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教师如何搞科研?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其实科研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它就在你身边,只要你善于思考,善于发现!本期关注的话题也许对于我们广大的教师会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工作并思考着——我的语文教育科研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如何搞科研?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其实科研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它就在你身边,只要你善于思考,善于发现!本期关注的话题也许对于我们广大的教师会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李俊霞 《四川教育》2004,(12):15-16
2004年是个“教师年”。本刊“论坛”板块以“教师××”为主题,分多期作了“专论”,对教师的生存、发展、科研等给予了充分关注。这既是对第20个教师节节日气氛的烘托,也是对教师问题的比较系列、深入的研究。《四川教育》是为教师服务、为教师代言的刊物,关注教师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本刊持续的话题。明年的“专论”,我们还将把探讨继续引向深入。关于教师问题,教师自己最是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拿起你的笔,参与到讨论中来,让我们共建自己的精神家园。E-mail:zhengyan-luntan@163.com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他带来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任务,那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育科研可以让教育教学走上快速发展的直通车,思考和研究可以让我们幸福前行,尽收事半功倍之效。在多年的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科研提升了教育,提升了学校教学质量,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名师也都是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成熟成长的,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和风格,从而脱颖而出,名声鹊起。可见,教育科研的积极意义自不待言。然而不知从何时始,也不知何因,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造假、浮躁之风愈演愈烈,表现在"只立不研"、"以果索因"、"纸上成果"等现象,这些都使得教育科研的威望在教师的心目中大打折扣,一些人甚至视其为敲门砖,甚而进了"门"就丢了砖。于是,我们遗憾地看到,教育科研在一些学校口头称"龙头"心中却视为"鸡肋",使之处于尴尬两难的境地,逐渐为一些领导和教师们所轻视和放弃。常听到有人发出"教育科研,想说爱你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的慨叹。是形势变化了,还是我们的科研理念和研究形式不能和现实合理对接?在教育变革时期,我们应该让教育科研在课程改革这个背景下发挥它的作用,研究它对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内在影响,探讨为广大教师所能接受和欢迎的研究方式,让它最大限度地发挥效力。为此,我们走访了几位领导和教师,让我们分享他们的教育科研思想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著名特级教师郭富斌说:历史教师随便看什么都是在备课。我们理解,历史包罗万象,平时无论你阅读什么,只要善于联系教学内容,都是对备课的一种补充和思考。我们已约请郭老师撰文,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中学教师参与。阅读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由此可见,作为一名校长,那就不仅应该是善于管理的校长,还应该是一位博学多才、善于教学的优秀教师,也应该是一位学术造诣较深,科研水平很高的优秀学者。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班主任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下面笔者用几组师德"八字诀"来谈谈这一话题,希望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Hi,大家好!《电脑八爪鱼》版块正式和大家见面了(为什么叫“八爪鱼”呢?呵呵,暂时保密。也许你看完一两期之后会有自己的理解)。在这个栏目里,编辑部精心策划组织每一期的电脑科普话题,如果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或者想了解哪些方面的话题,就快快来信吧(bzy001@163.com)。想来想去,新年的第一期既要回顾又要展望,那我们就去瞧瞧2001年——21世纪的第一年,在计算机科研和信息产业方面,最吸引国人目光的……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作文课中,教师善于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为课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就能点燃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创造潜能。教师做好写前准备,不断优化课堂活动,丰富批改方式,就能让作文课堂"动"起来。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愉快的暑假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逝了,我们又迎来了新学期灿烂的阳光。《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衷心希望你们在新学期里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你有过当班干部的经历吗?你对班干部有些怎样的认识和看法呢?本期我们就以“大话班干部”为话题,邀请三个持不同观点的小组来讨论,下面看看他们都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11.
<正>众所周知,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但从我多年的教科研管理工作来看,有很大部分教师害怕科研,觉得科研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还有一部分"被科研"的教师也是处于"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无奈状态。如何让教师"亲"研、"乐"研呢?我的体会是:作为一名教科研管理工作者,不仅要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改变科研行走方式,将科研请下"神坛",逐渐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相融;更要"蹲下身子",以服务者自居,做好  相似文献   

12.
快来!快来!咱们的“快乐口语驿站”又开放了!只要你张开嘴巴,我们保证让你快快乐乐学英语,高高兴兴练对话。我们的口号是:只要你快乐,我也快乐。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请看本期话题:  相似文献   

13.
著名特级教师郭富斌说:历史教师随便看什么都是在备课。我们理解,历史包罗万象,平时无论你阅读什么,只要善于联系教学内容,都是对备课的一种补充和思考。我们已约请郭老师撰文,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中学教师参与。阅读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必经之路。把阅读与备课联系起来,把你的点滴体会分享给他人。文章以随笔形式最好,就是谈看到什么,有何启发,想到教学怎么应用,文字不必讲究,把事情说清楚即可。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他带来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任务,那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育科研可以让教育教学走上快速发展的直通车,思考和研究可以让我们幸福前行,尽收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科研能力对“课堂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工作者业务水平的保证。教师的科研能力主要是指教师研究学生及教育实践的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是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与对象开展的。因此,科研能力也是高质量教育和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师的科研能力还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总结工作,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教师角色问题一直是讨论较热的一个话题。随着教师承担的社会期待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也在转变,在追求教育公平,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鉴赏者”角色,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本文试图通过寻找一些教师与鉴赏者的契合点,分析教师作为鉴赏者的特点,并提出一些使教师承担起对学生的“鉴赏者”的角色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使我们的教学,我们的教育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但是,我们发现尽管许多人对教研活动的组织、校本教研的方法等研究颇多,却对中小学教师“教研”和“科研”的内在含意和历史由来,以及教师如何自己开展教科研等问题关注不够。为此,本期“教研”栏目特别刊发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和吉林省教育学院孟和、吉林松原市前郭蒙古族中学王爱生的两篇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文题】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写作提示】坚强是一个浅显、平易的作文话题。所谓坚强,就是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不可摧毁。写坚强这个话题的作文时,我们要善于化大  相似文献   

19.
面对一群天真、活泼、可塑性很强的新一代,需要我们教师在生活、学习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循循善诱的教导,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带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一、变化的点点滴滴陶行知先生要求教师善于变,优秀的教育在于让你所教育的对象有所改变、往好的方面改变,我们要在  相似文献   

20.
<正>一、善于抓住有价值的信息在上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发言当中那些有价值的信息,将它扩散,引向深入,让课堂当中的思维含量、知识的信息量成倍地提升,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受益。怎么才能够做到善于抓住有价值的信息呢?我觉得,老师要有一颗善于挑事的心,我们不一定要用那种很规范的、很正式的语言来开启话题,我们可以采用电视节目主持人常用的方式来主持课堂。好的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