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暑假时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学生打来的,好几年了,没听出来她是谁。她故意问我:"猜猜是谁?"我说:"真没听出了。"她说自己是某某,问我明天下午有时间吗。我说:"没什么事。"并问:"你今年高考了吧,怎么样啊?"她说:"已被某学院录取,明天想请你出去一趟,我们聊聊天,行吗?"挂了电话,觉得同学们都很优秀!这一届学生中好消息不断……接到某某的电话,使我觉得身为教师最大的快乐莫过  相似文献   

2.
叶倾城 《教师博览》2013,(12):31-31
<正>那时,我女儿小年三岁吧,有一天露出很苦恼的样子,沉思默想——《一只丑小鸭的悲剧》里如是说:"小孩子就不应该沉思默想。"姥姥问她:"年年,你想什么?"她很伤心地说:"我不漂亮。"姥姥吓一跳:"谁说的?"她说:"老师说的。"姥姥吓了更大的一跳——幼儿园老师不可能对孩子品头论足吧,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哪个老师呀?她是怎么说的?"小年说:"老师说:‘某某,  相似文献   

3.
正邻居家有个小女孩,被爸爸妈妈领着,到我家来借用电脑,打印作文稿。我看了她的作文,是一篇游记,写的内容以景点介绍为主。我说:"你写这个干吗用呢?"她说:"参赛。"我说:"参赛规定了要写游记吗?"她说:"没有规定,写什么都可以。"我说:"既然没有规定,你干吗要写游记呢?你是想交差,还是想得奖呢?"小女孩说:"想得奖。"  相似文献   

4.
上班前,他突然问我":你上班好玩吗?"我想也没想地回答:"怎么会好玩!很辛苦的!"他说:"很辛苦,那你可不可以不上班?"我说":那怎么行?不上班怎么能挣钱买我们想要的东西呢?"想了一会儿,他说":那我去上班吧,我  相似文献   

5.
一天,我和爸爸去散步。正走着,爸爸推了推鼻子上的眼镜,说:"儿子,你一定饿了吧,想吃西餐了吧?"我说:"爸,你怎么知道我想吃西餐?"爸爸说:"因为我戴着这副神奇的眼镜,可以看到你心里在想什么。"好神奇的眼镜!我抬头看了看  相似文献   

6.
你自己做决定吧 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举个例子吧,你可以对你的女儿和她的小伙伴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儿,还是到外面去?"5分钟之后,孩子们依旧大声喧哗,你就可以再告诉她们:"我知道了,看来你们是决定到外面去了."很简单的两句话,你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前因和后果的关系,也不会被女儿看做是个"坏警察"--她能很清楚地了解:是她自己做的决定,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个结果.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我和一位法国老太太之间的长时间对话,整个过程中我想我和她脑海里都在不断出现一行字:"你真的这么想么?"那天的天气不差,阳光也很好。法国老太太是我的法语老师,我们的对话从老太太的提问开始:"好吧,我们聊点什么呢?"老太太看了看我,我并没有什么好主意。老太太继续说:"你以前在美国纽约,对吧?你更喜欢纽约还是巴黎?"  相似文献   

8.
上班前,他突然问我:"你上班好玩吗?"我想也没想就回答:"怎么会好玩?很辛苦的!"他说:"很辛苦,那你可不可以不上班?"我说:"那怎么行?不上班怎么能挣钱买我们想要的东西呢?"想了一会儿,他说:"那我去上班吧,我去挣钱买我们想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有一次,我参加同学聚会,一个女同学聊到她每天都要陪孩子去补习,回来还要陪读到夜里12点。我问她:"那你的孩子成绩是否越来越糟、越来越退步?"她很惊讶地说:"你怎么会知道?"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我问她:"你的教育水平有比老师高吗?"她说:"当然没有呀!""这就是了,父母的水平并不比老师高,却每天将孩子教到12点才上床,你想,孩子第二天去上学难道不会打瞌睡吗?"  相似文献   

10.
我和朱墨     
"朱墨——""哎——"上中学的第一天,我就听到这么一个响亮的名字。放眼望去,我看见一个女孩,她留着齐耳的短发,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她的一双明亮的眼睛透出聪慧。"朱墨",我记住了这个有趣的名字,也记住了那个聪慧的人。我无时无刻不在想"朱墨,朱墨",她到底是"朱"还是"墨"呢?很巧,我和她是同班同学,还做了同桌,看来我俩还是很有缘的!当然,我俩还是好朋友呢!每个星期,我们都要上两节阅读课。有一次,我约她一起去图书馆借书。她却对我说:"你先给我讲几道题目吧。这几道题目我没弄懂,哪有心思看得进书呢?"  相似文献   

11.
正一、案例一次晚自习,我正在办公室批改"导学案",我班一组长L同学找到我,说:"老师,这组长我不干了!"我意识到又是在小组工作中出现了矛盾,我想知道是什么矛盾打击了这位认真负责的小组长。"小P给我们组挣不到分不说,还整天不完成作业,老是给我们组扣分。"她显得很激动。"还有其他原因吗?"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不是她辞职的主要原因,"说吧,说了,老师可以给你出出主意。""组员们的缺点太多了,简直一无是处!管他们,他们都不听,反而说我多管闲事。""还有呢?"我期待着她的下文。"我觉得,让我当组长,简直是浪费时间,还影响了我的学习。"L同学理直气壮地回答。  相似文献   

12.
刘墉 《高中生之友》2014,(Z2):49-50
正带女儿去看《泰坦尼克号》,看完,她的眼睛、鼻子都红了。"你掉眼泪了,对不对?"我问她。她点了点头。"那女主角漂亮吗?"我又问,"你欣赏她吗?""漂亮、欣赏!"她很简短地答。"她乖不乖?是不是好女生呢?"我再问,"你要不要学她?"小丫头想了想,摇头:"不乖,不是好女生。我不要学她。"  相似文献   

13.
老师看卢唯     
《小学生》2005,(Z1)
卢唯是一个好强、自信但不固执的学生 卢唯在确定了调查的选题后,曾经找到我报告她的设想。考虑到做这个调查需要较大的工作量,我就问她:"你一个人行不行?需不需要我在班上找几个同学和你一起来做?"卢唯当时偏着头想了想,自信地对我说:"老师,还是我自己一个人来吧。"  相似文献   

14.
女儿将睡时突然问我:"妈妈,你知道《老人与海》里老人的结局吗?"——她刚刚读完《老人与海》。这本书,我多年前看过,现在只剩下模糊的印象。我想了想说:"是老人与一群鲨鱼搏斗,最后胜利了,拖回去一条大鱼,发财了吧?"她"切"了一声表示鄙夷:"叫我怎么说你?真是看书越多越迷糊!"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大部分书的结尾都是说,谁谁谁经过奋斗发财了,谁谁谁成了名人,或者公主与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你就是受了这些书的影响。而《老人与海》的结局恰恰是:老人一无所有,他总说自己被  相似文献   

15.
<正>学生写作与成人写作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便是学生写作更多是按照题目来写的,因此我们不妨就把题目作为焦点来说明"列清单"这种开拓思路的方法。让我们先来看一个题目吧。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一个8岁的华裔女孩出书,记者问她:"你长大了要做什么?"她说:"我  相似文献   

16.
心灵按摩师     
常去那家盲人按摩店接受一种推拿服务,我颈椎有病。那是一对盲人夫妇,都戴着墨镜工作,我总觉得他们很有港星气派。有一次,男按摩师对一女客说:"你是很漂亮的那位吧!"女客惊讶得想从床上爬起来:"你怎么知道的?"她以为那先生是个假盲人。在一边忙着的盲人妻子赶紧解释:"他都这样跟人打招呼,跟我说话也这样,不要怕,"我们笑了。  相似文献   

17.
高考前4个月一切就这样烟消云散了,没有歇斯底里地怒吼,没有矫情地下起雨,我也没有很潇洒地甩头就走,留下浅浅一个人在路边抽泣。我说:"我们分手吧!"浅浅看了我一眼,然后点点头,这个场景是我所没有预料到的。我想过浅浅的反应,她或许会抓着我的衣领质问:"你不是说过,会永远喜欢我?"如果她这么做,我会说"对不起"。我没有忘记承诺,只是力不从心了;她或许会卑微地说:"没关系,我喜欢你就行了。"如果真是这样,我会怨恨  相似文献   

18.
韦佩霜 《广西教育》2014,(48):67-67
正一次壮文段考,我收齐全部试卷后,欲转身离开教室。这时,一位成绩一般的学生来到我的面前,关切地问:"老师,这次段考我能考多少分呢?"我微微一笑对他说:"你估计自己会考得多少分呢?"他腼腆地对我说:"我不知道,没有把握。"接着他又低声问道:"黄老师,您能现在就改我的试卷吗?我真的很想现在就知道我的成绩。"已是中午放学时间,我犹豫一会儿,说":好吧!我答应你的请求。"于是我坐下来,认真地批改他的试卷,他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看得出来,他在默默地计算着自己的得分。改  相似文献   

19.
梁凌 《高中生》2013,(13):18
女儿突然问我:"妈妈,你知道《老人与海》里老人的结局吗?"她刚刚读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本书我多年前看过,现在只剩下模糊的印象。我想了想说:"是老人与一群鲨鱼搏斗,最后胜利了,拖回一条大鱼。他发财了吗?"她表示鄙夷:"叫我怎么说你才好?"我问:"为什么?"她说:"大部分书的结局都是,谁经过奋斗发财了,谁成了名人等,你就是受了这些书的影响。《老人  相似文献   

20.
<正>1今天你一进门就嘟着嘴说:"法文老师不讲理。""怎么不讲理呢?"我问。"她考法文,除了原来的题目,还出了个加分题,答对了可以再加十分。"你气呼呼地说,"我明明写对了,却只加五分。""加五分也不错了啊。"我笑笑。"可是我认为应该加十分,就去跟老师争,她偏不给,所以我不高兴。""为什么不给呢?"我又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