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S.艾略特自称为英国温和保守主义的继承者,他对当时自由主义的平等、民主、自由和个人至上等观念大加斥责,对保守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大加赞赏。他提出健康与和谐的社会应该尊重传统,当然他所认为的传统是动态发展的,是具体社会一历史的。面对世界大战带来的社会危机,他主张建立社会等级制,确保少数精英在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社会导向作用。同时,他主张建立拥有新的基督教文化的基督教国家以及基督教社会,救赎濒临崩溃的西方文明和西方社会。艾略特的保守主义政治文化观呈现了他的社会忧患意识,展示了他敢于“面对社会发言”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尽管张东荪与文化激进主义者一样,都主张彻底采用西方文化,但是,张东荪并不赞成全盘抛却传统文化。张东荪与文化保守主义者持论颇为相近的是,二者都极力调和中西文化,宽容对待传统文化。实际上,张东荪与诸多文化保守主义者不仅思维模式相同,而且彼此相互欣赏,私交甚笃。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萌发于19世纪中叶。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及东方与西方文化危机的并存是其生存环境。近代以来,文化保守主义先后出现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论"、晚清国粹派的"国粹保存主义"、东方文化派的"中西调和论"、本位文化派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论",以及新儒家的"返本开新论"等流派和思想主张。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和新文化的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但又具有反现代化和文化优位意识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隋文涛 《文教资料》2009,(33):102-103
中国近代的思想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的历史。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思想界始终处于西化思潮与反西化思潮的激烈争辩中。正是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成为了反西化思潮的一簇萌芽。在诸多的文化保守主义流派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作者通过对比分析阐述《青鹤》与国粹派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5.
晚清国粹派是近代中国保守主义的一个派别.其思想主张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假国学,继承其中的精华部分.不反对学习西方,而是强调在学习西方时,要坚持以国学为主体,用西学来发展完善中国传统国学.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上半叶,文化保守主义者的中国哲学观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嬗变.从清末民初、五四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文化保守主义者中国哲学观的发展历程既与所处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精神紧密相连,又有一定的逻辑脉络可循.大体而言,其逻辑脉络及其影响下的中国哲学研究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归结为情感依恋(认同)与整理“国故”——理性反思与文化调和——实践自觉与理论创新这一路线.需要指出的是,此处对该逻辑脉络只是一种宏观描述,各阶段文化保守主义者的中国哲学观及其中国哲学研究大多兼具上述特征,但在每一具体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及其侧重点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在清末,西方势力的入侵,激发出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力量。由于西方力量是侵略者和世界先进文明的双重体现,因而清末中国社会发展表现为既反抗西方的侵略又向西方文明学习。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世致用成为承接西方文明的合理内核,对清末社会发展起着内在的主导作用。在内外因素构成的体系中,各种力量都已丧失自身存在的独立性,又不可能从这一体系中超脱而出,因而表现出整体的作用与影响。这些作用与影响构成清末社会独特的发展环境,从而导致清末社会发展的跳跃性特点和上层建筑超越经济基础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法律文化包含显型法律文化和隐型法律文化两个层面。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律文化所面对的,其实是如何面对外来法律文化和如何认识自身的法律文化传统这两个主题。主张“法律文化全球化”和“法律文化保守主义”都是错误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以更加科学的态度,打破法律文化的封闭性,在深入认识和研究中西法律文化相融与相异方面的同时,更好地学习借鉴西方法律文化的精华,更有力地弘扬中国法律文化的优秀传统,从而实现中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清末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也送来了西方近代的科技文明。教会大学是在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是由西方传教士带着文化侵略的目的在中国创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教会大学的数目不多,存在的历史很短暂,从19世纪末最初形成,到20世纪50年代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结束,不到百年时间。但是教会大学却是教会教育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它在中国社会近代化,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在中西文化、中西教育交流史上地位和作用是很突出的。  相似文献   

10.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除了一般意义上所谓的"保守"、"传统"、"固执"之义以外,还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异化现象的质疑与反拨,对殖民侵略行为的抵制与反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纵观近代以来的台湾文学发展史,台湾文学的现代性因台湾的独特历史遭遇而表现出"主动现代性"与"被动现代性"两种面貌共存的特殊性,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恰恰起到了为"现代性"这柄双刃剑纠错、纠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首先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代历史上中华文明遭到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在与西方工业国家竞争中的落后衰败、被动挨打。因此,"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在讲授近现代历史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历史事件、历史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具体来说,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楚如何看待中华文明到了近代开始落后于西方文明,近代史上西方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如何认识西学东渐潮流,以及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否定等四个方面的相关内容。这将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12.
开放是世界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鸦片战争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面对侵略的西方和先进的西方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出于对列强侵略的深深优惧,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中国的兴起,由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催生了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思想。洋务派作为中国最早主张近代化的群体,成了对外开放最有力的鼓吹者。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们围绕认识西方和学习西方这一主题的主张成效不著,但洋务派与时俱进的爱国情怀却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中国现代的文化保守主义萌发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于本世纪20年代,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出发点,主张在吸纳西方文化、巩固道统"的基础上,重塑中国的文化观念以解决中国问题,至今仍有一定的生命力;现代新儒家学派标志着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体系化,它以复兴儒学为固守信仰和思想前提,以文化救国为理论使命,中体西用"仍是其基本框架;近年来国学热"的兴起在客观上为文化保守主义的重兴提供了条件,文化保守主义的阵地逐渐由海外向大陆漫延,其批判指向亦由文化激进主义转向政治激进主义,由此导致对中国现代革命史的否定,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批判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法律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在西方资产阶级法律文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撞击和冲突中展开的。直至19世纪末,西方法文化对中国的冲击和挑战,也终未能改变清政府对其扼制的政策。清政府对西方法文化传播政策的根本改变,是在进入20世纪后。清末修律从法治原则、立法观念、司法制度等方面,初步奠定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基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清末西方法文化政策在法制近代化方面仍存有诸多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延缓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的历史与文化不是扩张性的,它讲信称义,主张中庸,与西方以利益竞争为导向的扩张性文化不同,因此,从西方文化与历史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国强大之后会给世界带来威胁,是一种猜测与误解。今天的中国已经表达了和平发展的决心,剔除了糟粕的儒家文化将更有助于推动世界的多边合作。  相似文献   

16.
保守主义思潮主要是指自近代以降迄及五四前后,在强烈的民族生存危机意识的刺激下,一部分以承续中国文化精神为使命的现代知识分子,力图恢复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传统的本体和主导地位,重建中国文化的伦理精神象征,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会通西方文化,建构起一种继往开来、中体西用式的思想文化体系,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现实出路的一种思想文化倾向。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保守主义主要是从文化的意义上来说的,文学上的保守主义只是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一个次要部分而存在,它与文化紧密相关。在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历程中,文化保守主义一直是作为文化激进主义的反对力量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保守主义思潮主要是指自近代以降迄及五四前后,在强烈的民族生存危机意识的刺激下,一部分以承续中国文化精神为使命的现代知识分子,力图恢复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传统的本体和主导地位,重建中国文化的伦理精神象征,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会通西方文化,建构起一种继往开来、中体西用式的思想文化体系,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现实出路的一种思想文化倾向。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保守主义主要是从文化的意义上来说的,文学上的保守主义只是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一个次要部分而存在,它与文化紧密相关。在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历程中,文化保守主…  相似文献   

18.
辜鸿铭是清末民初学贯中西的文学大师。他以强烈的民族自尊着力弘扬中华民族的"春秋大义",由衷赞美中华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民族文化过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辜鸿铭集爱国主义思想与文化保守主义于一身,他作为一位深刻的社会思想者,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 ,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和固有文化的自我调整 ,人们先后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建构模式 ,从西学中源到中体西用 ,从保守主义到全盘西化 ,从中西会通到拿来主义。中西会通与拿来主义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面对持续的高失业、凯恩斯主义就业政策失灵和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等共同挑战,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大陆国家,并没有像英美国家那样选择新自由主义的就业政策,也没有像瑞典等北欧国家那样选择合作主义的就业政策,而是选择了一种以维持传统欧洲社会模式、缩减劳动供给和劳动力市场边缘灵活化改革为基本特征的保守主义就业政策。这种保守主义就业政策的选择,从根源上来讲,是与欧洲大陆国家社会团结主义的历史文化传统、保守主义的福利国家制度、以国家为主导的社会治理结构和其政治可行性相适应的。在现实中,这种保守主义就业政策的实施在保持欧洲大陆国家社会凝聚力与和谐的同时,也面临着平衡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