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中学生拥有手机已不再是个别现象,中学生带手机的趋势正逐渐蔓延,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了“手机一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手机在方便联络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的管理、以及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在中学校园里,由手机引发的种种问题也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手机在中小学生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给“校园手机”立规矩的呼声也时有出现。不久前,上海一中学正式下达了手机“封杀令”,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论。记者在济南几所中小学中了解到,小学高年级里手机“小贵族”约占一成,而部分重点中学带手机的学生占到1/3多。记者还了解到,“没有手机老土”的观点在中学生中也颇有市场。追求时尚,满足虚荣是中学生买手机的一个动因。采访中,绝大多数老师对学生持有手机表示反对。“不提倡学生带手机,也不禁止,但上课时决不允许打开。”某中学教导处一位老师说,现在很多学生拿手机并不是作为通讯工具来…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之快,似乎已经无法用“白驹过隙”来形容了。曾几何时,我们还在为“中学生是否该用手机”而纠结;而眼下,随着手机功能的日新月异,手机早已不仅仅是中学生用以通话和发短信的工具了,中学生中热衷于手捧手机刷微博、发微信、看视频、玩游戏的“低头一族”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提出近年来,中学生拥有手机已不再是个别现象,中学生带手机的趋势正逐渐蔓延,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了“手机一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手机在方便联络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的管理、以及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在中学校园里,由手机引发的种种问题也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如何对待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成为学校德育在信息时代下的研究新课题。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全校学生为调查总体,每个年级随机抽2个班级学生,向他们发放调查表,无记名方式,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作答…  相似文献   

5.
每到元旦春节期间,中学校园里贺卡“纷飞”。然而这两年,争奇斗艳的贺卡开始受到冷落,通过手机短信互致新年问候正成为中学生的新时尚。南昌市高三学生小李从网上下载了一段新年贺语,用手机发送给最要好的同学,自己也很快收到“回复”。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码产品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是人们不断追求更多便捷的享受。十年前,手机仅仅作为一个通讯设备出现在人们面前,但是在网络全球化的今天,手棚俨然成为个人的“超级计算机”。品种多样的手机,纷乱复杂的程序软件,不断改变着人们对手机的态度,也不断催生人们的好奇心。手机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速度也越来越快,中学生使用手机在慢慢变为一种常态化的现象。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文明使用手机,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通过手机可以看电影、看新闻、聊天、玩游戏等,手机几乎无所不能,因此现在人们对手机越来越依赖。于是,人们走路玩手机,吃饭玩手机,睡觉玩手机,坐车玩手机,更有甚者开车也在玩手机……人们在享受手机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工作与生活似乎也被手机“绑架”了。同样,被“绑架”的还有我们的学生。学校将手机视为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毒品”,而我们的学生却视之如“宝贝”。那么,中学生到底应不应该使用手机?在手机与人们的生活日益紧密融合的当下,学生们又应该怎样  相似文献   

8.
林燕 《广西教育》2007,(4B):20-20,41
物质生活提高,爱情剧泛滥,情感世界“丰富”,菁菁校园里的“早恋”现象越来越严重,预防中学生的“早恋”的教育工作越来越棘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中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预防和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手机一族”。学生配备手机,确实方便了与家长、同学之间的联系,但由于手机功能的拓展以及学生的自控能力薄弱,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弊端已显得十分突出,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有效管理,已成为学校、家长和社会迫在眉睫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校园里的手机族越来越壮大,使得手机成了中学生朋友最为关心的数码产品之一。其实,现在的很多低端彩屏机价格已跌破千元大关,有的促销机型甚至只要五六百元就能买到,拥有一部自己的手机已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暑假刚至,低价手机市场难免会掀起热潮,为了让大家买到最超值的彩屏手机,小编们嘱  相似文献   

11.
中学校园里,手机越来越普遍了。老师是不必说了,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也拥有了手机。有中学为此制定了一些规范,其中包括:教学期间,教学楼、实验楼、视听楼以及会议场所等一切教学场所内不能使用移动通讯工具;不能携带移动通讯工具进入课堂;要求使用手机的学生要在家长签名同意后,向班主任提出申请,班主任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允许学生携带手机上学等。我们来看看中学生自己对手机一族的看法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已作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通讯手段,越来越多人已经离不开它了,而且相当一部分的中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甚至有些学生已经玩手机成“瘾”。如何合理利用手机,已成为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任务,已经担任多年班主任的我,同样也面临这一问题。对此,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让手机成为提升班级管理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13.
近日,笔者在北京图书大厦看到了一本名为《中学生不必读》的书,其书目中开列的42本书包括:《射雕英雄传》、《挪威的森林》、《手机》等。据说这本书目前的销售情况还不错,但它的出现还是引起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极大争议。有中学生表示:“我原以为书里的内容不适宜中学生阅读,但是一打开书,却发现了不少国内外有影响的作品,比如《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麦田里的守望者》。”也有学生对“不必读”中所选的作品赞赏有加。据北京图书大厦营业员介绍,这本书每天都能卖出很多本,在同类书籍里卖得算是不错的。购买者多数是中学生,一小部分是家…  相似文献   

14.
物质生活提高,爱情剧泛滥,情感世界“丰富”,菁菁校园里的“早恋”现象越来越严重,预防中学生的“早恋”的教育工作越来越棘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中学生心理和生理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款朴实的游戏经常游走于手机和电子词典里,它犹如一条小蛇,在屏幕上不停地摆动,吃着不同方向出现的“食物”。随着吃的“食物”越来越多,小蛇的尾巴也越来越长。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悄悄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中学生上网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学生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甚至走向犯罪道路的事时有发生。中学生“上网”往往成了“恶习”的代名词,教师、家长谈“网”色变。中学生能不能上网呢?如何看待中学生上网呢?就此,我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请看学生们自己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17.
张海霞 《课外阅读》2011,(8):109-110
拥有博客在今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学生进行此种尝试的也越来越多。本文针对此现象,归纳了中学生博客、空间的特点。探究这一现象的利弊和教育者面对“利”与“弊”的态度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如今,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不可或缺。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拿手机通话的人;而在安静一点的场合,手机成了拇指一族的战场。人们依赖于手机,同时手机也带给人们诸多困扰,成年人是这样,中学生也如此。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文章通过网络诞生,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在虚拟的世界里编织自己的文字、这种新的现象给中学生文学带来的是利是弊,是喜是忧?我们请来复旦大学历史系顾晓鸣教授(以下简称顾)和中学生(以下简称记)进行了一场“大”学者和“小”记者的对话.对中学生网络的现状、发展和突破进行了一番面对面的交流,“大”和“小”的交锋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以来。城市中小学生拥有手机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对手机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他们用手机发短信.聊天.玩游戏……在学生手中。手机是多种功能的集合体。既是他们的通讯工具。也是他们的玩具。“有事给我打手机!”这是现在城市校园里颇为时髦的一句话。据调查。持有手机的孩子已经占到一定比例。部分民办学校的学生已经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在寄宿制学校拿手机的中学生比例更高。正因为如此。一些商家也从中看到了商机。开发并上市了针对中小学生用户群的儿童专用手机。而老师们对此大都十分苦恼——如果上课时遇到有学生使用手机。老师就是再生气.但却没有什么好办法。批评几旬吧。转眼就忘了;没收了吧.手机又不像书刊和其它玩具。属学生的贵重物品。早晚都得归还;禁用吧。只要学生们调成振动档.将手机往书包或衣兜里一装。老师们还是防不胜防。也许可以这样说。实际上现在的学生手机已经成为课堂上的公害之一。它不仅影响自己。而且影响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影响老师的讲课情绪。虽然目前不提倡学生使用手机的学校占了主流。但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家长和学生们还都有其使用手机的“充分”理。那么。中小学生用手机到底应不应该制止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