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蕾 《成才之路》2012,(28):35-35
《老王》一文的写作意图主要是源于作者的"愧怍"之情。从老王的基本信息中可见老王的不幸,从作者回忆的老王的几件事——送冰、送人和送鸡蛋中,可见老王的善良。不幸而善良的老王把我们当做亲人,而"我"却忽略了老王的真心真情。老王淳朴、善良、正直,这是一种从社会底层,从普通民众中发出的光芒,然而"我"没有更好地善待、理解老王,多少年来,作者"不安""愧怍"。  相似文献   

2.
<正>其实已经走过了,和我同办公室的老王又转回去,从派送广告的男孩儿手上,接过花花绿绿的纸张,还认认真真说一句:"谢谢。"偷眼一看,原来是些"难言之隐"、"济世良方",我们不觉相视窃笑。老王发觉,抬头解释说:"不是为我,是为我儿子。"我们更是笑出声来,他等我们笑过了,才说:"我儿子,不是在北京读大学嘛,上次写信回来,说找了个勤工俭学的工作,就是给人家发广告。"我们都愣了。老王笑起来,接着说:"儿子在信上说,这事可难了。好多人从身边走过(摘自《芙蓉锦:心灵卷》)  相似文献   

3.
王建宗 《班主任》2007,(12):6-7
三十多年前,我一开始工作,就做班主任,那时,我比学生只大两三岁;三十多年后,我做校长。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忙着,听到了轻轻的敲门声。"请进!"我说。进来的是一位年龄与我相仿的壮汉,他恭敬地看着我,说:"您是王老师吧?"我以为是家长来访,就迎过去答道:  相似文献   

4.
开心一笑     
你最听话老王有四个孩子,都十分顽皮。有一天,老王请同事到自己家吃饭。刚到门口,就看到孩子们正吵闹不休。老王妻子一看到老王,高兴地说:"你终于回来了!这些孩子太皮了!"同事们以为老王的妻子要让老王"教训"一下孩子,刚想阻拦,就听到老王妻子接着说:"家里没盐了,你快去买。家里只有你最听我的话了,他们四个我一个也叫不动!"听错了建筑工地的监工:"对不起,太太,是您在唱歌吗?"  相似文献   

5.
老王     
著名作家杨绛的《老王》是一篇经典的散文,文中用充满同情的笔调写了一个忠厚而不幸的底层劳动者。老王是一个车夫,光棍一人,生活困苦,身体又残疾,然而他心地善良,沉默的举动中显出对生命的尊重。无独有偶,罗伟章的小小说《独腿人生》中也写了这样的一个车夫。一样靠蹬人力三轮车吃饭,一样的身有残疾,更一样的是闪烁在他们内心深处的人性的光辉。本期"教材解读"栏目约写了一篇精彩的文章《暗夜里的光芒》来解析《老王》,并特别附上了《独腿人生》,希望借此能够带领大家去走近老王,认识老王以及和老王一样的人。(雨羽)  相似文献   

6.
施爱的幸福     
佚名 《高中生》2008,(23):27-27
朋友来电话说:"你来看看我吧,我想你了。"我问:"既然是你想我,为什么你不来看我?"他呵呵地笑,说:"忙着照顾老父亲呢,他那病,片刻离不开人的。"  相似文献   

7.
孙双金 《江苏教育》2014,(19):15-16
<正>校长如何成长?这是每一位校长都十分关切的问题。有人说校长在读书中成长,因为读书能滋养人的心灵,能提高人的品位;有人说校长在思考中成长,因为"我思故我在",思考使人深刻;有人说校长在实践中成长,因为"行为知之始",实践之树常青。我认为这些说的都有道理,都能给人启迪。但我个人认为,研究是校长成长的必由之路。研究者,必然要读书,要思考,要实践。研  相似文献   

8.
王波 《辽宁教育》2012,(22):82-83
很多人这样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样的说法其实特别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一个校长,行动力固然重要,但人们常说的理念才是最重要的,我个人认为,一个好校长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素质:一、好校长要有大胸怀、大手笔、大气魄胸襟气魄、学识人品,这是每一个好领导必备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笑话长廊     
《老年教育》2013,(2):37
无奈消防队:哪里着火了?报警人:我家。消防队:我是问什么地方?报警人:厨房。消防队:我是说我们该怎么去?报警人:你们不是有消防车吗?!"应该上电视"当老王到他侄子家做客时,他不得不听他侄子演奏钢琴。一曲终了,侄子问:"叔叔,您觉得怎么样?"老王答道:"我看你应该上电视。"侄子高兴地说:"您认为我弹得很好吗?""不,"老王说,"你要是上了电视,我就可以把它关掉了。"如此考生  相似文献   

10.
黄小腰 《大学生》2013,(23):75-75
正我第一次见到老王之前,就已经听过关于他的传说。曾和他共事的同事说,这个人牛,硬气起来,客户也敢打。我们一听,立即围过去愿闻其详。要知道,客户是衣食父母,我们这些小鱼小虾在客户面前总是唯唯诺诺,很少能鼓起勇气说"不",更别提动手什么的。老王的"丰功伟绩"发生在一次KTV聚会上,甲方一个男客户要乙方的年轻女孩陪他喝酒,借着酒意已是调戏,老王拎着男客户的领子就把他摁到了桌  相似文献   

11.
孟子说,人生有三梦:一是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二是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三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觉得,当个中小学校长,把教育当事业,也是人生一大乐事。那么,今天该如何当校长?  相似文献   

12.
小鬼笑翻天     
小明上课时总是睡觉,老师批评他:“你可不可以不要睡觉!”小明回答:“不行,因为我是特困生。”期末考试时,一位老师忽然紧张地对大家说:“现在出了点问题,一个同学不仅领到了试卷,还领到了答案。如果他把答案还给我,我会奖给他15美元。” 一个学生马上答道:“我出60我是特困生试卷答案杰克:“上课时我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忙的人了。”珍妮:“为什么?”杰克:“我一边忙着听老师讲课,一边忙着看小画册,等老师走过来时,我还得忙着把它藏起来。”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学生上台领奖,可是连续叫了好几声之后,那位学生才慢慢地走上台。后…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听到过的故事: "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教育者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这是美国纽约一个小学校长皮尔·保罗对顽皮捣蛋的小罗尔斯说过的话. 罗尔斯生活在环境肮脏、充满暴力的贫民窟,从小就受到不良影响,小学时逃学、打架、偷窃是常事.一天,当他又从窗台上跳下,走向讲台伸出小手时,正巧被校长逮着.出人意料的是,校长没有批评他,而是诚恳地说了这句话,语重心长地引导和鼓励了罗尔斯.  相似文献   

14.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作品。作品最后,"老王"拖着命悬一线的病体,来到作者家中。他来干什么?杨绛先生的理解和写作是,"因为他来表示感谢","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杨绛先生说,老王是来表示感谢的。既然是感谢,显然在杨绛先生看来,作者及其一家有恩于老王。杨绛  相似文献   

15.
感悟有七个儿子,他们分别叫喜悦、悲伤、恐惧、愤怒、爱慕、厌恶和嫉妒。一天,他们被一个问题困扰了很久很久:"到底人生是什么呢?" 活泼开朗的喜悦就首先说:"我觉得人的一生中溢满了喜悦,无时无刻不是在喜悦中,我的人生中不会感觉到其他的感情了,人生就是单纯的喜悦。" 忧郁的悲伤就哀伤地说:"我觉  相似文献   

16.
教育界、理论界给校长定位有许多:有的说校长应该是管理者、学者,也有的说校长还应该是外交家、社会活动家等等.我在一所学校当了几年校长,经历了许多,学到了不少,对校长这一角色定位也有了切身体会.诚然,外界的定位都有道理.但我更愿意说校长是一个"放风筝"的人.作为一校之长.我觉得应该像放风筝那样做到:胸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标,手中有分寸,脚下有土地.  相似文献   

17.
孟子说,人生有三梦:一是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二是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三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觉得,当个中小学校长,把教育当事业,把它做强做大,虽谈不上光宗耀祖,但也是人生一大梦想,一大乐事。那么,今天该如何当校长?感悟一:校长要成为学校的精神领袖校长首先应该是学校的精  相似文献   

18.
<正>其实已经走过了,和我同办公室的老王又转回去,从派送广告的男孩儿手上,接过花花绿绿的纸张,还认认真真说一句:"谢谢。"偷眼一看,原来是些"难言之隐"、"济世良方",我们不觉相视窃笑。老王发觉,抬头解释说:"不是为我,是为我儿子。"我们更是笑出声来,他等我们笑过了,才说:"我儿子,不是在北京读大学嘛,上次写信  相似文献   

19.
《老王》是苏教版必修三第三专题"号角,为你长鸣"这个专题中的一篇课文。作为写人记事类散文的典范之作,文章首先通过对老王的职业、身体状况、居住条件等轻描淡写式的交代,初步勾勒了老王的基本情况:老王是一个物质上极度贫穷,同时精神上极度孤独的下层人力车夫,为下文写"我"对老王的关心,以及突出老王对"我"的感激做铺垫。然后作者通  相似文献   

20.
欲速则不达     
正"王老师,非常感谢您来我们学校,希望在您的帮助下,学生的成绩能大幅提高。"李校长十分期待地看着我说。这是2010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我到北洋桥小学当一名编外老师时,李校长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当时我没有及时回应李校长,只是怔怔地看着她。李校长有些局促。过了一会儿,我问道:"成绩要好到什么程度?"李校长舒了一口气,试探道:"在城郊学校排第一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