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钢琴协奏曲作品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其中包含有多样的演奏技术技巧。从力度对比、四度音程、装饰音、音阶四个方面分析该作品第一乐章演奏技巧,可为人们更好地演奏该曲目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的代表作,是他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完整的结构、独具一格的抒情性和钢琴演奏效果的统一,都体现了他对俄罗斯音乐的娴熟掌握。  相似文献   

3.
《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肖邦所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时至今日,这首协奏曲依然受到了很多人的热爱和追崇,而本文也就《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中的现代色彩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莫扎特的第二十四首《c小调钢琴协奏曲(KV.491)》是一首悲情之作,也是最著名的两首小调之一。这首钢琴协奏曲乐队编制较为健全,钢琴写作手法运用巧妙,笔者在本文试图分析浅论此曲钢琴写作手法和乐队编制。  相似文献   

5.
“一定要赢”是戴维·赫尔夫戈特年幼时父亲对他的教诲。对于戴维来说,赢就是要赢得参加的每一场钢琴演奏比赛。为此,年幼时戴维就被父亲不切实际地要求挑战“世界上最难演奏的作品”——拉赫玛尼诺夫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在父亲的强迫和压制下,戴维的心灵处在极度压抑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通过对爱德华·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及音乐中具体乐章的分析,进一步探讨爱德华·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音乐风格以及这部作品留给世人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C小调钢琴协奏曲》(KV491)是莫扎特创作于1786年的3部钢琴协奏曲(KV488/491/503)之一,同年4月7日在维也纳音乐会上首演,它也是莫扎特创作晚期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的特色就在于它通篇都弥漫着一种悲婉暗淡的情绪气氛,这种氛围甚至贯穿持续于每一个音符律动之中,有些顽固的附着于主题之上。  相似文献   

8.
金顺福 《林区教学》2014,(10):111-112
普罗科菲耶夫是前苏联作曲家、钢琴家,《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这首作品在美国刚开始受到了冷遇,但是第二年4月在巴黎演出成功,其也是普罗科菲耶夫五首协奏曲作品中最受欢迎的钢琴协奏曲。《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在曲式分析、音乐结构、演奏技巧上体现了普罗科菲耶夫非常有个性的创作手法,是非常新颖而活跃的作品,给演奏者带来了很大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技术上对演奏者提出了很高的演奏要求。  相似文献   

9.
提到协奏曲,恐怕浮现在脑际中的是诸如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或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等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这些传世精品被全世界所熟知,仿佛协奏曲就应该是这样的(炫技的独奏和轰鸣的管弦乐交辉。美丽的旋律。戏剧的效果、交响性展开唤起我们或悲伤或激动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0.
《升f小调钢琴协奏曲》是斯克里亚宾早期音乐创作阶段的经典之作,集中体现了他早期音乐的创作风格。本文通过对《升f小调钢琴协奏曲》的曲式结构的分析,了解他早期音乐创作中对于古典奏鸣曲式的借鉴与创新,从而加强对作品的整体结构把握,并且为这部作品的演奏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1的音乐特点、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结合自己钢琴演奏方面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来进行仔细的思考,让技巧服务于音乐,最终达到准确还原作品艺术形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C大调第21钢琴协奏曲》K467是莫扎特晚期成熟的协奏曲作品之一,也是他最后十年心境的展现,文章对如何更好的演奏这首协奏曲所需要的演奏技巧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柴科夫斯基创作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23是世界古典钢琴协奏曲中非常著名的一部,作品分三个乐章,本文从第一乐章的音乐结构、作曲技法、配器特点等入手,分析其多方面的艺术特征,希望为演奏、研究者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第五钢琴协奏》是贝多芬创作的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也是他在协奏曲领域里的终结之作,整部作品在各方面都代表着贝多芬协奏曲创作的最高成就,尤其是进一步推进了协奏曲的交响化倾向,开启了浪漫钢琴协奏曲创作的大门,对后世的影响是及其深远的。分别从作品中丰富的钢琴演奏技巧及表现力、钢琴与乐队之间的戏剧性冲突、作曲家对乐曲乐章之间的设计及华彩部分的独特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举例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5.
卡米尔·圣桑作为法国音乐的启蒙者,其钢琴演奏技巧具有非常浓厚的艺术特性.本文以圣桑的《g小调第二协奏曲》为例,采用文献法、归纳演绎法首先对圣桑作品研究现状进行了说明,然后采用音响分析法对其《g小调第二协奏曲》中的演奏技巧及其艺术特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研究,内容虽少,但指导性强.  相似文献   

16.
柴可夫斯基是伟大的作曲家,音乐家,他的作品有交响曲、歌剧、舞剧、协奏曲,其协奏曲中《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流传最为广泛,本文通过对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进行分析,了解此乐曲的重要性.通过对不同版本演奏的对比分析,从身体动作;面部表情;手指运动的速度、力度;音响;钢琴与指挥和乐队配合整体出来的效果;以及可视化分析几方面更加透彻地了解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的表演.  相似文献   

17.
北京乐坛最近有两大乐事:「四大天王」之一的张学友在首都体育馆连演三场;而北京音乐厅则回荡着柴可夫斯基的《降 B 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以纪念这位大师逝世百周年。严肃音乐与流行歌曲的演出同时展开,一俗一雅,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并争,可是令人咋舌的票  相似文献   

18.
姚明 《文教资料》2012,(21):70-72
海顿《f小调钢琴变奏曲》是被演奏最多、最具效果的钢琴作品之一,具有代表性及研究价值。文章将引用谱例来对《f小调钢琴与变奏曲》进行分析,领略海顿钢琴作品的独特风格,以更好地把握《f小调行板与变奏曲》的风格和演奏特色。  相似文献   

19.
巴赫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出生于音乐世家的巴赫,写了很多的作品,但小提琴协奏曲仅有《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这三部。巴赫最受欢迎、最为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是《E大调第二协奏曲》,这首曲子充分体现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对于巴赫在小提琴协奏曲上的创作手法研究,以《E大调第二协奏曲》为例最为适合,该曲子可以淋淋尽致将巴赫的音乐风格、创作手法等一一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钢琴的基本练习,即音阶、琶音、和弦、八度等钢琴基本技术的练习,无论是对专业还是业余:是对刚入门的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弹奏水平的学生,都是必不可少的。大多数钢琴教材以及钢琴考级的基本练习,都是按照关系大小调进行的,即一个大调和其下方小三度的小调,如C大调和a小调。只有在《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的最后几页,才有按照同主音大小调顺序排列的二十四个大小调的音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