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初中物理学习时,同学们会发现有不少探究实验需要测量多组数据才能最后得出结论,多次测量在不同实验中所处类型与所起作用是不同的,在这些实验中为何要多次测量?这一问题在中考题中也有反映.下面以2009年中考题为例加以说明.一、减小误差为减小实验误差,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二、多次测量,探寻规律为得出科学结论,防止以偏概全,找出在不同条件下的普遍物理规律,必须进行多次测  相似文献   

2.
正多次测量在物理规律的探究实验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而多次测量的目的确因不同实验而不同。在需要测出某个物理量的探究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比如用刻度尺测量书本的长度;在需要得出规律的探究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排除错误和偶然性,得出科学的普遍性的结论,比如探究电路中电流  相似文献   

3.
物理实验中,准确记录及有效利用测量数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为尽量减少偶然误差带来的影响,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及"逐差法".本文结合近年高考试题谈谈"逐差法"的原理及在其他实验中的推广应用.1"逐差法"的原理以图1所示的纸带为例,共有A、B、C、D、E、F、G七个计数点,分别测量出两相邻计数点间的位移值s1,s2,…,s6.  相似文献   

4.
运用半导体的PN结扩散电流与电压关系特性,精确地测量了玻尔兹曼常数。实验选取了不同的温度环境进行多次测量,对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处理,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给出精确测量时的温度及电压范围。该实验对玻尔兹曼常数测量的相关实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习物理的最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在物理实验中要特别注意对过程和研究方法的掌握。物理学中常见的研究方法很多,其中多次测量的方法是一种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但根据实验的要求,多次测量的目的和方法又有所不同,使学生混淆不清,特别是在中考实验中最容易出错,现将电学中多次测量的有关实验分析、归类如下:  相似文献   

6.
打点计时器分为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在物理学科所接触的第一个测量工具.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态度、良好的动手实验操作能力、严谨的数学运算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等方面意义重大.无论是在历年高考中,还是在各地市模拟或检测中,它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笔者综观当前的教学思路和题目设计的方法,却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错误地把"加速度的平均值"当作"加速度",错误地把"一次测量"当作"多次测量",从而错误地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实验小车的加速度.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高考中,电路设计试题多次涉及了定值电阻,定值电阻在电路中可起到重要的均衡调节作用,它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作用一、作保护电阻用:即起到降压限流作用[例1](2000年全国卷16题)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1的内  相似文献   

8.
分组实验"杠杆平衡"、"测量",学生在实验中都动手作过多次.为了考核学生对这两实验的掌握情况和操作的技能,我设计了<测不等臂杠杆的阻力>的这道考题.考题要求学生利用"测量"、"杠杆平衡"的原理去反推解这道考题.  相似文献   

9.
一、物理实验中有关测量的几个概念 1.等精度测量:在同一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系列重复测量称为等精度测量. 2.非等精度测量:在多次测量中,如果对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影响的一切条件不能完全维持不变的测量称为非等精度测量.  相似文献   

10.
正一、前言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的第五章第七节"向心力"中,安排了"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见教材第20页,图5.7-1).该实验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下列三个问题:(1)实验中很难保证小球做稳定的圆周运动(.2)由于受到空气阻力作用,小球转动半径减小很快,摆角很难测量(.3)小球转动周期测量也是本实验的难点.所以课本上  相似文献   

11.
在电学实验中,为了保护某些器材和仪表、或进行多次测量,常常需要将滑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以便进行有效控制。滑线式变阻器是常用的基本电学仪器之一(如图1所示),准确掌握它的使用方法是能否顺利进行各种电学实验的一个重要方面.滑线变阻器在电学实验中最常见的是起提供可变电压的作用,常用线路有两种:分压式线路和限流式线路.  相似文献   

12.
在"用伏特表和安培表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由于伏特表和安培表的接入会对电路产生影响,所以测量结果必将存在系统误差.那么,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笔者介绍3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实验可以用图1-a和图1-b两种电路进行测量,两种电路产生的系统误差不同,在每种分析方法中将作分别讨论.设伏特表和安培表的内阻分别为RV和RA,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真实值分别为E真和r真,测量值分别为E测和r测.  相似文献   

13.
力学复习     
一、测量机械运动1.减小误差的方法:物理实验中常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相似文献   

14.
[实验基础知识]一、教学要求1、基本内容实验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实验的作用、任务和要求,测量误差,有效数字,数据处理方法,实验方法与基本技能,常用仪器的使用,以及实验室规则、实验报告的格式等。其中,测量误差,有效数字,数据处理方法是实验的基本理论。2、应掌握的基本概念:(1)真值和测量值;(2)测量误差和有效数字;(3)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4)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复习时应注意以上基本概念的物理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二、复习重点1、能够正确表示测量结果(1)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测量用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的最佳值。它的数学表达式为  相似文献   

15.
焦耳定律是初中物理"电功和电功率"一章中的重要实验,现有教具焦耳定律演示仪在具体教学演示中效果不理想。本人经过多次使用,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仪器中阻值不同的电阻丝用外观完全一样的同一种电阻(只是阻值不同),因标称值的字太小,使学生不易区分哪个电阻大哪个电阻小。2.在仪器中放入煤油后,实验要等很长时间才有反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物理学习时,同学们会发现在实验中,需要测量多组数据才能得出最后结论.那么在这些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吗?针对这一问题,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7.
1 问题的提出油膜法测分子大小是早期测定分子大小的一种方法 .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 (必修加选修或必修课本 )都列为学生实验 .利用宏观量的测量求出微观量的大小 ,这在我国高中物理学生实验中还是第一次 .但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只能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 0 - 9m ,这与课本中叙述 :“测量结果表明 ,油酸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 1 0 - 10 m” ,相差一个数量级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多次实验 ,并引导学生改变实验条件 ,反复探索、讨论 ,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文结合师生多次实践 ,谈谈此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及做好本实验的一些探索 .2 …  相似文献   

18.
在物理实验的教学要求中,最后测量结果的误差如何表示,现行教科书的规定不太一致,目前大致有以下两种规定。一、单次测量取议器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误差(算术平均误差或标准误差)。当多次测量值相同时取议器误差。二、单次测量取议器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误差与议器误差之和(或取两者其中最大的)。  相似文献   

19.
徐宾 《中学物理》2016,(1):36-37
物理实验误差通常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偶然误差是由于实验者本人的主观意识、测量环境、仪器等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波动,使得在多次测量时出现实验数据偏离实际值的现象.这种误差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尽量减小. 实验中系统误差则是由实验中的一些确定因素引起的,如仪器本身的缺陷、测量时的客观环境条件、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20.
牛顿环仪测透镜曲率半径是大学物理实验中基础的光学实验之一。本文通过多次的实验操作,获得多组测量数据,探究影响实验测量的因素,获得提高该实验精确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