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有很多途径,其中根据课文特点确定教学重点是个重要的方面,现以《海滨小城》为例谈具体做法。   《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章先写海滨,再写小城,把小城放在海滨的大背景下细致描述,使小城显得更加美丽、玲珑,海天浑然一体。根据文章的写景特点,可抓住以下重点进行教学。   一、抓描写色彩的词语   这篇课文在描写海滨景色时运用了一系列表现色彩的词。如“蓝色的”大海、“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军舰、“灰色的”海鸥、“白色的”云朵等。可这样进行教学:先要求学生自由地读课文,勾画…  相似文献   

2.
词语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大纲指出“对于含义比较深刻的词语,要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和对于表述思想感情的作用。”在教学中,我除教会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外,还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词义及认识它在课文中的作用。一、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许多词语只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领会其确切含义。因此,在教学中,不要孤立地讲解词语,而要把词语放到文章中引导学生去理解。如教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卜文中的“折磨”一词时,我先让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联系描写“小萝卜头…  相似文献   

3.
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有其课眼 ,抓住了课眼 ,就能赋于一堂课以生动的灵气。我在教学《最后一课》时 ,把“上课之前”这一部分的环境描写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其目的一是让学生学习捕捉环境描写中的言外意、画外音 ;二是环境描写的特色及作用。第一点教学完毕 ,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兴奋状态 ;他们从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见闻”中感受到普鲁士兵不仅在践踏阿尔萨斯美丽的国土 ,而且要奴役阿尔萨斯人的精神 ;“教室里不同寻常的气氛”又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阿尔萨斯人为了不当亡国奴而牢记祖国语言的决心。我便有意过渡到第二个教学目的 :“环境描…  相似文献   

4.
【教学思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中的第一篇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我多次公开执教这篇课文,我很清楚这篇经典之经典的课文的分量。以往几次的教学都是把景物描写作为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手法和技巧,进而学会能够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作品里,景物描写有着不同的作用。只有清楚了写景的作用,运用相宜的教法,才会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课文,学会写景的方法,提高习作水平。下面就高年级双册语文课本中有关景物描写的作用及教学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描写环境。人物的活动,事情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描写为的是表现人物活动或事情发展的时间、地点和周围景物等,是文章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教学时应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其环境的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以组为单位,每一组都有一个训练重点,讲读、阅读、独立阅读课文都紧紧围绕这个训练重点。而基础训练上的作文练习也是紧扣这个训练重点,使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围绕重点,在阅读中学阅读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些什么?而且更重要的应该使学生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也就是说,在一组课文的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每篇课文是怎样体现训练重点的。从中学会方法。如第十一册第七组课文。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讲读课文《少年闰土》;阅读课文《一分试验田》。独立阅读课文《我的心事》。在教学《少年闰土》时,让学生读通课文后,划出描写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词句,抓住这些描写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从外貌描写的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第二次考试》是农册第二单元的一篇阅渎课文。这学期的讲读训练,要求在前三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培养记叙能力。第二单元作为重点单元,以记人叙事为主,记叙中又运用了议论、描写、抒情的方法。因此,这也应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还应结合单元后面知识短文《谈谈散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提高他们阅读和欣赏的能力。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首先要从这个全局考虑。其次,要考虑这篇课文的实际。(1)《第二次考试》一文中,尽管陈伊玲和苏林教授都是文章的主要人物,但中心人物是苏林教授。让学生明确中心人物与中心思想的关系,这对指导学生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来确定中心人物,确定文章的主线是很重要的。(2)这篇课文主要运用了描写的方法。文章对陈伊玲的描写,有些是直接描写,有些是通过苏林教授(也有其他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而间接描写的。对陈伊玲作间接描写,既是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又是刻画中心人物苏林教授的需要。让学生明确这种间接描写的作用和方法,可使学生写作记叙文时,除注意运用直接描写外,还能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中心思想。关于散文知识的教学,可以通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的比较教学去完成。鉴于此,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可以确定为: (一)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根据中心思想确定中心人物和文章主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代作家袁鹰在《渡船》(五年制第十册19课)一文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具体形象地描述了素不相识的同船过渡的人们一起关心孩子的病情,赞颂了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充满着爱的共产主义新风尚。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紧扣重点,四步读书,在研读课文中掌握细节描写,学会细节描写。第一步,粗读课文晓内容粗读,是学生浏览课文,知晓文章写了什么的初  相似文献   

9.
小学文语第八册讲读课文《鸟的天堂》,是一篇构思巧妙,文笔曲折,语言优美生动的记叔文。认真帮助学生学好这篇文章,既可以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也可让他们的心灵受到美的陶冶。文章记述了在头天的傍晚和第二日清晨前后两度经过“鸟的天堂”所见的实情实景。第一次见到榕树,写了“鸟的天堂”的静态;第二次目睹百乌的欢腾,写了“鸟的天堂”的动态。静态与动态,珠联璧合,完美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思想。讲授这篇课文,先要明确目的要求,掌握重点。在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方面,联系后面的“读写例话”,可以确定讲读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懂得记叙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学习这种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对四年级学生应当加强篇章结构的教学。要引导学生研究前后两大部分以及各个自然段之间的逻辑联系。文章的语言优美,  相似文献   

10.
《桥》这篇课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实验版六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精练,行文流畅,情感真挚,描写细腻,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特别是文章中主人公的事迹感人至深,读后让人久久回味.从教学的角度上来说,我们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重点剖析.  相似文献   

11.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最突出拘表达方法是通过细节描写,在字里行间揭示什么是真爱。2口何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细节的网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奎是课文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白杨》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在教学中可抓住文章“介绍白杨”和“表白心志”这一明一暗两条线案,体会表面文字和内在思想的联系,达到由表及里地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一、抓明线,为理解文章中心作好铺垫。 课文第一自然段着力描写了戈壁的环境,“茫茫”、“浑黄一体”和四个“没有”集中体现了戈壁环境的荒凉和险恶。生长在这种环境中的白杨长得怎样?设一问题,使学生明白作者对戈壁环境的渲染  相似文献   

13.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编排在初中语文(非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小说。关于小说,学生不陌生,一方面,有较为广泛的课外阅读积累;另一方面,在前五册的教材中,已经学过不少小说,如《最后一课》、《社戏》、《范进中举》、《麦琪的礼物》等。而且,在第五册还学过一篇《谈谈小说》的语文知识短文。联系本册教材中“继续要求学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教学重点和本单元“在已有基础上,重点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教学重点,处理好这篇课文的思路,应抓住…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1 感悟课文内容 ,了解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2 领悟“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理解、积累并学习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3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3、4自然段。教学重点读悟描写“潮来时”的课文内容 ;学习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教学过程一、承上启下 ,复习质疑1 上节课 ,我们初步学习了《观潮》这篇课文 ,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学生回忆、小结。)2 这节课 ,大家还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问题 ,老师帮助梳理 ,抓住重点问题导入教学。)二、直奔重点 ,指导读悟1 情景感受。我…  相似文献   

15.
《顶碗少年》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描写了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以及作者所受到的启迪。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让学生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课文表达的顺序”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旗帜、眼睛,它与文章的内容关系十分密切,有的直接点明主题,有的揭示内容的范围,有的表现主题的线索。因此,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课文题目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探索课文中心思想。(一)利用题眼,一点突破《精彩的马戏》是九义教材小学第三册的课文。在教学中,我利用题目中的“精彩”这个题眼,设计了几个问题,调动学生认真读课文的积极性必从题目看,主要写什么?②马戏表演得怎样P③什么叫“精彩”?划出描写“精彩”的词语、句子。④这些节目为什么会这样精彩?让学生根据这几个问…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使学生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一个学期单凭课本上每单元规定的那八篇作文是远远不够的,平常必须经常进行一些小练笔。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了一套以课文为依托,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以发展思维能力为重点的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下面是我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练笔的几种形式: 一、观察插图,描一描在教材中,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有些插图课文中已经作了细致的描写,就无需再写。有些插图课文中未有具体描写,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的插图上面的是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情景,课文中只有“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儿包住了”这句话作了描写。学习课文后,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然后把画面上的内容,如火苗燃烧的样子,邱少云棱烈火烧身时的神态,手抓泥土的动作等仔细描写出来。最后还要写一写邱少云此刻可能在想些什么。通过描写文章中的插图。学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惊人毅力,而且在把画变成话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精彩篇章,仿一仿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第四册的《日月潭》,是一篇描写祖国宝岛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文章。课文通过对日月潭的环境、形状以及景色的具体描写,赞美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这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美丽河山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那么,如何凭借教材,通过教学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呢?一、观赏画面,感知环境美《日月潭》的彩色插图,画面鲜明,赏心悦目,与课文的第一段第三句内容相配合。由于学生在“归类识字(一)”中已见过此图,因此,教学时教师可先出示放大的彩色挂图,问学生这是什么地方?以唤起情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了…  相似文献   

19.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和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句子。为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可作如下教学设计:一、初读课文,发现美自由朗读课文,读后小组交流,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语言美、大榕树充满生机的美、鸟儿纷飞的景象美。二、研读课文,探究美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细读课文,采用小组讨论交流、个别指导、师生共同探究、总…  相似文献   

20.
《一次科技活动》是五年制第六册第二组教材中的阅读课例。课文按照表演前、表演时、表演后的顺序,记叙了“我”参加一次科技活动的见闻感受,表达思路清晰,描写具体生动,是指导学生学习观察、描写的好教材。课文内容浅显易懂,结构比较简单,又是指导学生练习独立分段的良好凭借。教学本课,应紧扣本组读写训练重点,放手指导学生自主运用前三篇讲读课例中领悟到的分段方法练习独立分段;又应抓住读写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自主借鉴课文观察、描写的方法,通过“练笔”实践提高观察、表达的能力。根据课例特点,可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