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有句俗语:屁乃人生之气,岂有不放之理。每个人都免不了放屁,但除了让闻者恶心、放者尴尬外,几乎没人把它当回事儿。不过,近日的科学发现却让我们对屁不能等闲视之。有科学家甚至称,对“屁”的研究可以造福于人。  相似文献   

2.
概念是对各类事物的心理表征。人们的概念知识多种多样,不仅包括可对物体快速归类的显著的视觉特征(如颜色、形状和运动方式等),还包括人们不易从感官直接获取的信息(如“可食”和“危险”等)。例如,当我们想到“狗”的时候,我们能回忆起狗的知觉特征(如四条腿,毛茸茸,会吠叫等)、功能属性(追逐猎物,警戒看门等)、联想关系(人类的朋友,对主人忠诚等)以及百科全书式的信息(哺乳动物,有不同的品种等)。所有这些概念知识的记忆都属于“语义记忆”,其特点是缺少特定的时间信息或与自身经验直接相关的信息。例如,当我们想起诸如“原子结构”或“英国的首都”之类的知识时,一般不会回忆起习得这些知识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3.
狗趣     
送罢“鸡年”,迎来了“狗年”。人类将狼驯化为狗,至少有8000年的历史。狗行动矫捷,通晓人意,对人的功劳不小。使人感兴趣的是,它还有不少趣闻: 最重的狗伦敦一富翁喂养了一只体重143公斤的狗。被称为世界上最重的狗,并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最轻的狗这只狗名叫斯波吉,出生后一个月的重量仅35克,简直可放在香槟酒杯里。斯波吉的“母亲”贝尼已两次生过不同  相似文献   

4.
多数欧洲人都喜欢狗,把狗当成知心朋友,玩狗成了一种乐趣。但玩得最开心,最起劲的要数法国人了,尤其是巴黎人对狗更是爱得“走火入魔”。据不久前统计,法兰西全国50万以上的家庭都养狗,其数量已超过1000万只,仅巴黎就有75万只之多,成就了狗的“幸福天堂”。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它的医学用语是肠胃气胀。所“谓气”,主要是空气与甲烷的混合,还有少量其他的气体。造成其味道的主要是其他气体,因为甲烷和空气是无味的。实验一:响屁和不响的屁材料:你自己作法:1.紧闭嘴唇,做一次深呼吸。2.鼓起双颊,让嘴里充满空气。3.用力收缩  相似文献   

6.
狗的哲学     
马德 《知识窗》2014,(21):18-19
父亲平时很少去评价什么。它死后,父亲说了这样一句话:嗯,这是条好狗。 小时候,家里养了一头猪和一条狗。每当给猪喂食的时候,母亲就让我看着狗。  相似文献   

7.
狗年话对联     
钟雯钰 《知识窗》2006,(1):40-40
2006年是我国的农历丙戌年,俗称“狗”年。在我国的民间文学对联中,留下了许多嵌“狗”字的对联故事。  相似文献   

8.
林革 《知识窗》2014,(1):45-45
看过美国电影《霹雳神裤》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主人公帕尔卡那威力无比的屁,在卡通片《南方公园》中也有这样的一个情节:肯尼憋了一天的屁,最后死于屁自燃。屁可以燃烧,这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9.
科技快递     
泰国首现狗感染禽流感病例泰国中部的一只狗近日被证实感染禽流感。这是泰国首次发现狗感染禽流感的病例。泰国农业大学一名传染病学教授日前在泰国禽流感研讨会上率先披露,近日泰国中部素攀武里府的一只狗在食用死鸭的生肉后致病,化验显示,这只狗感染了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有关这一病例的其他细节尚未公开,但数名泰国专家均表示化验结果准确无误。“婴儿肥”易带来成年超重许多人认为小孩子“婴儿肥”是健康的表现,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抽条”变瘦。但美国科学家发现,不是每名幼儿都能“抽条”,幼时超重者长大后超重或患肥胖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句古话叫“耍死狗”。我一直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小时候,还没有人养狗做宠物,所见到的狗个个都是好样的,一身精神,毛色发亮,见人就呲牙咧嘴。我一向敬而远之。这些年来,人们手里有了些闲钱,有些人便养起了狗。这些养尊处优的家伙们,都很有灵气的,一副小可爱的模样。我实在觉得“死狗”这称呼不配狗的性格。到了泰国,才找到了“死狗”的原型。  相似文献   

11.
扫描·国际     
《世界发明》2011,(12):10-10
美去年版权收入达9318亿美元 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近日公布的估算结果屁示,2010年美国的电影、音乐和电脑软件等版权的收入高达9318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有那么几句俗话,描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比如形容屡教不改的“狗改不了吃屎”,形容本性难移的“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相似文献   

13.
猪肉狗又叫侗族家狗,成年犬体重仅15公斤左右,是一种微型肉犬。原产于湘、桂、黔3省交界处一边远闭塞的渊九民族山寨,尤其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区较多,故又称“侗族家狗”。这种狗形状非常独特:活着的时候分明是一只活蹦乱跳的小狗,可当将  相似文献   

14.
狗的趣闻     
美国开设首家“狗教堂”教堂门口写着:“无论什么宗教信仰,无论什么品种,所有的狗无一例外都可以进入教堂。”据《每日电讯报》报道,第一批来该教堂做礼拜的狗就多达15只。这家教堂是画家斯特凡·哈涅克为感恩自己养的那5只狗而建造的。3年前,画家斯特凡·哈涅克的眼睛患了重病,3年来,他能得到痊愈完全归功于那5只狗。教堂是用白石头砌的墙面,里面的椅子和窗户都画上头上有光环的黑色拉布拉多犬,它们都是那些救过哈涅克性命的狗。如今教堂不仅成了动物们爱去的场所,也成了人们包括那些丢失宠物的人经常光顾的地方。教堂的门口挂着一些丢失狗…  相似文献   

15.
鸡年以后,就是狗年。狗被列为十二生肖用来纪年,据文献记载,东汉已很普遍了。王充《论衡·物势篇》、蔡邕《月令问答》都有戌配犬用来纪年的记载,就是明证。自从狗被驯化以后,人与狗的关系,就非常密切了。古代宫廷中就设有专门管理狗的官员“犬人”、“狗监”等。而各村各户都养狗来守门,就自然产生了许多人狗关系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真实的,有传闻的,有离奇的,有荒诞的,有可歌可泣的,有啼笑皆非的。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狗救主的类型。这一类型的故事,大致讲某某主人养了一条爱犬,在一次意外的灾难中,其狗尽力救助主人脱险。如晋·干宝《搜神…  相似文献   

16.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21,(16):29-32
屁的研究 屁是一种易燃气体,屁中所含的甲烷约7%,氢气高达20%多.在特定的空间内,屁达到一定浓度时,一丁点儿火花都可能引起爆炸.在某些特定的场所,比如在密闭的太空舱里,航天员放屁就可能引起火花,后果不堪设想.为此,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20世纪60年代执行"阿波罗"登月计划时,曾专门组织专家对"屁"进行研究,研究屁的组成成分及航天员吃何种食物才能在飞行过程中少放屁,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7.
致胜武器     
《科技新时代》2006,(11):71-71
康佳D263手机 带有一种先进的“手机狗”功能。“手机狗”是一项手机跌信息服务,用户如果不幸跌自己的手机,可以通过中国移动无线网络寻找到手机所在的大概位置,并查询出这部手机当前所使用的电话号码,帮助用户找回不慎丢失的手机。  相似文献   

18.
“狗急跳墙”这一成语,是指狗在危急时会做出意想不到的举动,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地冒险。“狗急”为何能“跳墙”呢?原来,动物体细胞内贮存着一种叫三磷酸腺甙(简称ATP)的高能化合物,它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平时它除了用一部分维持体温和日常  相似文献   

19.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在过去的一年,科学家在干细胞、太空等领域的研究又取得显著进步。不过,科学家从事的一些看上去很怪的实验也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从发着荧光的猫咪到放“绿色屁”的袋鼠无所不包。问题是,科学家为何对这些怪实验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20.
王羽熙小的时候喜欢画画.但数学却差得一溜屁.爱才的人大附中校长破格录取了他。学校给了他足够自由的舞台.让他尽情挥洒才华。用王羽熙的话来讲就是:“高中三年,我玩了两年《魔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