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古人作品命名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以地名命名《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山西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自称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江西临川人。  相似文献   

2.
一、以"地名"命名1.《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2.《昌黎先生文集》。作者韩愈,自称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3.《孟襄阳集》。作者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  相似文献   

3.
一、以作者的名字或字、号命名_如《诸葛亮集》、《陶渊明集》、《李太白全集》(李白字太白)、《苏东坡全集》(苏武号称东坡居士)、《王昌龄集》。二、以籍贯或有关的地名命名。如王安石是临川人,他的文集便叫《临川先生文集》;柳宗元是河东人,他的又集便叫《柳河东集》;李贺是福昌县百村人,他的文集便叫《昌谷集人三、以官职命名。如明朝。学家家康当过翰林学士,他的文集叫《宋学士文集》;杜甫曾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邮,他的文集叫《杜工部集人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他的文集便叫《王右丞集》四、以年号命名;如白居易的《白氏长庄集…  相似文献   

4.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在省、市、自治区考试题以及一些学校自编的语文测试里,出现了这样一类题目: 分析下列作品集;1、《王右丞集》。2、《临川先生文集》。3、《范文正公文集》。4、《司马文正公集》。5、《昌黎先生集》。6、《文山先生全集》。7、《嘉祐集》。8、《惜抱轩全集》。9、《稼轩词》。10、《刘梦得文集》。11、《太史公书》。12、《贾长沙集》。13、《李太白全集》。14、《柳河东集》。15、《樊川文集》。16、《七录斋集》。17、《饮冰宝诗话》。18、《杜工都集》。19、《魏叔子文抄》。20、《定庵全集》 1、以“字”命名的作家集子有—— 2.以“号”命名的作家集子有—— 3.以“故乡”、“祖籍”命名的作家集子有—— 4.以“住室”、“书屋”命名的作家集子有—— 5.以“官号”命名的作家集子有—— 6.以“封号”、“谥号”命名的作家集子有——诸如此类的题目,既可检验学生对作家及其生活朝代的熟悉情况,又可考查学生对古代著作命名方法之认识,颇具难度。  相似文献   

5.
正名人链接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两种。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古传诵。  相似文献   

6.
正【初识经典】《柳河东集》原名为《柳先生文集》,又称为《河东先生文集》,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集,由他的好友刘禹锡编成。为什么柳宗元的作品集会称为《柳河东集》?古人除了姓、名之外,还有字、号。柳宗元,字子厚,是唐代河东人,世人给了他一个别号叫"柳河东"。所以他的作品集就叫做《柳河东集》。这本集子一共有四十五卷,外集有两卷,收录柳宗元的全部诗文。在文集前面的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大思想家、文学家,世称“柳河东”,他自己也说:“河东,古吾土也。”(《柳河东集》)卷三十二《送独孤申叔序》。以下引(《柳河东集》只注卷数和篇名)《旧唐书·柳宗元传》说“河东人”,《新唐书·柳宗元传》说“其先盖河东人也”。他的文稿在其临终前交好友刘禹锡整编,名《河东先生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名《柳河东先生全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名《柳宗元集》,收录文同《柳河东集》)。可“河东”很大,唐有河东道,是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河东道道治,在贞观时治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原镇),开元时治蒲州(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辖境最大时有今山西全省及河北东北部内外长城间之地。可这里所谓“河东”,不是指唐河东道,而是指秦汉以来的“河东郡”。  相似文献   

8.
郑珍对韩愈研究的学术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珍对韩愈研究的学术贡献易健贤《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韩愈”条谓:“研究著作,王鸣盛《蛾术篇》、郑珍《巢经巢文集》、俞樾《俞楼杂纂》诸书的有关条目或文章,具有学术价值.”韩愈诗文集,自其弟子李汉编《昌黎先生集》,宋人辑编《外集》后,至南宋庆元...  相似文献   

9.
<正>古人为诗文集命名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作者的姓名命名。如《孟浩然集》《李清照集》《陶渊明集》。2.以作者的官爵命名。如王维的《王右丞集》、杜甫的《杜工部集》。3.以作者的谥号命名。如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集》。4.以作者的书斋命名。如张溥的《七录斋集》、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姚鼐的《惜抱轩全集》。5.以作者的字、号命名。如李白的《李太白全集》、文天祥的  相似文献   

10.
人物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晚年住在半山(今南京紫金山附近),号半山老人。元丰三年受封荆国公,故称王荆公。死后谥曰“文”,故又叫王文公。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也是思想家,他的名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反映了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这是王安石变法的思想基础。他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文风古朴,笔力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相似文献   

11.
(一) 《游褒禅山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文学家。幼时好学,博览群书,曾随父宦游各地。他为人刚直不阿,有“矫世变俗之志”。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中进士后,曾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地方官职,使他有机会接触人民,了解人民的疾苦。在他任职的地区内,实行了一些政治改革,做出了卓著的成绩,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逐步树立了实行变法的志向。嘉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的作品在语文课本中选用得较多,有《黔之驴》、《小石潭记》、《童区寄传》、《捕蛇者说》等,课本在题解中都注明“选自《柳河东集》”,可见此书是柳宗元的作品集。柳宗元的作品集为什么称作《柳河东集》呢?原来,古代作家除了有姓、名、字以外,往往还有号,即称号、别号。柳宗元,字子厚,世人又给他一个别号叫“柳河东”,因此,他的作品集被命名为《柳河东集人以作者的号给作品集命名的例子还有不少,如唐代诗人杜甫世称“杜工部”,作品集为《杜工部集》,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号陶庵,著作集称《陶庵梦忆》。那么,“柳河东”…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课本中涉及到很多古代诗文集,这些诗文集的命名除了姓子式(如《孟子》《孙子》《列子》)、姓名式(如《岑参集》《陆游集》)、表字式(如《李太白全集》)、别号式(如《白香山诗集》《东坡全集》)外,还有其他一些命名方式,如:①封号式 古时君王常给臣子封号,封号也能作为集名。如明代刘基,字伯温,封诚意伯,其作品集为《诚意伯文集》。北宋王安石,封荆国公,其作品集有《王荆公诗笺注》。②谥号式 古代帝王高官死后,朝廷根据死者生前事迹给予一种褒贬善恶的称号,叫“谥号”。“谥号”也可以命名诗文集,如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死后加谥“文正…  相似文献   

14.
第一种,以作者的姓名命名。 从西汉初年至唐朝初、年的诗文集多是以这种方式命名的,如《贯谊集》、《诸葛亮集》、《陶渊明集》、《骆宾王集》等。从名称来看,这类集名的诗文集多系由后人辑录整理而成,如嵇康生活在魏晋时期,他的诗文集《嵇康集》却是今人鲁迅先生辑录成集的。 第二种,以作者的姓和字命名。 用这种方式命名的诗文集多出现在唐代,如王勃字子安,其集即名《王子安集》,李白字太白,其集即名《李太白全  相似文献   

15.
一、常识积累 1.《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773-819),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故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曾贬官柳州,故又称“柳柳州”。唐顺宗永贞元年(805 年)参加主张政治革新的王叔文集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鲒埼亭集》作者全祖望是清代鄞具人。鲒埼亭,古代地名,在今浙江鄞县。《鲒埼亭集》是全祖望以其家乡的一个地名命名的一部别集。共九十八卷。其中文集三十八卷,《经史问答》十卷,外编五十卷。集内碑铭、传记文字中,颇  相似文献   

18.
(一 )旧时 ,称呼人 ,或称其名 ,或称其字 ,或称其号。后来 ,有人认为称字、称号还不够尊敬 ,于是 ,称官衔、称谥号、称郡望或称住地、任职所在地。如杜甫曾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 ,便称他为杜工部。王安石 ,临川人 (今江西临川 ) ,便称他为王临川 ;晚年 ,他曾退居江宁 (今江苏南京 ) ,封荆国公 ,因此又称他为王荆公。柳宗元 ,河东人 (今山西永济 ) ,因此称他为柳河东。王夫之晚年居住在湖南衡阳石船山 ,学者便称他为船山先生。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 ,故称他为南海先生。以地名称人在封建时代表示尊敬 ,然而 ,清末有一副对联就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用…  相似文献   

19.
墨池记     
背景链接 曾巩(1019--1083),字子固,汉族,抚州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40卷、《外集》10卷等。墨池在江西省临川县,相传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洗笔砚处。曾巩仰慕王羲之的盛名,曾专程去临川凭吊墨池遗迹。州学教授(官名)王盛请他为“晋王右军墨池”作记,于...  相似文献   

20.
傅山与顾炎武唱和诗共有六首。第一次唱和诗两首,是在清康熙二年(1663)所作。丁宝铨《傅青主年谱》:“(康熙)二年癸卯,五十七岁:崑山顾宁人访先生于松庄,赠五律一章,先生依韵答之。”丁宝铨刻《霜红龛集》(本文引《霜红龛集》,均为丁宝铨刻本)卷九载有傅诗,并附有顾诗)《亭林诗集》卷四载有顾诗。第二次唱和诗三首,也是在清康熙二年。《傅青主年谱》没有记载,《霜红龛集》也未收这次唱和诗,《亭林诗集》卷四收有顾诗两首。第三次只是顾炎武寄侮山诗一首。《傅青主年谱》:“(康熙)十三年甲寅,六十八岁:是年顾宁人有寄先生《土堂山中诗》。”《霜红龛集》附一、《亭林诗集》卷五均载有此诗。现把这六首诗按写作时间分三组,注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