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静华 《上海教育》2005,(1A):46-48
在新时期里,我们如何理解师德?全国优秀教师师德巡回报告团成员,上海市尚中学教师黄静华、江西省永修县柘林镇黄岭小学太阳山教学点教师邹有云、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塘溪乡五马垅小学教师盘振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等优秀教师的事迹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回答。在4位优秀教师以“爱的教育”为主题的精彩报告中,在全国优秀教师非常感人的事迹里,我们看到他们作为新时期优秀教师的崇高师德。他们身上反映了非常鲜明的共同特征,那就是作为人民教师具有的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默默奉献的崇高品德。对于优秀教师,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学习他们如何发挥教师人格的力量,教书育人、爱生如子、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学习他们如何以科学的方法开启学生心灵的窗口,用爱去感化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上海市已确定今年为“德育落实年”和“师德建设年”。为此,新年里的第一期《当代教师》“话题”就从师德讨论开始,以此推动上海以全国优秀教师为榜样,掀起师德宣传教育和建设的新高潮,从而大力推进上海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集体备课作为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取长补短的平台,有助于把个体优势转化为集体优势;有助于激活教师资源、挖掘文本资源,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然而在激烈的竞争面前,许多优秀教师要么不想“无私奉献”,要么认为“奉献”了也没有什么“回报”,还会被人诽为“逞强”、“傻冒”等,因此许多教师不参与、或者参与但不合作,以致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具体分析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读了“奋斗·90年”人物报道中那些优秀党员教师的故事.我感慨良多,无论是扎根山区、与病魔抗争的刘强老师.还是工作在城市、服务在教学第一线的黎玉斌老师,他们都用青春和热情耕耘在重庆教育这块沃土上.默默地挥洒着、奉献着。在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的同时.始终有一个疑问萦绕在我脑海:是什么让他们数年、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乐此不疲地追求着理想?  相似文献   

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的广大人民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教育事业需要千千万万的教师们持久的付出与奉献。教育战线确实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特辑了我省几位优秀教师代表的先进事迹,他们当中有当代教坛“保尔”武炜;有“舍家”支教的张春莲;有“甘为春蚕吐丝尽”的杨秀芳……他们是千万优秀教师中的一员,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心血谱写了一曲曲永远的教师赞歌。他们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默默地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也与学生们分享着成功的喜悦。他们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壮大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开锁篇     
炒菜要看火候,开锁要讲方法。手握金钥匙的教师,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开锁人”,就要悉心钻研“锁”的特性,学会“开锁”的艺术。在教学工作中,那些学会“开锁”艺术,撞开学生心灵大门的优秀教师,总善于牵动学生的情丝,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不仅水到渠成地传授了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总结归纳,举一反  相似文献   

6.
薛亚利 《上海教育》2002,(15):51-52
作为拥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奉献的蜡烛”“辛勤的园丁”“知识的导航者”等崇高称呼的教师,他们到底有何婚恋观念?我们虽然熟悉教师的外在形象.却未必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更未必得知他们有何种婚恋观念。我们最近调查显示,新时期上海教师择偶依然强调对方的文化水平、看重知识修养;更加注重个性,强调性格的相容。  相似文献   

7.
1984年4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命令,规定每年的9月1日为苏联的“知识节”,以前还规定10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为“教师节”。此外,苏联政府还设置了各种奖章和奖金,用以鼓励和奖赏优秀教师和有特殊贡献的教育工作者。日本人有尊师的传统,他们普遍认为教师是为全社会作出自我牺牲的职业。日本的师范生都有一种光荣感和自豪感。他们从考进师范学校的第一天起,就穿上“教师服”。当穿着“教师服”的师范生乘车时,乘客们都会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报上读到一篇文章讲的是上海一所小学改变教师评价方法,由原来的评选“优秀教师”改为评选“快乐教师”。并评出了6位“快乐教师”。这些当选的教师虽然性格、风采各异,但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懂得用“快乐”来教学,并且本身是很快乐的。而且因为他们对教育的“快乐”理解和实践,使学生产生了乐于接近老师、乐于接受教育的快乐情愫,从而在校园吹拂起“快乐教育”的春风。过去对教师的评价往往自上而下,“优秀教师”大多由教师评选。这样做偏重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绩效,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然而现实中与学生最亲近的教师未必是“优…  相似文献   

9.
钱晓芸 《考试周刊》2012,(56):112-113
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在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中.甚至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大部分人都认为,教学就是“告诉学生做什么”,“使学生掌握学科内容”。《师说》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有人甚至认为:“优秀教师就是充分掌握学科知识的教师”,而词典也把教学定义为“传授知识、讲学或讲课。”其实。上述这些对“教学”和“教师”的定义或认识是非常不全面的。通过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我了解到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只有当学生们学到了知识,并且能够为我所用,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叫做“有效教学”,引导这样的教学活动的教师才称得上是一名称职的、优秀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良好的语言修养和语言艺术是教师的必备条件,是教师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教师而言,课堂教学语言不只是口头表达技巧问题,还是体育教师知识总量、文学水平、应变智慧、道德修养乃至精神境界等的综合体现和外化.无数优秀教师用他们的语言行动有效地影响或改变着学生心理和行为,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笔者以为体育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雷国山 《师道》2006,(12):4-4
“赏识犹如阳光”。每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尤其是那些令老师们头痛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帮助。因此,老师要把爱心奉献给他们,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上学期,我刚刚接手四年级这个班时,年长的张老师曾悄悄地告诉我:“庄志明是班上最会生事最难教  相似文献   

12.
为教师德性选择伦理的“终结”,即理想的德性或善的标准,一直是道德哲学孜孜求索的重要例题。有多少哲学大师和教育家不惜为此耗尽自己一生的智慧和学识而寻找最终解答。然而,在教师德性的思考中,人们逐渐远离了哲学的批判精神,用生活化的伦理态度代替道德哲学的思辨,最终以“无私”和“奉献”为核心内容的善良道德赢得了最后的裁决,成为教师德性的哲学基础和逻辑基点。于是,教师德性观逐渐指向于一种“圣洁化”的道德理想,在教育实践的推演下,圣洁道德成为教师道德立法的最高权威。  相似文献   

13.
全国优秀教师、尊师重教演讲团第二分团一行九人,于九月二十日到达银川,九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先后在银川、石嘴山、吴忠三市进行了四场演讲。他们演讲的题目是:“教师必须既教书又育人”、“为发展大西北,培育‘四有’人才,奉献毕生精力”、“尊师重教是促进  相似文献   

14.
丁卫军 《师道》2008,(12):6-8
1992年,我走上三尺讲台,我没有大的奢望,只盼着自己能做一个对学生一生负责的语文教师。对那些像我一样的农村学生,能够用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近日跟几个教师谈话,纷纷提到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他们对自己的成长感到一筹莫展,不知道前途如何,未来该怎么走,更怀疑自己能否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交流过后,我觉得有必要将我的思考整理一下,命个题目为“浅谈优秀教师攻略”,与大家分享,不足之处还请斧正。  相似文献   

16.
洪东府 《现代教学》2005,(10):51-53
做教师的,无不敬羡那些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优秀教师,而当我们在追溯特级教师、名教师的成长历程,探究其成长轨迹时,又都会发现,在他们身上,除了有一种敬业、乐教、奉献的精神外,他们都共同地把丰富学养、锤炼教艺、提升品位,作为个人对事业执著追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用这个要求审视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不难发现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是不恰当的。在他们的阅读课上,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读书、思考,主要任务是复述课文,记住教师讲授的那些结论性知识。这样的阅读教学,培养的主要是机械记忆的能力,而不是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最近两年来,国内许多优秀教师已经创造出多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阅读教学新模式。其中,普遍适用的有以下六种。  相似文献   

18.
《教师》2012,(27):5-7
第二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在2012年教师节前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联合举办。活动面向全国846万扎根乡村的普通教师,通过寻找、发掘、宣传他们中间的典型代表,展现乡村教师淡泊名利、执著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引导更多的人关心和关注农村教育、支持和帮扶乡村教师及农村学校,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活动自2012年6月11日启动以来,举办单位近200名记者、编导奔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偏远乡村,行程数万公里,寻访乡村教师典型人物。作为教育行业里的纸媒,《教师》杂志一直致力于宣传教育系统里优秀教师,传播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传颂他们高尚的育人情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担当媒体的道义,是媒体人的责任。第二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行动虽已结束。但是。作为纸媒,我们能让人们更好地再去重温那些崇高的人以及他们的事迹,去见证那真善美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向佳妍 《山东教育》2021,(13):62-63
有人说:“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打磨和淬炼,这一代中国青年,已从需要社会呵护的半大孩子,从初出茅庐的懵懂少年,变成了披坚执锐的战士。”那些日夜坚守在抗疫一线救死扶伤的青年医护人员,那些牢记“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誓词,为街坊四邻普及防疫知识的医学生,那些二十四小时值守在疫情防控岗位默默奉献的青年志愿者……那些瞬间,我们看到了一群“最可爱的人”,看到了中国青年的成长!在山东中医药大学,也有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或是教师,或是学生。  相似文献   

20.
黄涛 《甘肃教育》2004,(10):15-15
研究性学习是对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为特征的传统教育不断反思超越的产物,是在改革传授式、灌输式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在一定层面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内容。解决了教育远离生活、远离社会的问题,大大拓展学科知识体系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他们关心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理解和认识社会,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