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耿守忠  杨治梅 《收藏》2007,(1):134-135
在变体邮资票品中,印刷变体是比较多的,有漏色变体,套色移位变体,复印变体,折白、双面印等。在鉴定变体的真伪时,首先应鉴定它是真变体,还是用真品变造的假变体。对于用真品变造的“变体”,  相似文献   

2.
集邮者要想学会对邮资票品的真伪鉴定,就必须购买在鉴定时常用的工具。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么,集邮者应购买哪些必需的工具呢?1.放大镜鉴定邮资票品的真伪,单靠肉眼直接观察是不行的,必须借助于放大镜将鉴定的邮品图案放大30倍以上,观察细微部分,以辨真伪。现今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制假造假的不法之徒,利用高科技完全可以制造出足以以假乱真的赝品。但是,赝品与真品必有差别,哪怕是极细微的差别,即可真伪分明。赝品与真品极细微的差别,不借助于高倍放大镜来进行细心鉴别,用肉眼直观,是很难辨别出的。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中国邮品辨伪必备》专著中明确提出:“鉴别邮品真伪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因此,集邮者要想学会辨别邮资票品的真伪,就必须学习和掌握邮识;熟悉和通晓邮资票品的生产程序和印刷技术;懂得与鉴别邮资票品真伪有关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善于综合分析判断,以得出正确的鉴定结果。这就是集邮者在学习邮资票品真伪鉴定时,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具体说来,有以下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耿守忠  杨治梅 《收藏》2006,(7):82-83
一、变体邮资票品的范围 (一)何谓变体邮资票品 变体邮资票品也称变异邮品。是邮资票品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印制、打孔、裁切、加盖等原因偶然出现瑕疵或与众不同的变异,在生产过程中漏检,并且经邮政窗口正式售出的不合格品。由于它是某一种邮资票品的变异,有与众不同的特征,比较稀少,很受集邮者的青睐。集邮者在组编邮集时,正确而合理地运用变体邮资票品,可提高邮集的获奖分值。  相似文献   

5.
变造品是赝品中的一种。不过, 它与其他赝品有所不同,不像伪品、臆造品那样,是彻头彻尾的伪造出来的;而它则是用真品经过改造、乔装打扮后,使原本一般的邮资票品, 摇身一变成为身价高贵的珍稀品。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邮资票品赝品充斥邮市,泛滥成灾。不仅侵害了邮政,也侵害了广大集邮者,甚至连集邮者心目中神圣的“殿堂”——全国或世界邮展,都不能幸免这种侵害。为此,邮展上常特设辨伪专家组,以判定参展邮集中有争议的某种邮资票品的真伪。这种举措,实在发人深省,要集邮必须学会辨真伪。  相似文献   

7.
方耀成 《收藏》2009,(4):148-148
《收藏》2006年第10期《变体邮资票品的真伪鉴定(二)》一文称:“有的集邮者把高头、长尾也视为漏齿变体是错误的。高头、长尾本是阔边的一种俗称,上边纸留阔边不打齿孔,称其为高头;下边纸留阔边不打齿孔称其为长尾。高头、长尾邮票上的上边纸或下边纸原本就不打齿孔,这同漏打齿孔不同。”此说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8.
王昆 《收藏》2006,(11):155-155
袁水清编辑: 你好!读到《收藏》2005年第12期PH4耿守中忠、杨治梅《错体邮资票品的研究与真伪鉴定》(七),文中称“这些‘漏色错体’旧票,大多为“漏印红色”。假如真的是全部漏印红色,当然就是漏色错体票。但是就笔者鉴定过的这些所谓“漏色错体”票看,均是褪色所致”。  相似文献   

9.
《集邮博览》2014,(6):83-83
正由耿守忠、杨治梅夫妇著作的彩版《中国邮品辨伪必备》(续集),日前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这部续集是继彩版《中国邮品辨伪必备》之后,作者在研究和鉴定邮资票品中所取得的新成果。书中共介绍了260种邮资票品的真伪鉴定,均是作者亲自研究和鉴定过的;也均是彩版《中  相似文献   

10.
耿守忠 《收藏》2008,(5):134-135
在收藏领域,人们常会看到有些鉴定家通过看收藏品的照片,便可剀断(鉴定)真伪。笔者对此不敢恭维。因为这种鉴定,对有些收藏门类可能行,但对多数的收藏门类是忌讳的。邮资票品鉴定时,不看原物(件),只看照片,是绝对不行的!因为通过普通照片看不出邮资票品的微观特征,即看不出版别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新年是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节日。很多国家都要发行有关的邮资票品。苏联和俄罗斯是发行这类票品品种多、数量大的国家之一。从1962年开始到苏联解体(1991年),以至现在的俄罗斯每年都要发行一套标有СНОВЫМ ГОДМ(“新年好”或“祝贺新年”)的邮票,形成了名为“新年好”的系列邮票。除邮票外,苏联和俄罗斯还发行了品种更多、数量更大的贺年邮资信封和邮资明信片。  相似文献   

12.
一、从邮资票品的宣传功能说起邮资票品指邮票和邮资封、片、简,发行它们的目的当然首先是作为纳付邮资的凭证,但实际上它们的宣传功能也是人们有目共睹的。在吴凤岗主编的《实用集邮辞典》中提到“邮票的功能有三个”,其中“第二,可以发挥小型宣传品、艺术品的社会作用”。在邮资票品上可宣传的事物涉及人类社会生活中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以及自然界  相似文献   

13.
公司特制系列公司特制邮资票品是南非邮政以正式发行的邮资票品为基础,按商业客户要求,特别制作的包含客户宣传信息的特殊邮资票品,这是南非邮政为扩展市场,增加收入而推出的新业务。特制邮资票品包括连印邮票、  相似文献   

14.
大家议论     
对异常邮品报道要把关 近年来,各种邮报、邮刊对邮资票品的印刷质量揭短比较多,反映了我国邮资票品的印刷和发行上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有那么一些人专事伪造所谓的“错、变体”,扰乱邮品市场。目前,由于我国的集邮报刊对实物邮品的报道和介绍大多不接收原件,只需要文字稿附加复印件便可。由此带来的弊端是给某些人以可乘之机。以致在揭示的邮品印刷质量问题上真假难分。 据一邮刊报道:有一位作者将《宜兴紫砂》20分邮票作日光晒处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邮资票品局于1999年12月22日寄出的一件信函,盖有“商业信函”邮资  相似文献   

16.
何捷 《中国集邮》2000,(4):15-15
毁与立是一个事物中相反的两个方面,是一对矛盾。最近,国家邮政局公布了销毁部分邮资票品的决定,并在当天进行了销票行动,这是1990年以来我国第二次销毁邮资票品。这次销票行动涉及的邮资票品额度将是上一次的数十倍之多,今后一个时期内,销票还可能成为经常性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邮资票品的发行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因此,邮电主管部门需预先制定出详细、周密的发行计划。同时,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时也需对发行计划进行部分变更。 在《集邮》杂志中,邮资票品的发行计划是通过两处反映出来的:一处是“新邮消息”栏目,“新邮消息来自邮票发行局”(《集邮》1986年第12期第5页);另一处是《集邮》记者就新的一年的邮资票品发行计划采访  相似文献   

18.
《上海集邮》2011,(12):2-2
2012年的邮资票品预订工作已于11月15日开始。2012年纪特类邮资票品的发行,实行“总量调控,适度从紧”的政策,采取“预订和零售并举”的方式。订户可按套、按版、按册预订。预订金全额收取,年底结算,多退少补,预订金不支付利息。  相似文献   

19.
耕收种 《收藏》2006,(3):138-139
研究造假者伪造邮资票品的动向,应主要从其伪造邮资票品的目的和欺骗对象及所采取的技术和手段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湖北晓流:“中泰”加字张的发行单位是中国集邮总公司,它同邮电部发行的J.41M、J.42M两种加字张存在本质区别。邮电部是法定的国家邮资票品制作发行单位,总公司并不具备发行邮资票品的资格,即使邮电部认同,“中泰”加字张仍然只是总公司新开发的集邮纪念品,没有条件在国家邮票目录上占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