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塑造了祥林嫂这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她的一生是惨遭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的一生。传统分析一直认为,祥林嫂死于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这固然不错,但笔者以为,如果要全面认识其悲剧的原因,仅此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 2 0年代 ,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 ,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 ,就是中国两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要想对中国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进行深刻揭露 ,在文学作品中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妇女典型形象 ,是重要的手段之一。鲁迅先生用他那敏锐的眼光洞察到这一点 ,创作了小说《祝福》 ,可谓匠心独运。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先生创作了不少妇女形象 ,如祥林嫂、四婶、卫老婆子、祥林嫂的婆婆和柳妈。下面从中选取三位有代表性的妇…  相似文献   

3.
杨爱芹 《天中学刊》2001,16(3):46-48
女性问题作为鲁迅反封建思想的一翼,始终是鲁迅先生关注的一个焦点,他的小说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让我们看到在封建势力压制下女性的不幸遭遇,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封建思想对她们的浸染。  相似文献   

4.
王静 《华章》2012,(19)
封建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与描写反映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与封建思想对知识分子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鲁迅作品中的封建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陈学忠 《青海教育》2003,(10):36-36
鲁迅的《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彷徨》的第一篇。20世纪30年代,正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科学”的伟大旗帜,荡涤着中国两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在民主、科学的旗帜下,一些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了对封建主义的全面批判,解放妇女成为他们反封建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鲁迅的<我之节烈观>、周作人的译作<贞操论>、胡适的<贞操问题>等文章在当时思想界、文化界产生了极大影响.妇女问题成了"五四"前期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小说中出现了许多遭受封建思想摧残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对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及<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柔石的<二月>中的文嫂这几个寡妇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在其作品塑造了众多封建社会的妇女形象,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鲁迅在同情她们的命运,关注她们的生活有的同时,也为她们的解放道路作了深层次的探索。本文着重剖析鲁迅作品《明天》《、祝福》、《离婚》和《伤逝》中的妇女形象,从而探索鲁迅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一篇反封建的战斗檄文。作品深刻揭露了旧社会吃人的反动本质,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体现鲁迅把对孩于的希望、对未来的信念和反对封建思想的斗争相结合的思想。鲁迅认为,必须开展深入、持久的反对封建思想的斗争,把孩于从封建思想和旧礼教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才能使他们肩负起创造没有人吃人的社会的历史重任,祖国的未来才有希望。这就是鲁迅塑造少年儿童形象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鲁迅和雨果两位大师尽管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他们笔下都塑造了“看客”这一形象。鲁迅笔下的看客既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又是封建思想的卫道者,而雨果笔下的看客更多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小说创作主要取材于农村,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以两种形式存在的农民形象:以个体形式存在的被侮辱被损害的农民形象和以群体看客形式存在的农民形象.以个体与群体的生存模式来揭示封建社会制度的种种弊端,凸显在封建思想统治下,社会层层阴暗面以及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禁锢下,国民性中的劣根和病态,从而达到改良社会人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鲁迅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中最出彩的是乡村寡妇。她们是鲁迅观察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透视点,也是后人研究鲁迅妇女观的恰当切入点。鲁迅对乡村寡妇形象的深度刻画展现了其对妇女解放、社会变革以及知识分子命运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和认知。在鲁迅看来,强大的经济实力才是妇女走向解放、知识分子实现启蒙、中华民族立足世界的根基和资本。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鲁迅代表作中祥林嫂、单四嫂、爱姑、子君这几个妇女典型形象的分析.剖析鲁迅对封建社会妇女境遇的解读,以及鲁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写的是一个知识分子被封建思想毒害致死的故事。本文通过周围人们对他的嘲笑、自身形象的滑稽和死亡原因的分析,揭露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深化了作品反封建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杜十娘与刘兰芝都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光辉的妇女形象,由于人们头脑中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封建等级制度森严,以致酿造了许多的爱情婚姻悲剧。本文通过对杜十娘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及人物性格分析,揭示封建礼教下的叛逆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写的是一个知识分子被封建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致死的悲惨故事。本文通过周围人对他的嘲笑、自身形象的滑稽和死亡原因的分析,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深化了作品反封建这一主题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鲁迅反映妇女问题的小说中,主要塑造了单四嫂、祥林嫂、子君和爱姑等四个妇女典型。这几个形象既是独立的,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拟通过分析这四个妇女形象,揭示旧中国劳动妇女从麻木到觉醒到反抗的斗争历程,并从中了解鲁迅先生对旧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对妇女问题始终给以极大的关注。在其众多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妇女形象,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本文以鲁迅的几部作品为例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当中,塑造了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通过这些形象深刻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礼教对女性的残害,从妇女的角度暴露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表现了作者对于被压迫妇女的真切关心和同情。下面谈谈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的妇女解放问题,同情她们的悲惨命运,深入剖析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但通过全面考察鲁迅笔下众多的妇女形象的塑造和了解他的个人生活经历,又总是感到他对探求妇女解放出路问题的悲观态度及对妇女解放问题深深的矛盾和困惑。  相似文献   

20.
综观鲁迅的小说,可以发现母亲形象是时时出现、看似不重要而实则不可缺少的,这些母亲形象往往是众生相的聚合体,是具有社会典型意义的范本,因而或多或少地会带有某种象征性意味。通过对这些有象征意义的母亲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出鲁迅对于旧社会妇女命运和境遇的关注。鲁迅之所以塑造这些母亲形象,一方面是因为母慈子孝情结的驱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小说创作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