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进育才。今年,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为贯彻和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目标开局之年,也是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80周年。为纪念陶行知先生创办育才学校,推进新时代办学思想与实践的改革与发展,今日,参加“庆祝育才学校创办80周年暨陶行知办学思想与当代教育改革研讨会”的专家一行在重庆市陶行知研究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宋乃庆的带领下,走进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相似文献   

2.
2019年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80周年。陶行知先生办学的理论与实践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11月3日上午8:30,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重庆市陶行知研究会主办的“庆祝育才学校创办80周年暨陶行知办学思想与当代教育改革研讨会”在重庆市北硝区西南大学桂园宾馆丹桂楼10号会议室顺利开幕。与会的有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重庆市陶行知研究会、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等各地陶研会领导,及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北硝区复兴小学等学校领导、老师代表。  相似文献   

3.
在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的日子里,2011年10月14~18日,我和内蒙青年雕塑家博杰飞抵重庆,参加由重庆育才中学承办的重庆市纪念陶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和纪念活动。博杰带来了他赶制的重庆育才学校时期的陶行知胸像赠送给育才中学。金永校长在纪念大会上接受了这份珍贵的厚礼。  相似文献   

4.
陶研界     
正深圳陶行知研究会成立4月20日,深圳陶行知研究会成立揭牌大会在深圳大学城桃苑实验学校举行。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国家督学郑增仪,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秘书长、《生活教育》杂志主编吕德雄教授等领导、专家到会并为深圳陶行知研究会揭牌。揭牌仪式后举行了陶行知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教育品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是很早就有的事情,但是,教育界兴起对教育品牌的研究却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情。我所在的重庆育才中学,是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新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创立了蜚声中外的生活教育理论(毛泽东同志称赞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联合国教科组织认定其为世界化名人)。在陶行知先生一生创办的学校中(如1927年在南京创办晓庄师范学校、1932年开始在上海创办山海工学团、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1946年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等),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陶友:大家好!今天我和我先生应邀再次来到广西桂林,参加中陶会和广西陶研会联合主办的“生活教育总社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感到十分荣幸。祖父的生活教育社发起于1932年,当年晓庄的办学实践奠定了生活教育的理论基础。祖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的主张。之后,由祖父主编的《生活教育》半月刊在上海创刊,同时他发起筹备组织“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推行学生教学生,“即知即学”的小先生制,全面开展普及教育。  相似文献   

7.
侯静 《生活教育》2011,(20):50-51
2011年10月15日上午10:00,重庆市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大会在育才中学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来自全国部分省市的陶行知研究会领导,陶行知研究专家、学者,各界知名人士,重庆育才中学校友代表和陶行知后代,重庆市和九龙坡区领导,重庆市教委和九龙坡区教委领导,部分大专院校校(院)长,部分区县中小学校长,直属中小  相似文献   

8.
陈霞  陈颖 《中学教学参考》2010,(11):F0003-F0003
由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主办、承办,桂林市第一中学协办的广西数学教育研究会成立暨第一届广西数学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以下简称“年会”),2009年12月24日至25日在桂林市第一中学召开。7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最近在重庆二十中(原育才学校)正式成立。参加大会的有七十多人。重庆市人大常委副秘书长、原社会大学新闻系教授田伯萍,重庆市教育局副局长、原生活教育社社员胡勇,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原育才学校自然组组长刘博禹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0.
近日,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并正式成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这是湖北省第一所以“行知”命名的学校,也是中国第一所以“育才行知”命名的学校。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讲师团团长汤翠英教授、湖北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申同昌教授、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徐定斌、江岸区教育局局长汪新共同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揭牌。  相似文献   

11.
《重庆陶研文史》是重庆市陶研会文史委员会与重庆育才中学主办的陶研季刊。今年是重庆育才中学建校80周年,为了表达我的衷心祝贺,特抒发两点感言。一、传承育才精神据我所知,全国各地有多所以“育才”冠名的中学,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只有重庆育才中学最有文化底蕴。因为它的前身是陶行知先生于1939年创办的育才学校,它和南京晓庄师范齐名,都是生活教育的探索基地,都是我向往的学陶圣地。  相似文献   

12.
孙铭勋(1905——1961),贵州平坝人,出身农民家庭,贵阳师范学校毕业,1928年正式入晓庄学校。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民主思想的教育和影响下,孙铭勋成为最坚决的“生活教育”理想的坚持者之一。他先后参加晓庄纽稚园、迈皋桥幼稚园、新安幼稚园、上海劳工幼儿团、重庆育才学校的创建,参加《生活教育》杂志的编辑工作,曾在社会大学任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赵鑫   《重庆陶研文史》2006,(2):14-17
陶行知在重庆的教育活动始于1939年3月,他到重庆北碚筹组晓庄研究院并着手筹办育才学校,至1946年4月,陶行知离开重庆育才学校去上海。在育才学校期间,是陶行知教育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一定程度上,陶行知在育才学校的教育活动可以代表他在重庆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很高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陶行知研究会的成立大会,这是新疆教育工作者的一次盛会。首先,我代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向新疆陶研会成立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关心和支持新疆陶研事业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地感谢,同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教育思  相似文献   

15.
2007年5月11-13日,来自北京、上海、江苏、贵州、陕西、浙江等省市的500余名领导、专家、学者及中小学教师汇聚浙江海盐,参加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杂志社、《教师周刊》主办,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嘉兴市教育研究院、嘉兴市陶行知研究会协办,海盐县教育局、海盐县陶行知研究分会、海盐县教育局教研室、海盐县武原中学承办的“全国生活作文现场教学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2019年12月31日是重庆育才中学建校八十周年庆典,这所学校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于1939年7月,现在是重庆市重点中学,全国著名的师陶圣地,育才摇篮。2019年6月4日在重庆育才中学召开了第三次校园文化建设专家论证会议,来自景观设计、场馆设计、雕塑设计的专家们与校内外学者及领导共同研究探索,构建新时代重庆育才中学整体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是生活教育。“社会即学校”是他的领域论,“生活即教育”是他的本体论,“教学做合一”是他的方法论。此外,还有“即知即传”、“在劳力上劳心”、“教人者教己”、“小先生制”,等等,构成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社会大学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一个方面,是他的“社会即学校”中不同于晓庄、育才一类正式学校的大学校,即社会大学校。关于这个大学校,陶行知先生有一套完整的理论。重庆社会大学和后来的上海社会大学,就是实践陶行知先生关于社会大学思想的场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15周年暨逝世60周年,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本文总结了早年陶行知在抗战期间创办的育才学校,即今日的重庆育才中学“学陶师陶”实践的一个侧面。近几年来,该校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当今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融入到新课程改革之中,并大胆的构建和实践了当代学校生活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的实施了“新课改”。该模式的构建主要体现的是:从在教学理念上,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观——使课堂具有“生命的色彩”,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成长;在教学组织上,必须进行教学组织的重建——发现与应用;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必须进行教学论的建构——即知即传小生制。即为“多元互动、动态生成”。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出了多样化的当代生活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近日成立 ,值此之际 ,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方明先生。记者 :方老 ,请问成立陶行知研究会专业委员会的创意是如何形成的?方明 :早在1996年11月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与广州市教育委员会合作在广州召开了《陶行知现代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学术研讨会。会上 ,广州陶行知研究会提交了《弘扬陶行知现代教育思想 ,创造面向21世纪的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的论文 ,并在大会上作了宣讲。由此 ,如何在我国职业教育开展陶行知现代教育思想的实践与研究 ,探索和创造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育才荣光八十载1939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了一所以教养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童为主的学校。陶行知要用生活教育之原理和方法,培养难童中之优秀儿童,使之成为抗战建国之人才。育才学校在抗战胜利之后逐渐变革壮大,其普通组留在了重庆(今重庆育才中学),专科组搬迁至上海。育才学校及其后来者几十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众多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