号;有以图书分编先后给号的即种次号。后者简单易行,为解决书次号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给人以很大的启发。编制著者号码表是一项相当精细的劳动。长期以来,为了编制一份合用的著者号码表,许多专家和图书馆工作者想出各种各样的办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中外文图书的索书号,一般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文别号,说明该种图书属于哪种文别系统;其二是分类号,说明该书归属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哪一类目;其三是著者号,说明该书著者的某些属性。而中文图书,因为文种已定,因此它的索书号只有两项内容:第一项是分类号,其作用与上述所叙的相同。第二项是书次号。所谓书次号,就是同类图书的排列号。在我国,目前各图书馆在书次号问题上还没有取得统一步调,各馆所采用的方法各异,使用较多的有下列两种:  相似文献   

8.
谈谈书次号     
近两年关于书次号的讨论,主要是通过《北图通讯》和《图书馆工作》同广大图书馆工作者见面的,发表的文章不算很多,但争论的却很激烈,争论的焦点是采用种次号还是著者号。本人对于书次号的编制,虽然提不出一个什么方案来,但却愿意参加这一讨论。对目前我国图书馆采用的几种中文图书书次号,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并对中小型图书馆采用哪一种书次号比较切合实际,也表示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成人教育逐步形成体系,各类成人高考复习丛书及有关资料日渐增多。我馆改用《中图法》仅四年多时间,此类目下图书就达50多种。对每种图书进行分类时,书次号无论采用种次号、四角号码著者号、财产登记或出版年月号,都不能把学科性质相同的图书聚在一起,分类目录卡片分散多处,图书排架相隔甚远,给广大读者检索和工作人员取书带来一些困难。为解决此问题,特提出在“G723中等业余教育”类目下增设仿“G633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细分的建议。实行仿分后G723类目下图书,无论采用哪种书次号,均可将学科性质相同图书聚集在一起,使学科性质相同图书的分类目录卡片相邻,同学科图书排架归到一处,为读者族性检索和工作人员取书、排架提供很大方便。  相似文献   

10.
书次号新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书次号的作用、编制书次号的要求、著者号与种次号的优劣、《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的实用价值、书次号标准化等问题,并就如何发挥两种书次号的作用提出新见解。  相似文献   

11.
《中图法》同类书排列法杂谈邓福泉(抚顺石油学院)图书经分类以后,还必须对同类的不同著作做进一步区分,使同类书个别化,才能做到依号排架,按号取书。区分同类书的方法是在分类号后附加书次号。目前在图书界使用最为普遍的书次号当属著者号和种次号,也有个别图书馆...  相似文献   

12.
辽宁《图书馆学刊》1983年第4期发表了《关于书次号》一文。文章首先叙述了书次号的概念、作用,并比较和评价了著者号和种次号,末尾一段介绍了上海中医学院图书馆“以总登记号(即财产号)的最后四位数作为书次号”(为行文方便,以下姑称之为“册次号”——笔者)的做法及其优缺点。我觉得关于册次号的这段叙述含糊其词,令人费解,有些地方则明显地与种次号相混,离开了原命题。因之谨就下面几个问题向作者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3.
中文同类书书次号自动配置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采用汉字编码法与计算机相结合,在著录中文图书的同时自动产生一种以著者号为基本号的书次号系统.这种系统能适应任何分类法,有助于各类型图书馆实现书次号的标准化,同时实现中文图书处理自动化和网络化。  相似文献   

14.
推荐一种简便易记的书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荐一种简便易记的书次号周雪梅书次号标准化问题,是图书馆界一直讨论的一个问题。本文介绍一种有表但又可不查表的汉语拼音著者号作为书次号。这种方法简单、易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供同行们在工作中参考。对于西文和俄文图书的书次号,在我国的各个图书馆可以说已...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文图书分类目录大都采用汉语拼音著者号码作为书次号(以下简称著者号),优点是可集中同一著者的著作。但从我馆情况看,也存在缺陷:一是由于林业知识在不  相似文献   

16.
论书次号     
关于书次号的问题,我国图书馆界曾有过热烈的讨论。自《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出版后,不少图书馆在改用新法的同时采用了种次号。由于种次号本身存在一些缺点,因此采用的馆进行了若干改革,我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即是如此。有些问题我在《论书次号的改革》一文中己有论及这里不再赘述。为了使同类中同著者的著作  相似文献   

17.
<正> 贵刊1989年第6期发表了晏裕民同志的《中文图书书次号新探》一文,拜读之后颇受启发,但对作者的基本观点不敢苟同。晏裕民同志从便于分编和书库管理的角度,提出用“开本页码书次号”取代种次号,并阐述了如此改进的利弊,即与现在所使用的图书种次号相比有方便、美观、省时、标准等优点,而不足之处仅在于不便于集中同学科、同著者的著作以及容易同号。  相似文献   

18.
1978年,我馆决定使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对馆藏的解放后中文期刊重新进行分类编号。分类号的编制有了依据之后,如何处理同类号期刊的先后序列,即如何编制期刊的书次号呢?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讨,最后决定根据各种期刊编辑机构的所在地的地区属性,按照《中图法》的《中国地区表》所规定的地区顺序号,即“地区号”,来编制书次号。  相似文献   

19.
书次号—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又是一个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1925年,杜定友先生发表《著者号码编制法》,时隔两年余,杜定友先生在评价钱亚新先生编制的《拼音著者号码编制法》时曾说:“著者号码法,为图书馆学之一小部分,但于书籍之排列极关重要”。历史的  相似文献   

20.
通用汉语著者号自动生成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图书编目工作中,通用汉语著者号一直深受广大图书管理人员及读者的欢迎,这主要是因为该编制方法在书次号中相对科学。由于延续至今的著者号查号法有严格的编制规则,故使用上相对繁琐,编制效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利用计算机来自动完成这项工作的方法,从而使这一编制工作变得简单快捷,准确而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