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由于学校的教育工作应以教学为中心,所以我认为:学校“出人才”就重于“增钱财”.“出人才”是学校工作的目的和归宿,“增钱财”是为更好地“出人才”的手段一通过。增钱财”可以促进“出人才”,但也可能阻碍人才的培养。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日前,山东省经贸委党组决定:“十五”期间在全省实施“千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即“十五”期间,培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高层经营管理人才1000名。此项目宗旨是:以实行“工商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契机,以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整体素质,构建全省“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高地”,为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有四类人员被列入培养对象:一是现职企业经营管理者,二是中外合资企业中方国有股权代表及高级经营者,三是企业经营管理后备人才,四是国有控…  相似文献   

3.
新观点     
《上海教育》2007,(6B):43-43
“三星”的“人才经营”新战略是:注重吸纳“天才”.善用“个性”人才。敢用奇才、怪才。吸纳“天才”是人才战略的首位。另外,要善用“个陆”人才。“三星”认为,在特定方面兴趣浓厚、能够在所在领域独树一帜的“个性”人才对事业极为执著,有望成为特定领域的专家,一旦扬长避短便可担当大任。此外,要敢用奇才、怪才。  相似文献   

4.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竞争,人才战略日渐受到各国的重视和加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开拓向前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人才问题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求“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提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努力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促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形成广纳群贤、…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是第一资源,而人才则是最重要的资源。人才既是剩余价值的真正创造者,也是企业利润的创造者,所以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此,企业要想做大做强、适应市场,就必须善于发现和合理使用人才。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人才的引人、管理及其使用呢?笔者认为:关键是正确处理好人才的“流动”、“留用”与“培养”,以企业发展为核心,对人才实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6.
1998年底,江泽民主席在一次讲话中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相似文献   

7.
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高技能人才的概念经历了从“匠人”、“技师”到“知识工人”的历史演变。高技能人才属于人才基础层次中的技能型人才类型,其工作是工程技术人才工作的后续,具有一般技能人才所不具备的精湛技艺以及解决复杂性、关键性和超常规实际操作难题的能力。其人才特征可概括为:应用性;手脑并用;技能强、素养高。  相似文献   

8.
四化建设亟需人才,人才的培养依靠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好人才的标准是什5呢?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毛主席提出的;“身体好、学3好、工作好”。显而易见,作为人的思想与知识载体的身体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o人才的质量。学校体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责任极其重大。改革开放以来,随2终身教育体制的推行,我国的成人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值得指出的是:作了终身教育的重要因素和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杨金土 《职教论坛》2002,(15):20-24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主要是“技术应用性”人才。从教育部正式提出这个要求之后已经逐步成为我国高职系统多数人的共识。我们认为:“技术应用性人才”不如说“技术应用型人才”,以便突出人才类型和教育类型的特点;而“技术应用型人才”又不如说“技术型人才”,因为“在当今世界,技术变成了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不仅包括研究、设计和技巧,还涉及财政、制造、管理、劳工、营销和维修”(1)。也扩展到广阔的服务领域。现代技术的含义除物质性的技术外,还包括非物质性的技术。对于“技术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特征,虽然有…  相似文献   

10.
塑造跨世纪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应着重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实施“通才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改革“两课”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强素质教育的有效性;三是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引导,提高思想修养和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11.
2000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宁夏、甘肃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人才是决定我们事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西部地区在考虑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时,都要制定人才规划和政策措施。”“解决人才问题,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未来;既要注重使用现有人才,又要重视培养后备人才;既要积极吸引国内各地和从国外回来的优秀人才,又要充分发挥本地人才的作用。”西部大开发需要各级、各类人才,既需要高级人才、更需要大量的中初级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12.
教育创新与课程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1999年6月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江泽民总书记也曾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1]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进一步强调:“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2]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生长在教育,可以说,教育是全社会创新的先导和基础,教育创新已…  相似文献   

13.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美学教授彭富春提出:“人才强国,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才。”3月3日,彭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指教育隐忧:“‘下一代’是个沉重的话题,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让全体少年儿童全面发展是小学教育追求的目标。我们改革的着眼点是:轻松活泼,全体受益,现在得益,终身受用;目标是: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金钥匙”,培养“自能学习”,从而做到“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才地域分布有两个规律:一是人才地域分布形成机制律即人才地域分布是地理环境与人才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二是人才地域分布发展过程律即人才分布发展在地域空间上通常是集聚成“点”、联“点”成“线”、交叉结“网”、经辐射作用发展成“面”  相似文献   

16.
彭再新 《学语文》2006,(5):48-48
《滕王阁序》里有一句话“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高中课文注释“俊采星驰”为:俊美的人才像流星一样飞驰。这是形容人才。俊采,指人才。  相似文献   

17.
《天下无贼》中的黎叔自问自答:“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黎叔由此确立了“管理人才的人才”的江湖地位。可是电影中王薄对黎叔“求贤”举动的漠然,“四眼”作为黎叔得意门徒的无能,心腹们乃至小叶的背叛,把这个贼头彻底砸进了泥坑里,电影是调侃的,人才的重要性却是千真万确的,管理人才的人才,印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现实生活中被称作HR。  相似文献   

18.
与时俱进创新高校学生干部选拔与培养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优化组合人才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区别使用人才,根据每个人的特性发挥人才的专长。什么是人才?邓小平同志认为:“为人民造福,为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积极贡献,这是主要政治标准”。“人才是有的。不要因为他们不是全才,不是党员,没有学历,没有资历,就把人家埋没了”。邓小平同志认为人才应从德与才即政治标准和业务标准两方面去衡量。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校长.他手下的“兵将”都是受过多年教育,具有一定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教职员工,也都是具备一定能力的人才。那么,校长要善用这些人才,自身首先应“德才兼备”,即:既要有对待人才的好品德,又要有用人才的高才能。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早做京官期间,就目睹了“士大夫司于优容苟安,榆修袂而养加步,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觉察到清政府的腐败和社会风气的败坏,且“痛恨次骨”。①他提出的救世之道是选拔人才,整顿空治。在《应诏陈言疏》中说:“今日所当讲求者,惟在用人一端耳”②。他还在《应诏陈吉流》中提出了关于“转移人才之道”、“培养人才之方”、“考察人才之法”;又在《书札》、问记》、《杂著》、《治兵语录》等篇章中,总结出了“访求人才之道”、“任用人才之方”、“待遇人才之法”等一整套的人才理论和作育人才的方法。曾国藩这种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