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课余或者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有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活动,并写成调查小报告或小论文,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一、中学生怎样写好地理小作品 中学生地理作品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形式,第一类是在野外考察活动的基础上,经系统总结成书面报告或专题性的小论文、游记。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方面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现以我组织学生制作“新式晨昏仪”的实践活动为例,浅谈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高中生的地理学习成绩,首先必须要提高他们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调查显示:目前高中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并不高,亟须提高高中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基于此种情况,特提出如下策略:指导学生制定地理自主学习计划;适时布置地理自主学习任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交流;通过网络指导学生进行地理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4.
一、调查的缘由 学习化的社会呼唤着自主学习者。为此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要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学校图书馆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自主学习的好课堂。在学校图书馆里中学生们可以自主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图书,收集学习资料,总结学习体会,它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丰富的信息资源也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良好条件。可以说  相似文献   

5.
肖云 《教师》2011,(8):85-85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强调探究地理学科的相关问题,积极开展以地理专题研究、地理调查、地理实验、地理考察和地理观测为丰富内容形式的实践学习活动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6.
1999年11月,笔者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学地理优秀论文交流研讨会上,得知在韩国汉城举办的第三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地理知识竞赛中,我国中学生代表队最大的弱势是地理研究能力明显不足。回校后,笔者在高一地理备课组会议上提出教改设想:取消高一年级上学期地理课程的期终考试,代之以组织学生在寒假进行地理社会调查研究活动,以学生写出相应的地理小论文作为期终考试的答卷。这项设想得到备课组全体教师的赞同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也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7.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强调探究地理学科的相关问题,积极开展以地理专题研究、地理调查、地理实验、地理考察和地理观测为丰富内容形式的实践学习活动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笔者认为,学生能否进行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探究地理问题能力的强弱,这也是评价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中地理新教材增设活动教学内容以及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依据活动教学的理论和地理教学大纲,设计活动教学内容,从活动教学的理论依据、特征、模式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概述了自己的初步探索与尝试,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地理教学的实践性,在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改变地理教学落后局面。  相似文献   

9.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和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英语教师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严格遵循"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原则,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视为英语教学的灵魂,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其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阵地,理解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程提倡用教科书教学生,活动式地理教学就是使用教科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活动式地理教学可以在课堂内开展,也可以在课堂外开展。课堂内开展的活动式自学应重在理论性与趣味性的有效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新教材的特点,运用活动式地理教学,把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与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课堂外开展的活动式地理教学侧重于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向外扩展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假设、模拟、交  相似文献   

11.
沈国明 《新高考》2007,(5):90-94
【重点归纳】 地理新课程理念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进行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获得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一、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开展实践活动是培养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例如,在学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节时,我引导学生开展“雅拉河水污染调查实践活动”,将课本知识与课外实践紧紧相连。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发放问卷等方式走访了沿河上百名居民,得到了第一手的材料,全面地了解到雅拉河的过去及目前情况,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令人高兴的是,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理解,而且学会了如何分析整理调查材料,学会了写小论文,并获得海南青少年科技创新论文优秀奖。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这种体验激励了学生更加自信、更加开阔思维、更加自主地探索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开展实践活动中应该敢干放开手脚,允许学生走一走弯路,在适当的时候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以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就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语文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欣赏和品味。语文教育工作者应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变教学为导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探究活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具有探索研究本质的活动,以问题情境为载体,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地、探究地学习,在自主探究学习中获得知识、学会方法、培养能力.这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方式,探究活动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过程.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发挥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地理教师要改变原来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地理课堂的意识,不断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重视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此,许多教师在地理课堂中逐步增加学生活动的内容,问题讨论和探究、自主合作与交流、学科知识竞赛、主题辩论、角色扮演及师生角色转换等不同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在当今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主线是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探究,然后问答,问题被看作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因为,通过问答不仅能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了解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诊断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进认识的不断深化,同时还能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调节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气氛.因此,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得到教师的普遍重视,许多教师把问题设计作为自己教学环节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高剑波 《教师》2014,(32):59-59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以及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8.
综合性学习是从过去的语文活动发展而来的,但其活动内容的“综合性”要求和“探究性”特征使得综合性学习表现出的能力层面远远高于过去的语文活动,其活动过程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其活动总量及学生参与面是语文活动不可比的。综合性学习应成为语文教学的常规内容,而不应是“添头”或“装饰”。但事实又如何呢?总结起来,我认为当前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存在以下几大误区: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意味着把注意力放在发生的学习活动上,没有兴趣,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有效的课堂学习氛围,不仅能促进求知欲的滋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而且还会使学习变得愉快。中学生好奇心强,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把平常的好奇心发展成为“科学的好奇心”。在科学课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既需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表独特见解,敢于与老师争论,或指出老师讲课中的失误及教材的不妥之处,又需要创设各种实验或问题情景,有效启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习环境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进行学习活动的情况和条件,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而创设的,可以支持自主、探究、协作或问题解决等类型的学习.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学物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