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司法鉴定学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鉴定教育是现代法学教育体系和法治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元素。司法鉴定学科课程目标首先要紧扣"德法兼修"要求,彰显课程目标的价值引领性质;以学科知识架构为中心,厘定课程目标的知识传授任务;以高素质法治人才为本,明确课程目标的能力培养输出。在司法鉴定学科专业课程目标的实现路径上,要通过确立解构课程目标的三个基本视角,促进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为课程思政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科学构建课程的教学过程体系,将"三统一"目标融合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为课程思政建设奠定牢固的实践基础;注重以强化育德能力为主线,深入推动教学队伍的教育教学业务核心能力建设,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靠的主体保障。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课程的总目标"乃在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而作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指向性就是培养"职业人"的"品格素质"和"人文精神"。为了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目标指向性,办学理念的纠偏是其课程目标指向性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是课程目标指向性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加强教学改革是课程目标指向性得以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涉及到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框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的改革。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专业的教学质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水平。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即:明确课程目标定位;突出课程改革重点;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从而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实现职教课程改革的高层目标。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教师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与完善,急需形成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建设标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客观理性的评价。本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具体实践,以教师、在校生为调查对象,对其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出教师素质指标——实现教师教育类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实现教师教育类课程目标的核心;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实现教师教育类课程目标的关键;教育实习——教育理论和教学基础技能转化为实践教学能力的桥梁;课程目标评价——实现教师教育类课程目标的不二法宝五个方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职课程改革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高职课程改革始终是搞好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课程改革,建立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目标,以及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要实现课程目标,开发并实施好课程体系,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6.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细化,是整个课程建设的方向保证,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只有课程目标价值定位耦合市场需求,才能保证课程结构科学合理、有效组织课程实施,培养的学生才能符合社会需求,顺利就业,学校才能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7.
成果导向是师范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是师范专业建设的现实要求。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实践课程建设,应遵循“职业岗位能力调研—毕业要求制定—课程目标分解—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反向设计与“课程的实施—课程目标的实现—毕业要求的达成—职业岗位能力具备”的正向施工范式。在实践探索中,依据毕业要求指标点构建以岗位能力获得为核心的实践课程目标,基于课程目标重构实践课程内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实施实践课程,在评价中需要多种形式相结合开展有效的实践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建设的目的是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形成一定课程价值.实现课程价值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实践中,由于校本课程和多方面的利益关联,使得大多数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会有意无意地突出其工具效用.为了使校本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意义,回到课程建设的初心,相关课程建设必须要向课程价值实现回归.明确服务学生的课程目标,确定校本课程的价值指向;坚定校本课程的建设初心,确保学生发展的价值主导;减少校本课程的利益关联,避免建设价值的实践偏离;制定课程建设的规则制度,消除其他因素的价值干扰;建立突出实效的评价标准,生成课程建设的价值牵引.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我国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调查与研究,当前幼儿园课程建设主要存在课程目标取向褊狭、课程内容脱离少数民族儿童生活世界、课程实施过程简单化、课程评价缺乏文化检视等问题。构建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应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从三个维度架构课程目标体系;重视民族幼儿生活世界,开发生活化的课程资源;以主题为单元统整课程内容.进行课程实施:避免单一的评价观.实现课程评价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课程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但从目前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来看,课程目标定位模糊、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无疑限制了课程的有效实施。本文从目前高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得出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一般而言,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构成课程目标、内容来源和保障课程活动进行的设备和材料。因此,受教育者、教育者等生活环境中所隐藏的知识、经验、技能、态度、价值观等构成课程目标的学习内容,以及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教学设备和材料,均属课程资源。农村学校虽然缺乏开展历史课程所需要的现代化的实验室、网络设备、图书馆等课程资源,阻碍了对这门课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文摘     
不同的学科都有实现其目标的“特效”课程资源。 ——有人认为,课程资源特色开发的—个重要方面就是不同学科的课程资源的开发。比如基础性、工具性课程目标的实现要开发书本等课程资源,以此来训练人的认知能力;技术性、操作性课程目标通过操作和练习才能实现,工具和设备就必不可少;情感性、人文性课程目标主要通过陶冶、体验、渲染等方式来实现,那么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和品格的环境等资源就是必需的了。对教师而言,认识这一点的意义在于:教师要开发最适合各自学科特点的课程资源,不盲目仿效其他学科教师的作法,不去“依样画葫芦”。二来根据课程资源的多质性,可以进行课程资源共享的建设;三是课程资源的替代性使得如果没有最适宜的课程资源,可以用特征和性能近似的其他资源来代替。 (源于《课程·教材·教法》2003.3《课程资源的内涵与有效开发》段兆兵)  相似文献   

1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建设是推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抓手。基于“泰勒原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维度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具有连续性、衔接性和融合性的特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为兼顾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集体发展的课程目标、注重共同性与差异性辩证统一的课程内容、融合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式的课程实施、实现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课程评价。在实践路径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应以知情意行为纲要,形成螺旋递进的一体化课程目标;以“四个共同”为主线,构建包容开放的一体化课程内容;以知行合一为引领,制定全面多元的一体化课程实施方案;以家校社协同为基点,创设协同联动的一体化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4.
以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幼儿园课程"为例,通过教学改革实现课程教学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以符合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标准要求.课程标准的修订目的是使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的指标点,课程内容能够支撑课程目标的实现,学生的考核评价能够支撑课程目标的达成;课程内容的重组是把课程内容体系分为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特色教学内容三个部...  相似文献   

15.
任光升 《中国教师》2012,(18):37-40
<正>课程建设是学校创建特色品牌的关键。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四中学对"基于学生发展的自主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近年来已初具成效。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四个策略。一、确立与学生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建设目标学生培养目标必须与课程建设目标相一致。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学校课程目标体系建设的前提,而学校课程目标的设定又是对学生培养目标实现的真正推动和支撑。针对我校的特点,我校制定了如下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目标:1.学生培养目标培养有民族情怀、世界眼光,能主动发展的阳光学子。  相似文献   

16.
课程目标:构成、研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课程目标的构成,具有虚与实并存的特点,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角度来看,完整的课程目标至少应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目标。课程目标的研制和实现,应追求本真,防止失真;要处理好与“三因素”的关系;在课程目标内涵完整性的把握上,要强调平衡,防止失衡,应追求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完美统一,兼顾质量与数量两方面的要求。课程目标的科学制定与完整实现,也是课程评价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涉及一系列要素,其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是三个主要维度,科学把握三者的内涵实质对实现良好的劳动育人成效具有重要实践价值。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劳动课程编制的基础或前提,在劳动教学实践中具有指引性、联结性和制约性功能。课程内容是高校劳动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包含专业劳动教育、社会劳动经验和劳动学习活动等内容层次。课程评价是高校劳动课程建设的质量控制,其建设要点在于厘清课程评价的作用、主体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课程建设是实现高校分类发展,彰显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环节。高职人文教育的课程建设应从高校分类管理的视角,契合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合理定位课程目标,遵循高职人文教育课程建设的原则,建设知行合一的课程内容,构建高职人文教育课程的学习共同体,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文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模式状况进行分析。作者认为,体育课程模式是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应该区别于体育教学模式;社会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演变;构建多元化的体育课程模式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当前,伴随着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还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课程不只是"制度课程""文本课程",还是"体验课程".课程与教学具有天然的联系:教科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依凭,是课程内容的主要"展示平台",借助教科书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