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我校推行了"先学后教,多学少教"的生本教学模式,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认可,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理念核心。那么,针对一直以来困扰着教师们的班级管理问题,如何把"生本教育"理念转变为生本管理模式,应用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呢?笔者所带班级进行  相似文献   

2.
新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英语教学的新目标、新内容,突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倡突出学生主体、加强体验参与,符合小学英语教学的规律。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强调"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符合小学英语新课标的理念,值得推广。生本教育理念和方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可通过"个人先学"、"4人小组交流"、"班级交流"和"教师点拨"四步法贯彻,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所谓快乐教学,是指教师在快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过程,学生在快乐的心态里接受知识,也就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是一种用愉快环境去唤醒学生的学习经验、激活学生情感的教育。愉快教育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能够使教育内容得到有效的传播,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追求知识的能力,形成全面完整的人格。一、协调师生情感,营造快乐氛围初中生的情感正处于饥饿状态中,这个情况正严重地影响着英语教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使学生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在生本理念下教师思考的是如何使自己的"教"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从而做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教师不教,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5.
作者以介绍"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班级教育形式为主线,通过列举班级学生唱红歌的教育活动来具体阐述,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家园,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  相似文献   

7.
怎样贯彻新课标要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用什么教育理念来引领课堂教学改革,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新课标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使构建"生本课堂"成为必然的选择."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为构建"生本课堂"教学形态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采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教而教"的教学方法,可以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成长的快乐,为"生本课堂"的实践作了积极的探索.怎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学生所需要的"生本课堂"呢?在此我想结合教学中的感悟,谈谈关于语文教学"生本课堂"的两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作用。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从一堂英语公开课出发,结合"生本"教育理念及新课标理念,从四个方面对这节课如何体现学生自主、教师如何适时引导进行反思,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77):108-109
生本教育,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生本导学"理念下,新授课怎样上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能学、会学、好学、学好,教学由"师本"转向"生本",把为教师好教设计的教案转向为学生好学设计的学案,从而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  相似文献   

11.
学生评教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但在评教过程中,学生并没有真正成为主体,学生评教过程体现的依然是传统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印重教师轻学生.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管理轻教学.  相似文献   

12.
生本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就是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将课堂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进行知识的获取,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进行教育。生本理念是让学生"快乐学习""发展素质""提高成绩"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下,教师则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思想,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本文以高中阅读教学为例,对生本理念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这两年中,我校开展生本课堂教学改革.通过两年多的实验、学习与研究,我们不断摸索和探讨生本教育下的高效课堂也让我们深刻体悟到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也是提升生命的教育.它提出的"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育教学理念,意味着教学过程中的"前置作业"必须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是指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因此,教师在布置前置作业前,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  相似文献   

14.
现代的教育是提倡以生为本的主体性教育,传统教学以教师怎样教为主体,以教"懂"、教"好"为目标,把学生这一主体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那么怎样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实施更高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已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5.
教育相关部门对小学生低年级、高年级家庭作业都有时间方面的规定,但是让学生大量、重复、无效的练习是屡见不鲜.学生被过重的家庭作业所累,本该活泼快乐成长的"花苞",没有任何快乐和活泼而言.如何让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健康成长?这是每个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所要求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课堂新教学上下工夫,人们经常说要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益,这也反映了这一方面的诉求.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我个人认为高效课堂就是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个主体的和谐,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高效率地获得知识,实现利益最大化.那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笔者现在谈一下自己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生本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在1999年创立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育实践模式,是由"师本教育体系"向"生本教育体系"转变,即由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从主要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在小学素质教育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索中,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好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素养,做到尊重学生,尊重文本,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一、尊重学生教育事业是着眼于未来的事业,学习语文使人获得一种未来的基本能力。一个人通过语文学习,增长知识,感受文明,成为有内涵、精神健康的人。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做到三个方面:1.培养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当下构建有效的现代文教学,践行"少教多学"的理念,提倡现代文教学以"少教"带动"多学",驱使学生主动的进行文本细读。现代文教学应从转变教育观念、备好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相似文献   

19.
运用教育生产函数方法,在控制学生特征、教师特征和学校特征后,学生成绩的预测值与班级均值之差可视为教师教学对学生学业发展的净效应,将此残差值在班级层面加总平均即为教师教学质量的效应量。本文基于课题组在湖北和广东两省收集的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模型预测学生成绩,结合学生成绩残差分解技术讨论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教师教学质量的效应量差异。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第一,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科目的教师教学质量的边际效应介于0.3-0.5个标准差间,且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最大;第二,教师教学质量的个体间差异较大,若将教学质量处于平均水平的教师替换为最优秀的教师,全班学生的成绩可整体提升0.3个标准差;而将其替换为教学质量最差的教师后,全班成绩将集体下滑0.5-0.7个标准差。在如何科学评价教师"教得好"方面,本研究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就是读者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的阅读材料.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