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副刊是报纸重要的组成部分,出色的副刊是报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现代报纸争夺市场的强有力武器.随着报纸这个大载体的不断发展前进,副刊也会逐步增加更多的社会功能,因此,有必要对它的发展进行一个梳理和预测,以便为副刊更好地发展提供借鉴,有利于丰富报纸内容,使报纸不论从形式还是核心内容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加强副刊编辑的策划意识,这既是读者对报纸副刊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所赋予报纸副刊编辑的使命。实践中,经过“策划”的报纸副刊能够在保持文学副刊个性的同时弥补正版上新闻手段难以表现而读者未知欲知的缺憾,多出精品。策划过程要求编辑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抢来的果子     
星期天我来到了图书馆,在安静的环境里可以静下心来读书、看报.图书馆里有200多种报纸,我拿了两种报纸坐到一个空位子上开始看了起来.我看的报纸非常幽默风趣,我忍不住笑出了声.对面有一个40多岁的女人抬起头来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对我怒目而视,我伸了伸舌头,埋下头来继续看报纸.她又盯着我和报纸看了几眼,然后忽然站起来,伸手来抢我桌子上的另一份报纸,我问她:"你想干什么呀?"她凶巴巴地大声对我喊:"我要看这份报纸,你怎么一个人霸占着两种?你只能看一种,我就要看你这另外一种.""可是架子上还有100多种报纸供你选择呀!为什么要抢我的呢?"我对她说.我开始打量着她,她长得瘦瘦的,眼睛陷了进去,好像睡眠不足的样子,用凶狠的目光盯着我,又开始大声地对着我喊叫起来,好像是故意要和我吵架.从中学开始我就有星期天来图书馆看书的习惯,还从没遇到过这种事情.我平静了一下自己问她:"你真的想看这份报纸是吗?""对,我就要看你手里的报纸."她凶凶地说."那好,你拿去看吧.我可以再选择其他的报纸来看的.因为架子上还有100多种报纸."我盯她的眼睛说:"我想我是来看报纸的,不是来和你吵架的.我不想破坏这里的气氛,这样会影响别人看报.如果你要,你就拿去吧!"她抢下了报纸,重重地坐在座位上,恨恨地说了一句:"我就要你手中的报纸!"  相似文献   

4.
三人行,必有我师。合作学习通过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创设出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似是无心却有意地向学生灌输了一种社会观念,即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过人之处,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5.
乔文增 《科技广场》2009,(12):250-252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报纸的国家,从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邸报到现在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的报纸,从雕版印刷术到激光照排技术,从"热与火"走向"光与电",软件的代代更新,效率的不断提高,报纸的发展,编排手段的进步,反映了传媒手段的进步,更是人类长足的跃进.跨入新世纪,计算机编排以其压倒性的优势,成为编排手段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人的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编排软件运用的熟练,直接影响到报纸编排的效率和视觉效果.报纸的版式设计也为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详细探讨了古代报纸的发展,编排手段的发展,版式设计的革新,计算机编排的优势及常用的编排软件.  相似文献   

6.
林耀华先生的<金翼>和其姊妹篇庄孔韶先生的<银翅>都是以黄村"金翼之家"这个家族为主线来由浅入深地阐释其学术思想的.笔者在阅读了<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一书之后,结合林耀华先生的<金翼>,选取"宗族.房·家族"这个主题,论述其功能、变迁过程以及在宗族观念和家族观念的影响下人们的行为,并强调这一主题应在当代中国农村研究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副刊作为高校校报不可或缺的版面,是报纸区别与杂志的本质属性。高校校报作为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新闻性是副刊的本质属性,贴近性是副刊的活力源泉。校报编辑只有注重副刊版面的新闻性和贴近性,才能办好校报副刊。  相似文献   

8.
作为台湾最高产的作家,林清玄曾出版了《莲花开落》《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六十多部散文集,连续七次获台湾"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可谓人气十足,极具影响力. 有一天到山下采购,林清玄站在一个水果摊旁边,突然有人跑过来对他说,请问这个水果多少钱?林清玄很生气,我是大名鼎鼎的作家,这么有气质,你居然说我是卖水果的,难道你不认识我吗?  相似文献   

9.
"后进生"的教育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而言,都是一个重点,同时叉是一个难点.长期以来,"后进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尤其在当今科学教育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后进生"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心里特点、以及结合本人几年来的工作体验,浅谈一下自己对其进行教育转化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丁小琴 《科教文汇》2012,(30):205-206
每个时期的教育都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联.提倡女子教育,不仅解放了中国女子的思想.打破了旧式教育的禁锢,更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清末民初时期,女子教育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仍然遭到部分人的反对和批判.在课程设置以及人们的观念上仍沿袭旧的传统,导致培养出来的女子仍是贤妻良母型的角色。而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使女子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使她们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科学生活》2009,(12):72-73
张阿姨马上就要退休了,这两天一直在考虑怎么安排自己退休后的生活。从热闹的办公室,回到一个人在家生活,她很担心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这是即将退休的老人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第一个是失落惆怅感:离开了自己已经习惯多年的工作岗位,会突然觉得社会对自己的依赖和需求降低,自我价值感也大大减少,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落和惆怅的感觉。其次是空虚孤独感:社会交往和家人支持的减少使退休老人很容易产生空虚、孤独感,甚至忧郁,性情大变。退休老人在强化"年老无用"的观念同时,也越发觉得自己身体机能下降。未来中国的老年人口总量会是世界第一,老年人口的比重也会是世界第一,"未富先老"是中国面临的一大严峻挑战。究竟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晚年生活不单调呢?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朋友圈广的人平均长寿7年。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想过上充实的晚年生活,就要趁早打造自己的朋友圈。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体育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教化,继承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具有民族性。篮球观念是观赏和参与篮球运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是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习俗和制度的总称。篮球运动传入中国的一百多年,受到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发展中保持着自己的个性,篮球观念作为篮球文化的一个方面,具有我们国家篮球运动的本质性的东西,受到了体育文化民族性的影响。解决好这一课题,对于我国篮球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匡迪 《学会》2002,(10):21-22
加快观念转变和体制创新,促进工程科技发展 为实现我国21世纪上半叶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奋斗目标,我们必须高举"科教兴国"大旗,大力发展工程科技,坚持不懈地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当前最关键、也是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要加速体制改革,彻底转变旧的观念,营造一个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我自己多年来从事工程科技研究和管理工作,在这里着重谈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董强 《百科知识》2021,(32):18-22
华夏先民自古崇尚"人死而灵魂不灭"以及"敬天法祖"的观念,因此对"事死如事生"的丧葬习俗推崇备至.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之一,草根天子与布衣将相合力开创了一个延续400余年的大帝国,并从典章制度、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确立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时代和便携式移动媒体这些新媒体的强势发展,传统的报纸平面媒体已经受到了相当巨大的打击,我国现有的报纸广告印刷量、发行量等等都在不断下跌,报纸现今的生存面临着最为严重的考验,那么传统的报纸媒体怎么样才能重新占领人们的眼球,在这个媒体市场上重新夺回自己的一席之地呢?这就需要报纸做出自己特有的优点,报纸要不断进行自主创新,深入地了解民心。报纸的主要工作任务集中在编辑岗位,本文也是从报纸编辑自身的意识转变作为切入点,简单地分析了报纸编辑意识转变的契机和重要性,希望能够为报纸编辑人员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性格的缘起     
梅逸舫 《百科知识》2003,(10):18-19
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决定其命运。这是古往今来对人生有过深刻检讨的智者的一致看法。那么一个人的性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性格,都一定有一个深切的感受,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在自己的一生当中,是很难改变自己最初的性格的。因此刨根究底的话,自然要问这个性格是什么时候固定下来的呢?最近来自美国哈佛大学以及波士顿马萨诸塞总医院等单位的一组心理学家报告了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他们的结论是,他们所有的研究对象在出生第二年时所测定的性格,一直到22岁都没有多少改变。真是应验了一句俗话,三岁看到老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末,人类在观念上的改变是从"二虎相争,必有一伤"的敌对态度,逐渐演变成合作的精神.可以很保守地说,人类的历史就是战争史.非但有国与国或民族和民族之战,在社会中是一个阶层和另一阶层之争执,本地人同外地人之争执,等等.即使没有战争或争执,也一定要比一下,我比你有钱有势,几乎什么都可以比一下高低.  相似文献   

18.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其经济、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中国的传媒格局也日新月异,"坐吃皇粮"的格局已彻底成为历史,市场化运作才是出路。高速的经济发展、传媒的消费主义放大,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审美取向、消费眼光等都大大改变。为此,以"受众"为核心的传媒必须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定位,以权威信息发布著称的新华通讯社在新的消费主义社会大趋势下,必须顺应市场化需求,在运作理念、生产模式、话语结构等方面做出相应转变,力图在全新的传媒竞争环境下实现再一次超越。  相似文献   

19.
今日 《今日科苑》2008,(7):86-87
时下,老年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心保健了,尽管如此,不少老年人在自我保健方面仍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误区,那么,如何才能使自我保健更科学呢?误区一:清晨是最佳锻炼时间中国人较勤奋,受"一日之计在于晨"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爱锻  相似文献   

20.
李越 《科技风》2012,(24):171
中西方绘画艺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在造型观念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这也是源于各国的政治、地理、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作为艺术中的两大体系,在应对与新时代的艺术观念环境下,基本都是围绕着中国绘画的传统笔墨和西方绘画的造型的比较而展开的.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绘画必然会发生一系列地变化.造型观念的差异是造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