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映社会普遍关注 的主题,并引起一定的社 会反响是许多新闻工作 者孜孜以求的。观察近几 年我国和省内一些新闻 精品发现,一个“借”字经 常能出奇制胜。 一、重大主题“借”事 件 新闻是“事”学,善于 把反映重大主题的非事 件性新闻“化”成事件性 新闻往往能产生新闻精 品。依艾丰的话,“吃老百 姓的饭,想总理的事”、 “生活中找点子,理论上 找答案”。 为什么这么说呢? 新闻重在发现,但是 必须看到:新闻发现不同 于科学发现,它对客观事 物的规律性的揭示应当而且必须是通过对新鲜事物的客观报道来体现的。新闻界最忌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以来我国新闻传媒的政策调整与改革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国家建设方面采取了许多新政策、新举措,形成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推动和促进了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在新闻工作方面,也有许多新的政策调整和改革举措,本文从十二个方面论述了党和政府在十六大以后有关新闻传媒的一些新政策和新举措:强调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实行政府工作信息和社会公共信息公开;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改进国内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治理整顿党政部门报刊;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将传媒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将新闻学纳入国家重点发展的九大社会科学之一;把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列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新闻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指出,这些政策、举措和理念、主张体现了党和政府深化新闻改革的思路,促进了新闻传媒业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秋芬 《新闻窗》2005,(4):26-27
时政新闻,就是时事与政治新闻的简称。在实际运作中,时政新闻往往特指关于党政要员活动的报道,尤其是国家级和中央级,以及省级的新闻单位,就主要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国事活动与外交活动,于是狭义上的时政新闻即指关于领导人物的新闻,其新闻价值的大小与领导者的职务的大小成正比。广义上的时政新闻,就是有关党的施政纲领、政治思想及其政治与政策发布的报道,内容包括:政党的日常活动与重大活动、政府的工作动态、外交事务、政治会议、法制建设、重大政治性庆典、突发性的政治事件、体现党和政府意志的政治性斗争等等,另外,重大的社会性新闻有时也是时政新闻,比如反腐败的新闻,往往既是社会新闻也是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关于新闻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新闻界内部关于新闻立法的呼唤和思考也屡屡通过新闻传播途径与读者交流,给千呼万唤的新闻立法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社会范例和理论依据,使新闻立法的呼声中理性的成分日益占据主导地位。 《大河报·新闻周刊》在1998年6月创刊后,依托新闻事件,或通过新闻本体的操作,或运用周密的新闻策划,在省内媒体中较为系统地刊载了一批高层次理论文章,形成了河南新闻界既能阐发文化积淀又有前瞻意识的、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声音。 (一) 新闻立法的呼唤主要源自舆论监督,就是说,舆论监督的现状是呼唤…  相似文献   

5.
何锌 《新闻窗》2014,(5):32-32
很长时间里,各媒体都在加强社会新闻的报道。打开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我们都能看到社会新闻正占据越来越多的眼球。但,在很多人眼中,社会新闻仅仅是线性传播中的"过客",它无法承载重大的社会主题,在深度的开掘上更无文章可做。为了进一步展现出社会新闻在传播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力量,媒体人通过长时间的摸索,得出了使其摆脱困境走上新台阶的方法——组合型社会新闻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张力。  相似文献   

6.
时政新闻涵盖党与政府的重大方针路线和政策、重要会议、重要法律规章制度、主要领导人之政务活动等内容,同时也包含对世界局势有着重大影响的国际政治新闻。一般而言,受众选择观看一档电视新闻的参照标准可概括为好看,有用,重要:时政新闻的价值引发读者兴趣以及满足受众需求的特点主要表现于重要、有用。首先,时政新闻能满足观众对于"大事知情者"这一心理需求,具备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党报首先应该做好主流新闻报道,主流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议新闻,因为无论哪一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其重大决策和政策出台一般都是通过会议形式出现的。但是,长期以来,会议新闻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呆板僵硬,长篇累牍,缺乏亲近感。因此,尽管会议新闻的重要性人尽皆知,  相似文献   

8.
邹宏 《记者摇篮》2010,(5):16-16
金融类新闻不像社会新闻那么刺激,不如娱乐新闻那么花边,也与体育新闻的“江湖”不可同日而语。它以其政策发布的严肃、反映问题的宏观和报道内容的实用而独具特色,有着自己的规律。对于金融类新闻,各类媒体在报道形式、内容选择上会有不同的取向,似无论怎样取舍,把金融类新闻写得普通百姓展开报纸爱看、看了能懂、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实践中,时政记者能够从会议上第一时间获得权威的政策与数据,而这些政策与数据正是判断发展形势,实施舆论引导的宝贵报道资源,通过对这些政策和数据的挖掘,时政记者就能在一些看似平淡的会议里也能"挖"出经济新闻的"金矿"。  相似文献   

10.
李凯 《新闻窗》2007,(5):28-29
时政报道,是对时事、政治等领域题材的新闻报道,主要包含会议新闻、领导活动和重大政治社会活动等。如果说社会新闻能为一张报纸聚来人气是本地新闻重要基础的话,那么,时政新闻就会为一张报纸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是一张报纸原创新闻的上层建筑。尤其作为一张党报,假若时政新闻偏弱,那么可以断言,纵然具有党报身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顾鹏 《新闻窗》2013,(2):95-95
新闻是新近发生新闻事实的报道,在新闻的现场报道中也可认为是新近发生的新闻或是正在发生的新闻的报道,特别是重大的新闻事件和突发的新闻事件,受众应该第一时间对新闻现场的情况进行了解,新闻现场的报道更能展现新闻报道的感染力,满足人们对新近发生新闻或者是突发性新闻的求知欲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新闻现场中的记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我们应该充分的提高新闻现场报道的能力、记者的表达能力和遇到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作为新闻的一种定义,这句话在新闻界同仁中耳熟能详.不论是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教新闻、军事新闻,还是体育新闻、法制新闻、社会新闻,无不是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的记录(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方式)、加工后予以传播的.在这一过程中,有着主动与被动两种方式,主动者能用心发现并有所领悟,因而妙笔生花、乐此不疲;被动者却视此为应付或应酬,敷衍了事,文章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能针对社会生活中典型的新闻事件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直接阐明编辑或新闻工作者的立场和态度,反映舆论并引导舆论,从而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新闻评论当做新闻的旗帜、灵魂,它是当之无愧的。 新闻工作的实践表明,新闻评论已经越来越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重视。经过二十多年的新闻改革,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新闻评论大量出现,不仅发展了新闻事业,而且丰富了人民思想文化生活,也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现象。但是,新闻评论的发展与广大群众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读者对一些评论文…  相似文献   

14.
王霞 《新闻传播》2010,(8):106-106
作为社会主流媒体的党报因其特有地位.具备较大的舆论引导力和有效性.而党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社会新闻,因此对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新闻进行尺度合理的、适时的报道,是党报肩负的重大社会责任。尺度把握得当的社会新闻能起到伸张正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等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而尺度把握不当,理性思维不够的社会新闻则会适得其反,对社会的舆论导向起到消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程平  尹俊 《新闻前哨》2004,(2):49-50
电视会议新闻报道是党和政府通过电视媒体直接宣传政策、指导工作、动员群众、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成功的会议报道,可以让群众及时而准确地知晓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当前的中心工作,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实践,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和指导意义。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和许多省级台及中心城市电视台对于党代会、人大、政协会议等重大会议的报道,加大了报道改革的力度,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但是,如同平  相似文献   

16.
许林 《军事记者》2003,(4):61-62
20世纪的新闻摄影,以其独有的视觉新闻魅力,把整个世纪中的自然演变、社会变革、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天灾人祸等等一系列的重大历史瞬间记录在案,并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呈现给广大受众,展现出人类社会的百年辉煌与沧桑。这些足以令新闻摄影工作者自豪和骄傲。  相似文献   

17.
如今信息时代突飞猛进地发展,新媒体新闻担任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宣传任务,它具有独具一格的写作特点,能够充分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相融合,还能引导我国社会的舆论方向,担任着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新闻的写作特点与写作现状,重点论述了新媒体新闻的发展对策,希望能为新媒体新闻写作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评论一般是用来表明媒体、公众、政府的态度和立场的,通过对重大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不仅可以表明态度,还能指明方向.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也反映了媒体的倾向性和选择性.如果把媒体比喻为车的话,那么新闻与评论则是“车”的两个轮子,不可或缺.评论是旗帜、是灵魂、是风向标,如果说新闻是真实客观反映社会现实,那么评论就是表明媒体对于新闻的态度,因此评论历来都受到政府和媒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韩正 《青年记者》2012,(11):41-42
背景 新闻传播最基本的职能是为社会公众提供量多质优的新闻信息,以便大众能及时了解与掌握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最新动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的发展.①新闻传播还能通过提供新闻信息实现舆论监督功能,适时地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记者以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来对待或实现新闻传播事业的这些功能,也就会收获什么样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学上.“硬新闻”的概念指的是具有广泛社会关注度的时政、经济、政府工作方面的重大新闻。相对于娱乐消遣性的“软新闻”而言。“硬新闻”更多地表现出题材重大、信息深化、影响力大等特点.如时政要闻,政策解读、热点话题、深度报道、重大事件、舆论监督等。近二十年来,新闻竞争从“软新闻”领域发韧,使得一批都市报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