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课堂中不可能全都是正式的教学语言。否则课堂的容量过大,而课堂显得没有生气。而"闲话"既不是非说不可的,与教学内容可能也没有过多的关联,比如课堂中两个教学内容的衔接部分。或者是在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中的举例。这些"闲话"可以起到引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思路的作用。那么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实现课堂高效时,如何精心设计好题外闲话,让题外闲话"闲而不闲"呢?  相似文献   

2.
余波 《考试周刊》2011,(73):52-52
语文教学不只是文字的教学,更多是语言的教学。语言教学的有效手段是熏陶。课堂知识板块的衔接和过渡使一堂课更加紧凑,效果更好。要使课堂紧凑,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有有效的“闲话”。恰当的“闲话”可使知识点感性化和可感性.使学生上课倍感亲切和自然。  相似文献   

3.
大概只有中国人--而且是有点名堂的中国人,才会在写文章的时候开头不久说:“闲说少说,言归正传。”既然是“闲话”--你自己已经知道是“闲话”,为什么还是要说呢?可见这是装腔作势,这是一种“修辞”,这是在“正传”之前的“必须”,没有“闲话”就进入不了“正传”。可见,“闲话”也是“正传”,或者说“正传”也是“闲话”的另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4.
一、语言实践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在课堂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语言实践机会,如:看图说话、复述、背诵等,能促进学生动脑、动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还可在适当时候讲些“题外”、“多  相似文献   

5.
杨勤华 《教师》2012,(31):104-104
“有一样东西,它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这个可以粘住一切的东西,就是语言。数学是符号的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语言来“传道、授业、解惑”,孩子通过语言来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交流。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所以说。数学课堂中的语言交流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6.
浅析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是教学的主要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应。”他又说 :“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 ,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 ,它不仅开发情绪记忆 ,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可见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 ,如饮甘泉 ,必须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语言的艺术 ,对此 ,笔者从以下四方面作一浅析。一、以情带声 ,以声传情小学生活泼好动 ,反应敏感。教师语言要浅显生动、活泼有趣、富有感染力。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 ,就会苍白无力 ,索然无…  相似文献   

7.
闲话有真意     
说到闲话,人们常会把它与以讹传讹的流言蜚语相联系,视之为好搬弄是非者的谈资,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常有人感叹:“莫言闲话真等闲,多少是非话中来。”然而,闲话和流言毕竟不是一类。若深究的话,我们不难发现,闲话其实有一种不凡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龙吟:“读论零墨”告一段落,“闲话孔子”登台亮相!从2004年到2006年,雨石先生已培养了不少“雨丝”,这次的“闲话孔子”秉持先生一贯坚持的“启读者以新知”的精神,“雨丝”们是不会失望的。开场白闲话是语言交流和文字表述的一种方式。闲话时人的神经是充分放松了的,它随意,不着边际,可以作天马行空式的纵意而谈,似乎也不用在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上多花心思,只是行云流水般讲下去或写下来就是。说真的,我喜欢闲话。闲话虽然没有主题报告正经,也没有道德文章起眼,但它实在得很,有趣得很,天地广阔得很。在人的生命流程中,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地说话的时候少,神聊乱扯、随意而为的时候多,因此写一点闲话,也算是回归生活吧!孔子是至圣,大圣,百代之师,古来人们作的都是峨冠博带的阳面大文。历史地说,尊孔是千年社会主旋律,人们怀着“为尊者讳”的心态,将孔子加以粉刷又粉刷,涂抹又涂抹,到头来离孔子的原型越来越远了。现如今,弘扬孔学的呼声“甚嚣尘上”,但是,单凭历朝历代的那些粉刷文字,是勾勒不出孔子的真实图像的。要继承孔子,就必须还原孔子。要还原孔子,就不能单读那些一本正经的文字,因为孔子本身就不是一本正经的,那部《论语》中就有不少不怎么一本正经的东西。不信?请认真去读一读。把孔子作为闲话的谈资,这恐怕还是第一遭。我写“闲话孔子”的初衷是,把孔子从高高在上的神坛上请下来,通过诸多细节和故事,让他回归人世,与两千五百多年后的华夏子孙推心置腹地闲话一通,从而真正读懂这位至圣先师。一是给读者以故事;二是给读者以新知,讲些为常人所不知的东西,而不是炒冷饭;三是给读者以思想,当然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至于效果会是怎样的,现在还说不上,最后的评判权是在读者诸君手中的。  相似文献   

9.
“简洁是天才的姊妹”,写文章或说话最忌罗罗唆唆,拉拉杂杂,象毛泽东所说的“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故而写文章应当力求语言简洁洗炼。但在有些文章里,却有些“闲话”;其实这看似“闲话”的话,起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却是正经话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我国古代最具天才的一位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是简洁精炼的,但开卷就来了一段“闲话”:“此开卷第一回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由于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情绪压抑,教学效率不高。要真正推进课程改革,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就必须改变应试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种种做法。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说些学生喜欢听的“闲话”,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让有效“闲话”激活语文课堂呢?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借助课堂内和课堂外这两个具体教学环境,课外,不论叫它是“第二课堂”或“第二教学渠道”,不论说它与课内是“并举”还是“延伸”关系,人们是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了。如果把课堂内外比作搏击者在知识大海洋中击水的有力两臂,应该说是很恰当的。课堂外让学生长知识、出能力的手段很多。就语文方面来说,从专题讲座、影剧欣赏、办报出刊到  相似文献   

12.
邹青 《青海教育》2014,(6):30-30
英语是一种语言学科,它活泼、奔放、热情,学好它的关键在于怎样“说响亮,学轻松”。英语教师要想让课堂“活”起来,不妨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要想让语文课更像语文课,课堂评价有“语文味儿”,教师必须咬定语言,使评价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巧用幽默.趣化语言。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巧用幽默来增添评价语言的趣味性。如课堂上听写词语时,小静把“一户人家”写成了“一尸人家”,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的语言能力跟学习能力密切相关.一直以来,信息技术课堂上存在重操作轻语言的现象,作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信息技术应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让学生“说”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它让导入实在、课堂教学实效、小结意味深长.通过“说”,使学生动起来,更加主动参与课堂;教师静下来,积极反思,构建更加有活力、有创造性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每节课上,老师都会有评价。而评价直接可以反映出老师教学行为的“引领”作用。评价也是一种“教”。因为它要以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为评价目标,以教师的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为评价手段,从而达到点拨、纠正、提升、调控等评价目的。可以说,教师的课堂评价就是一幅“以学论教”的生动画面,也许“评价”就像一个神奇的三棱镜,透过它会折射出老师语言的精道,思维的深邃  相似文献   

16.
高芳 《黑河教育》2013,(2):26-26
数学课上的“说”是一种特殊语言,它要求准确、精练,而且强调严密的逻辑性,,严谨准确的语言是培养思维逻辑性和周密性的“良方”,清晰精练的语言是培养思维独立性和深刻性的“妙药”。本文试从概念教学的课堂语言要有准确性、启发性和完整性三方面,探究如何运用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提高概念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将天气融入个人情感的移情倾向,或“大风起兮云飞扬”,或“风萧萧兮易水寒”,很自然,天气对人产生了感染力。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闲话”艺术,节目的主持播讲逐渐走向艺术之路:紧凑之中有松驰,平淡之中见突兀。 下面我们对一些国家的天气预报“闲话”一番: 南非:“现在我们拥有着可爱的天气,愿意您珍视它。” 这种“彩色语言”已经超越了天气变化本身,渗透着人的情感,折射出一种理性的光泽。 日本NHK:“从今天起将进入寒风刺骨的冷天气,作为预报人员,真该说声:‘对不起。’” 就连以正襟危坐,…  相似文献   

18.
童爷爷信箱     
听到说我的闲话怎么办?尊敬的童爷爷:您好! 我担任中队长。可同学们几乎没有人听我的。还有人说我的闲话,什么“她是什么东西,有什么资格管我们”。老师说:“当干部就不能讲人情,  相似文献   

19.
张磊 《教师》2008,(20):102-102
看历史学家的“百家讲坛”栏目后,我们会认识到许多著名教授、专家开创了“妙趣横生、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声情并茂、激情四溢、条理清晰、论从史出,推断严谨”的“说史”新方式,使精英文化大众化,从而为百姓喜闻乐见。再观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绝大多数老师依然照本宣科,为考试而教,语言表达生硬,使课堂大多成了“一潭死水”。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超的课堂语言艺术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因此,教师必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作为一名教师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经常是要通过外部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说”(口头语言)和“写”(书面语言)。而对于课堂四十五分钟来说,“说”要比“写”更重要,因为它是课堂上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把口头语言能力视为上好语文课的基本功加以高度重视。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