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新京报》11月11日创刊,当天发行情况良好。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主办的《新京报》,是得到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我国第一家跨地区创办的报纸,也是我国第一份由两家党报集团联合主办的大型日报。该报日均四叠80版,零两家党报集团联合主办《新京报》创刊@尹泽  相似文献   

2.
从2003年11月11日起,听惯报纸叫卖声的北京人,又听到一种新的叫卖声:"新京报!新京报!"在著名报人、共产党员邵飘萍创立的《京报》停刊66年之后,《新京报》于当日在北京创刊。据新华社报道,《新京报》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共同投资共同主办。该报是中国第一张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跨地区创办的报纸,是中国第一张由两家党报集团联合主办的大型日报。在11月9日举行的《新京报》成立大会上,该报主办方的一位负责人说,《新京报》的宗旨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新闻  相似文献   

3.
毕维娜 《青年记者》2016,(24):57-58
自从有了报纸,差错就与报纸相伴而生.报纸的发展史同时也是报纸采编人员与差错不断斗争的历史.本文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为例,分析报纸差错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以期找到避免差错的方法,提高报纸质量. 差错类型以文字性差错为主 《新京报》和《北京青年报》是北京两家重要的都市类报纸,将它们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别是《新京报》,它是国内少有的在第二版重要位置设置“更正与说明”专栏、刊登其错误以致歉读者的报纸.这种举措体现了《新京报》对读者的高度责任感.笔者统计了《新京报》2015年10月1日至30日的差错,并对其进行分析.经统计,发现《新京报》在该月共出现差错37次,其中事实性差错12次,文字性差错25次.  相似文献   

4.
《新京报》于2003年11月11日正式创刊,是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综合类大型日报,是中国第一次两个党报报业集团合作办报。经过不断地改版之后,《新京报》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份高度密集覆盖北京市场的强势新兴主流纸质媒体。因此,以《新京报》为例,希望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总结其最新采写特点。  相似文献   

5.
郭琳 《今传媒》2006,(4):23-25
2003年11月11日,《新京报》作为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两大媒体强强联合出版的报纸在首都北京横空出世了。由于《新京报》是全国第一家得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媒体集团跨地区经营的报纸,作为一个试点,《新京报》是中国新闻出版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6.
2003年11月11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新京报》正式创刊,不仅开创了中国跨地域办报的先河.而且开创了中央级媒体与地方媒体联合创立新报纸的先例,成为当代中国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焦点,在出刊前后受到舆论界的高度关注,从广州报业发展的角度看,《新京报》的创办无疑是广州报业异地扩张的得意之作。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都市日报有北京娱乐信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京华时报、新京报、北京晚报6家。其中北京娱乐信报、京华时报、新京报都是早间发行的日报,而且通过报摊(亭)零售的销量在一个梯队中。三份报纸都是以当地新闻为主的都市报,因此,在内容上以博、杂为主,没有形成类似《体坛周报》等专业性报纸中的特  相似文献   

8.
施爱春 《传媒观察》2005,(12):10-12
中国报业加快了联姻打造新报纸的步伐,南方与北方联姻,东部与西部牵手:南方报业与东方早报合作失败后,迅速一路北上,短短的几个月,南方报业集团与光明日报报集团合作创办的新京报在北京横空出世。新京报是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第一家试点单位,它的登场亮相意味着以资本为纽带打破地域限制的联合办报将成为中国报业改革的一个主攻方向,传统意义上的报纸部门所有、地域所有的条块分割模式开始破冰,所以有人说“新京报一小步,中国报业一大步”。  相似文献   

9.
《传媒》2004,(11):10-14
“新京报》创刊伊始,当时的报社领导便向世人表达了《新京报》的报业理想:“再经过几代报人的努力,《新京报》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21世纪中国最有责任感的报纸。”事实上就社会影响而言,“新京报》已经有所建树。网络、电视、通讯社、报纸和杂志对《新京报》的新闻与社论转载率很高,仅CCTV和BTV  相似文献   

10.
由光明日报社和新闻出版署共同主管、光明日报社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中华读书报》将于7月创刊。该报为对开四版大报,每周一期,星期三出刊,通过邮局向全国发行。 《中华读书报》是一张以读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性、文化类报纸,引导人民群众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人与好书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该报将以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为主,同时面向读书界、出版界、  相似文献   

11.
读书     
《中国记者》2014,(2):126
《总有一条路——〈新京报〉十年传奇》近日,由《新京报》传媒研究院总监曹保印著的《总有一条路——〈新京报〉十年传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首次独家揭示了《新京报》持续成长的经营秘诀;披露了《新京报》从传统党报改版、新型都市报探索到读者视角的时政报道模式、不拘一格的言论板块等方面一次次打破常规的创举;展示了一件件重大新闻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精细剖析了《新京报》的"DNA"。全书文字通俗流畅,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新京报》,是一本能让普通人读懂《新京报》的特立独行内涵的通俗作品,也是业内人士获取《新京报》经营创新方法的权威报告。  相似文献   

12.
我国名的化学工程学家、中科院院士陈家镛被媒体连续两次报道已经“巨星陨落”,惊动了学界,也给年届八旬的老科学家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光明日报社主办的《中华读书报》在2005年1月。  相似文献   

13.
2006年5月11日多家媒体报道了一则消息:5月10日名摇滚歌星窦唯因对《新京报》刊发的《丁武奉劝窦唯去看心理医生》、《窦唯否认骂李亚鹏,李亚鹏将暂时全休陪伴王菲生产》两篇报道不满,前往新京报理论,要求见采写该报道的记,认为该报道有失真的地方,因报社的解释不能让其满意,窦唯砸坏了该报社一位负责人的电脑键盘托,并砸了该间办公室的玻璃,还用水泼了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4.
安珍 《传媒观察》2005,(7):24-25
自2005年3月29日开始,由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新京报》开辟了《逝者》专版,在每周或隔周的周二报道4至6篇讣闻,讲述在北京逝去的普通人的故事。《逝者》是对传统讣闻报道的突破,打开了媒介讣闻写作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内有影响力的新型综合类日报,《新京报》的评论版一直是其吸引读者的特色版块。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京报》评论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借力用户黏性更强的微信公众平台,《新京报》相继开设了包括"新京报评论"、"沸腾"、"新京报社论"三个评论类公众号。本文试从对"雾霾"这一热点话题的评论文章来比较《新京报》评论部三个微信公众号的评论特点,从而探讨《新京报》评论部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实践特色。  相似文献   

16.
2012年5月30日,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协办、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光明日报文艺部联合承办的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在京召开.《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首播以来,获得了超出预期的收视成绩,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收视热潮和热烈讨论.来自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社、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的领导,来自中国视协、中国烹饪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同探讨这部纪录片热播背带来的启示和思考.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周艳主持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新京报》为视角,并以2009年11月16日到23日的一周的电子版报纸为例浅析了时政类报纸的版式设计和内容定位。并通过对《新京报》的研究,希望给其他报纸媒体的发展以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选取《光明日报》和《新京报》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报道为样本,以梵·迪克新闻话语分析理论中的新闻图式为解析框架,探索两报新闻图式诸要素的特征。研究发现,影响图式内容偏向最大的因素是口头反应因素,其次是背景因素及结论因素。同时,研究还表明《新京报》的党报血缘与《光明日报》报道图式忽略细节的处理方式,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正>来势汹汹的"码上淘"2014年4月,以云+端为核心的阿里无线战略纽带——"码上淘"横空出世。合作媒体包括北京《新京报》《京华时报》、上海《东方早报》《新闻晨报》、广州《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杭州《钱江晚报》《都市快报》、成都《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济南《齐鲁晚报》《济南时报》等六大城市的12家主流都市类报纸。来自梅花网的数据显示,12家媒体的日均发行量合计近千万份。"码上淘"由阿里巴巴集团提供技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光明日报社和首都新闻摄影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新闻摄影1984年作品展览》于6月20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次展出的三百余幅新闻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