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符祝芹 《高教论坛》2009,(12):69-72
语言模因论对语言习得、语言使用、语言现象和规律提供了很好的诠释,从而给我们的语言教学提出新的思路.笔者结合阅读课教学,把语言模因论的原理贯穿于大学英语写作训练中,探讨语言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实践证明语言模因(基因型&表现型)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模因论揭示了语言传播和发展的规律,了解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可以为语言教学提供崭新的视角.本文论述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造成功的模因及模因成功传播的语境,以协助学生产出自然的语言输出形式,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模因论揭示了语言传播和发展的规律,了解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可以为语言教学提供崭新的视角.本文论述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造成功的模因及模因成功传播的语境,以协助学生产出自然的语言输出形式,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而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从模因的视角来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同时让我们重新思考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本文通过对模因理论及其分析其传播过程,从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这一新的角度谈论了模因论对美音语调教学的指导作用,提出了语言模因论对美音语调学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论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该文以模因论为切入点,探讨模板式教学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模板实质上是一种模因,而写作就是不断模仿、复制和更新语言模因的过程.模板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语言依靠模因来发展,而模因要以语言作为宿主而生存,模因研究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文化的进化过程,而且可以用于指导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本文在分析基因型语言模因和表现型语言模因的基础上,探讨这些模因的表现方式对于解决语法学习过程中的语言流利性和正确性相脱离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7.
模因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语言学习过程实质就是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预制语块是文化复制因子且具有模因性,具备准确性、整体性、灵活性等特点.在O2O互动教学平台的辅助下,根据语言模因的传播周期制定教学环节,将英语视听说教学主题与预制语块类别相结合构建模因论指导下的英语视听说语块互动立体教学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实际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语言依靠模因来发展,模因将语言看做它生存的宿主,可以说模因论为语言教学引入了全新的思路。以语言模因为切入点,在分析表现型语言模因和基因型语言模因的基础上,研究二者对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探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相似文献   

9.
基于语言模因的高职英语教学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因是新达尔文主义者Dawkins提出的假设,用来解释人类文化进化的规律.文章通过讨论语言模因现象,分析了模因与语言教学的关系,探讨了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规律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并就模因论对传统外语教学方法的运用、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输入、语言环境的创设及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语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考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语言模因在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中彰显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模因理论来讨论语言模因现象,分析模因与语言的关系、模因与语言教学以及语言模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一步反思以模因论为理论支撑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在现代外语教学中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1.
模因论揭示了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它认为语言的习得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同时肯定了背诵,模仿等教学方法在优化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模因论为理论切入点,探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可理解性输入”,并指出通过强化语言输入,可以弱化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培养语感;激发学习的动机。  相似文献   

12.
赵景昆 《海外英语》2012,(16):125-126,134
语言模因论是语用学领域的一个新兴理论,其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研究语言、交际和文化之间的互动演进提供了新的视角,特别给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英语写作能力是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衡量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根据模因论,英语写作过程可视为所习得目标语的文化模因在学习者身上的一个完整的模因发展周期(同化、记忆、表达、传输)。提出应重新大力提倡过去曾被放弃的背诵和写作模版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是语言文化传递单位,它的核心是模仿。将模因论引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模因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即背诵、模仿等传统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14.
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有助于研究语言起源和语言运用,也为我们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作者从语言模因的两种类型即基因型语言模因和表现型语言模因的角度,对随机搜集的44篇大学英语四六级范文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四六级写作在模因论下的写作特点和规律,得出模因论对写作教学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5.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对中国外语学习者来说,把语言模因应用于写作教学中,利用模因复制和传播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背诵和仿写的基础上提高大学英语写作学习效果;模因论的出现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面镜子,背诵和仿写应回归中国语境下语言教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16.
Memetics also shed new light for linguists who begin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from a brand new perspective:the combi-nation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memes. The current essay attempts to apply the memetics to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and to helping students con-struct knowledge and develop skills of writing by recitation and imitation of language memes.  相似文献   

17.
微格教学是职前英语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创造性模仿优秀英语教师教学的过程,这与模因论中模因的模仿特征构成契合。在开展英语微格教学中,充分利用语言教学模因复合体,包括“教态模因”、“课堂用语模因”、“板书模因”、“教学设计模因”以及“课堂组织模因”等,遵循模因复制的过程即同化、记忆、表达与传输等四个阶段,能有效提高职前英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语言教学技能以及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与语言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学语言本身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规律不仅大大丰富了人类的语言宝库,揭示了人类语言发展的规律,而且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因理论唤醒对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模因与语言模因及其在传统外语教学中的体现和运用,分析模因论对英语教学带来的新挑战,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模因论指导下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在现代外语教学中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现代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20.
模因理论为语言的习得提供了科学依据,模因使语言能够保持基因而不断传播,这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撑。语言一代一代传下来,并且持续发展,语言模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农村学校英语口语教与学需要模因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学习点做模因实践,这符合农村学校地理环境、师生教和学技术和心理需求的实际情况。农村学校英语口语教学在结合模因论推进英语口语习得方面需要找好结合点,让学生形成英语口语模因的良好习惯,保持"基因"意味着学习者能够学得纯正的英语发音及英语母语化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