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胖叔叔热线     
我们常常说:言论是自由的。那么,形形色色的言论必然会引起各种各样的争论。大家都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争论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小朋友的观点吧———?怎样看待争论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头塘小学六年级骆梦焕:当你听到有人在争论,如果你懂这些问题,你就应该站出来说说道理。如果你不懂,你就在围观者或过路人中选出知理人来说个明白,这样,双方都有满意的答复。北京市大兴县北芷村小学五年级孙卓亚:首先,我们在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认真且诚恳。其次,对他人应尊重,仔细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起哄,也不要讥笑他人。在别…  相似文献   

2.
首先,家长要与孩子多沟通。青春期的孩子,随着独立意识增强,会更多地体验到一种孤独感。他们非常渴望与人交流,希望得到关爱、理解和尊重。如果这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他们就可能到网络中寻求慰藉。同时,在交流与沟通中,父母可以向孩子表达自己对待网络的态度和观点,告诉孩子,网络是一个工具,我们应该合理地利用它为我们服务;如果不加节制、无目的地上网,不仅对于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一种浪费,而且长此以往,可能会染上网瘾,沦为网络的奴隶,严重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尊心,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教师应当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关心和爱护,注重尊重孩子的人格。重视培养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给幼儿一个申辩的机会,那么,孩子就会形成活泼向上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4.
刘金英 《小学生》2010,(1):19-19
如果孩子喜欢他们的老师、爱他们的班级,愿意和其他同学、小伙伴交流,愿意在集体中学习,这样的孩子肯定属于很阳光的,是大家比较期待的那种孩子。家长对生活的态度、为人处事的态度、对待工作和学习的态度都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有些幼儿园老师只喜欢聪明、伶俐的乖孩子,讨厌顽皮的孩子,他们会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去对待顽皮的孩子,虽然当时孩子被降服了,但孩子的内心是多么的难受 ,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多大的伤害 !长此下去,会给这些孩子造成不健康的心态。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对待这些顽皮的孩子呢 ? 1.找寻孩子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   我从寻找顽皮孩子的优点着手,常常对他们身上一些细小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在他们不愿意参加活动的时候鼓励他们,说他们只要参加就一定能成功,一定很出色;并常利用协商、建议的口吻与他们交谈,充分尊重和信任…  相似文献   

6.
《小读者》2006,(7)
受尊重的孩子是快乐的,也是好合作的。家长不要一厢情愿地给孩子制定作息时间,让他按您的意志行事。这样违背教育的规律,会被孩子感到他是被动的、被迫的。如果一个人没有主观能动性,那么,他啥也学不好,啥也干不妥。因此,家长应与孩子坦诚交流,认真倾听,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暑假作息表”。这里我们试着列了一份,不知当否?仅供参考。您也可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层次与他商量列出更适合他的作息时间。——编者  相似文献   

7.
几个五年级的孩子到我的办公室问我,今天的音乐课的内容。因为我兼上他们的音乐课。谈完后,他们说:“老师,虽然您给我们上课不多,我们都喜欢您来上课。”接着,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起来。“您上课态度温和,尊重我们。”“您从来不训人。”“您爱笑。”“您每天都是面带笑容,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同学也喜欢您”……  相似文献   

8.
一、尊重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属于社会,属于他自己。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孩子虽小,但同样有信任、独立、自尊、上进等多方面的需要。如果家长没有顾及和满足孩子的这些需要,错待了孩子,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尊重孩子就要平等相待。对孩子说话,音量要中等,不要大嗓门;尽可能蹲着和孩子说话,用商量的口气。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活动,不要经常说“不许这样”、“不许那  相似文献   

9.
<正>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有一点我搞不懂,为什么许多中国家长喜欢在公众场合训斥自己的孩子?我想说的是,家长应该先学习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就是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小女孩几乎都喜欢粉粉嫩嫩的颜色,而我女儿过12岁生日时,很认真地对我说:"妈妈,请你以后不要再给我买任何粉色的衣服了,也不要那些亮晶晶的装饰。我长大了。"某种意义上,她就这样发表了"独立宣言",彰显了小小自我的审美观。作为母亲,我的所谓"知名度",给孩  相似文献   

10.
一、在赏识中扬起交往的风帆——我想交往一些聋生家长对笔者说,他们的孩子平时放假在家,总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见人,也不愿出去玩,即便出去,也叮嘱父母在街上不要用手语和自己交流,其原因主要是怕有人笑自己是"哑巴"。因此,要培养聋生的社交能力,就必须从小重视,在赏识中扬起交往的风帆,让他们想交往。"补强法则"认为,当一个孩子受到认可时,自信就会被激发出  相似文献   

11.
花开有声     
周红 《家庭教育》2008,(5):16-17
家长朋友们,“示爱”是父母、孩子间必不可少的亲情交流。作为一名教师和班主任,我喜欢观察周围的家长和学生,我认为,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子问的密切沟通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要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喜欢用什么方式对待孩子就用什么方式;也不要拔苗助长,不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更不要认为父母和孩子交往是没有必要的,沟通交流是在浪费时间。在这里,你们可以读到我们杭州天长小学三(3)班孩子们和家长的对话。在给孩子一个充满笑声温馨的家的同时。爸爸妈妈们,请停下手边的事,耐心地听听孩子的心声,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健康的、人格健全的孩子。——摘自周红老师的《班主任手记》  相似文献   

1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国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自己不想要的或不愿意接受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爸妈的掌上明珠,家里的小皇帝,甚至是“七星伴月”,宠爱有加,因此,他们骄傲蛮横,唯我独尊,人人为我,喜欢怎样就怎样;他们做事随心所欲,不顾后果,甚至只图自己快乐,不顾别人痛苦,做出己所不欲,却施于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看了这个标题您可能会说“学说话,那是小小孩的任务,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说过的话都快流成河了,还要学说话”。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能说话确实不是成年后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但是能说话并不意味着会说话,并不一定说话的方式就没有问题。从事外交工作的人与他人的交流可能没问题,但是他们需要学习谈判的技巧;做服务行业的人天生不会笑的也不多,但是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微笑;当您有了孩子,如何与他们说话,如何准确表达您的想法让孩子理解是需要学习的。首先不要过多地斥责孩子。《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更直接》的作者洪鸿说:“语言是用来表达…  相似文献   

14.
1.交互原则。心理学家阿伦森等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相互支持。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的接纳我们、喜欢我们,别人对我们的喜欢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们也要喜欢、接纳他们,即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受我们对别人态度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喜欢与厌恶、接纳和疏远是相互的。据此,我们与人交往时应心态宽容,悦纳别人,尊重别人,对别人的成绩要表示真诚地赞美。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的需要是每个人较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每个人心灵深处最基本的需求。只有我们先真诚地…  相似文献   

15.
以“你喜欢怎样的语文课”为题,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该能开拓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思考一些问题吧。果然,引人思索的意见不少,以下是其中的几条: 一、“我喜欢老师上课面带笑容”。教师的面部表情如何,也值得一提吗?这是我看到这条意见时的第一个反应。但是,表情毕竟是待人态度的一种外部表现,看来学生关心的是教师的态度。孩子自出现第二性征始,进入青年期,逐渐强烈地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同时又由于幼稚而怀有自卑感,因此渴望别人尊重他们  相似文献   

16.
当你抱怨孩子不尊重你,当你为孩子不礼貌的言行生气时,你是否想过,如果你这样对待孩子,孩子的感受会怎样?你是否想过,孩子的这些言行、态度,其实是平时从你身上学来的?或许,你忽略了这些,但孩子不会忽略。作家伯纳·马拉马德曾说过:“尊重,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  相似文献   

17.
刘丽 《幼儿教育》2012,(26):4-5
看到这个题目,许多家长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会。如为孩子买东西,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各种愿望……没错,需要的满足是幼儿快乐的源泉。但是,幼儿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他们不仅有物质需要,更有心理需要。一味满足幼儿的物质需要,只能使他们获得短暂的快乐,这还不算真正地尊重孩子。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各种心理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就有可能出现行为偏差。比如,当孩子听到家长当着别人的面,批评自己"我们家孩子只知道吃,什么都不喜欢学"时,他就会感到自尊心受  相似文献   

18.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十三四岁时,总和父母对着干,你让他们往东,他们偏往西。精神分析理论学家把这段青少年时期称为“仇亲期”。对此,父母应当如何进行正确的心理干预呢?——当孩子向你谈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似听非听,或者一边做其他事(例如看电视)一边听。如果正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孩子打个招呼,取得孩子的谅解。——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孩子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要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唠叨说教而不考虑孩子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尊心,渴望得到他人或集体的尊重。教师应当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如果能处处注意尊重孩子的人格,重视培养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那么孩子就会形成活泼向上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一、尊重孩子的人格,不主观臆断每个到幼儿园来的孩子,内心都怀着当个“好孩子”的真诚愿望,希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和肯定。所以教师在评价孩子的行为时要慎重,不要武断。尤其是对少数缺点比较突出的孩子,更不能凭印象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20.
如果您打算让孩子早上学,我想给您提几个建议:第一,既然上了学,就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而随意放低标准。有的家长见到孩子跟不上,可能会对老师说:他比别的孩子年龄小,能不能照顾一下。您跟老师这样说的目的,无非是希望老师对您的孩子另有一个标准。其实这对孩子可能并不好。如果再当着孩子的面跟老师说这些话,就更容易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反正自己年龄小,一切都可以原谅;老师会特别照顾自己。第二,早上学的孩子在一开始比别的同学稍慢一些是正常的,只是相对的、暂时的,不要因为一时有点不适应就失去信心。家长稍微多花一点工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