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贷款规模过大的原因及对策刍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一些高校为满足扩大招生的需求,采用银行贷款方式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对贷款的风险重视不够,造成贷款规模过大,给学校及贷款银行带来了财务风险。高校的贷款应以资金承受能力并通过财务预算管理等手段,合理确定和控制贷款规模,高校主管部门以及银行,应对高校的贷款额度、使用方向、偿还能力及建设规划进行严格把关和检查,以切实解决高校贷款规模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近年来我国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在经费方面也具有了更高的需求,并因此使高校在资金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在该种情况下,很多高校将银行贷款作为自身经费的主要来源,而在贷款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也使得高校财务风险在此过程当中逐渐显现.在本文中,将就大学制度改革视角下高校财务风险控制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高校规模快速扩张与教育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也日渐凸显,仅仅靠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已经满足不了学校的需要,贷款则成了高校筹集资金的新宠,可是贷款的出现又带来新的问题——高校财务风险。本文从分析高校财务风险原因入手,提出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银行贷款以其时间短、成本低、数额大的特点,成为高校融资的主要渠道。各高校在利用贷款为高校的快速发展和扩张提供了充裕资金的同时,也由于对贷款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机制、盲目贷款重复建设基础设施、缺少贷款规模风险控制机制等原因,积聚了不可忽视的财务风险。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了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措施,构建了贷款规模风险控制评价模型,同时提出要建立完善的贷款资金管理机制,以及拓宽融资渠道来降低贷款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公立高校银行贷款的风险、性质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我国高等学校开始扩招,10多年来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但有一个现象却引起了各方的关注,那就是几乎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我国公立高校从银行的贷款也在迅速增加,而且贷款规模也积累到了一个不小的量.文章试图就我国公立高校银行贷款的起因、风险、性质和政府责任等问题进行探讨,以寻找合理的化解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贷款存在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的迅猛发展是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由此,使我国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一跃升而排在世界首位,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与高等教育大发展并行存在的是高校的贷款现象,高校扩招直接导致了贷款现象的产生,可以说"负债经营"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到目前为止,高校贷款的数额是巨大的,已经形成了管理上的风险隐患,巨额负债加上巨额利息,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我国普通高校近几年大量贷款已是不争事实.高校巨额贷款的主要原因是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及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本文对高校贷款产生的主要原因、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风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防范银行贷款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河南高校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财务风险是随着高校法人地位的取得、自主权的扩大、教育结构和规模的变化而产生的.目前高校主要存在两大财务风险:一是由于财政拨款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创收渠道单一、财务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等造成的财务状况失衡风险;二是由于对贷款风险认识不足、建设项目论证不科学等导致的高校过度举债或不良举债而形成的债务风险.我省高校也面临此类财务风险.为防止资金链条断裂而影响高校的正常工作,需采取增加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扩展筹资渠道、控制债务规模、加强贷款管理、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预算约束、提高理财能力等防范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举债兴教"可以说是高校的一种"时尚".但如对负债融资规模把握不当、管理不善,就会引发财务风险和教育风险,从而使学校声誉下降、人才流失,甚至产生生存危机.而由于贷款额度太高,随着还款高峰的到来,部分高校贷款偿还能力已越来越受到质疑.为了促进负债高校的良性发展,必须着重关注高校资金的使用和控制问题,做好开源节流工作.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贷款财务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高校贷款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高校办学条件改善的促进作用,同时高校也存在对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贷款规模过大、财务管理不力、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等问题。从避免高校贷款引发财务危机,有效监控贷款风险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化解和防范高校财务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贷款风险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扩招导致经费短缺,资金运行困难,各高校纷纷向银行贷款,缓解了扩招的压力,改善了高校办学条件,贷款办学是这一特殊时期出现的特殊现象。针对高等学校贷款办学的风险问题,以解决高校办学经费短缺、提高高校办学质量、提高高校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分析了高校贷款的必要性。并就高校贷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高校贷款风险的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推进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项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帮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政策,实施5年来取得了显著效果。但随着实施范围的扩大和还款期的到来,现行制度中的一些问题也正在不断暴露。现有制度性障碍已严重影响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应引入风险准备基金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高等学校举债办学的偿还能力,关注贷款风险,强调适度举债。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stitutional determinants of federal loan status for a recent cohort of college students. We first set out how institutions influence loan accumulations and repayment rates,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for-profit colleges. We then test a set of hypotheses about loan status and repayment using national data on loans, defaults, and repayments merged with college-level data. For all measures of loan status there are significant raw gaps between for-profit colleges and public and not-for-profit colleges. After controlling for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measures of college quality, and college practices, large gaps in loan balance per student remain: students in for-profit colleges, especially the 2-year colleges, borrow approximately four times as much as they would have at a 2-year public college. For a student attending the ‘average’ college, their repayment rate is predicted to be 5 [9] percentage points lower if that college is for-profit compared to public [non-profit]. Repayment rates are also lower for colleges with higher proportions of minority students and with lower graduation rates; contrary to some claims, single-program institutions appear to have higher repayment rates.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贫困大学生的需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贷款学生诚信意识差,贷款拖欠率高,诚信意识差,导致银行缺乏对这项贷款业务的主动积极性。为了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健康发展,使助学贷款真正能起到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作用,必须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征询制度,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加强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助学贷款监督体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树立大学生诚信观念;采取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与亲属保证担保制度相结合办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6.
中美两国高校贷款有不同的历史脉络,贷款原因、贷款方式与贷款期限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在当前我国应该借鉴美国高校贷款的成功经验,从拓宽融资渠道、寻求多元资金、贷前实行合理规划、防范贷款风险、贷中完善监管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与贷后制订和实施专项"还债"战略等路径解决高校贷款问题,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改进模糊算法的大学生征信评级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高校助学贷款业务以来,我国助学贷款的违约率一直居高不下,其发展遭遇到了巨大的信用瓶颈.故本文设计了基于改进模糊算法的高校助学贷款信用评级模型.通过对湖南大学、中南林业、湖南财专、湖南涉外四所高校开展调查问卷,取得了172个贷款学生的样本,然后应用此模型对其进行了信用评级.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低信用评级学生状况与学生违约状况基本吻合的结论,同时探讨了对学生信用评级有重大影响的因子,并在文章的最后为商业银行助学贷款的风险控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借鉴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对当前高校校园基本建设的资金来源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高校举债加快校园基本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和高校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但高校应综合考虑事业发展规划、贷款风险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优化基本建设的资金结构,以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自1999年推行以来,使为数不少的成绩优秀但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助学贷款必须在明确社会责任、完善金融风险化解机制和完善信用制度的和谐社会状态基础上才能正常运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部分高校为满足扩大招生的需求,采用银行贷款方式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由于对贷款风险重视不够,造成了贷款的规模过大,给学校和银行均带来了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